在村(居)和社区的宣讲活动中,从化交警大队宣讲人员对“五类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那究竟什么是“五类车”?“五类车”的危害又有哪些?根据宣讲内容,记者将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让广大市民群众深入了解“五类车”。
什么是“五类车”?
“五类车”是指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装(拼装、报废)车。
我区“五类车”现状:数量庞大事故高发
“五类车”的危害
交警部门呼吁:有牌上路遵守交规
“五类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区道路交通秩序、严重危害市民生命安全,特别是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瓶车、人力三轮车等不具备搭乘人员的安全技术条件,如果搭乘人员上路行驶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交警部门呼吁,每一位驾驶人都必须经过培训,达到规定的学时和里程,掌握了熟练驾驶的技能,考试合格并取得驾驶证,才能开车上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驾驶“五类车”,不乘坐“五类车”,坚决抵制“五类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文明交通不能只是说说
行人篇
车来了!请抬头!
拒绝违规横穿马路
交警部门表示,在行人受伤害的交通事故中,违规横穿马路是最直接的原因,违规横穿马路除了危害自身安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如机动车驾驶人面对路上“突然冒出来”的行人,可能采取紧急刹车、猛打方向盘等动作,而发生追尾、剐蹭、失控等严重事故,扰乱道路交通安全。
拒绝翻越道路护栏
交通护栏、绿化隔离带等交通安全隔离设施是为了实现人车分道、车车分道而设置的设施。行人横穿交通护栏、绿化隔离带会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冲突,机动车为了避开突然出现的行人而急刹车或突然打方向避闪,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而且翻越护栏,行人往往要承担较大的事故责任。
拒绝边看手机边走路
摩托车篇
戴头盔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摩托车具有轻便、快捷、灵活、经济等优点,所以成了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特别在我区,摩托车更成为大部分市民代步的工具。但是很多摩托车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戴安全头盔等违规行为十分突出。
拒绝交警查车时才戴头盔
摩托车作为简易交通工具,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而不少市民对开摩托车出行时需要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十分淡薄,而错误地认为“有交警查车时才戴”,其实佩戴安全头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极大地降低死亡风险。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驾驶摩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切忌超速、超员、酒后、不戴安全头盔行驶。“安全头盔是摩托车骑乘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防线,骑乘摩托车时佩戴安全头盔是对安全的最好保护。”
拒绝倒穿衣服骑车
随着天气的变冷,在大街小巷的车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摩托车主把衣服倒穿在胸前,用来抵挡迎面而来的寒风。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骑车时倒穿衣服的市民真不少,其中以女车主居多。针对倒穿衣服骑摩托车的现象,交警部门进行了试验:穿着衣服,再倒穿一件外套,明显有些紧绷,骑着摩托车穿过小巷子或者需要转弯时,骑乘者的肢体生硬,这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倒穿衣服骑车是一个坏习惯,市民应该了解倒穿衣服骑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自觉改掉不好的交通陋习。
汽车篇
酒驾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路上的汽车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驾驶员的驾驶陋习仍普遍存在:开车看手机、随意变更车道、乱用远光灯、斑马线不礼让、占用应急车道、“路怒”症、酒驾醉驾……这些陋习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
拒绝开车玩手机
开车玩手机成为越来越多驾驶员的陋习。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手机而不看前方路面,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盲驾”。记者了解到,“盲驾”会使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比正常情况慢35%,发生意外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假如一辆车车速达到60千米/小时,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驾”50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距离至少需20米。同时,开车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比醉驾、酒驾更具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