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遇到过今年这种情况。”在上海某比亚迪王朝网4S店工作了3年多的吴承峰,看着人来人往的展厅,发出了如上的感叹。据吴承峰介绍,往年春节前后的两个星期一般购车的人会少一些,也是汽车行业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但今年不同,虽然春节刚过去不久,但到店看车的消费者却络绎不绝。无独有偶,在《新车新技术》走访的上海多家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4S店,都遇到了类似情况。甚至多次在与店内销售人员交谈的时候,由于不时有客户到店,销售人员不得不暂时离开去接待客户。
卖车也能拿到5万月薪
与绝大多数普通大学毕业的应届生一样,去年6月份毕业后,苏灿在两个月内经历了投简历、面试、等待、无消息的艰难求职之路。初入社会就遭遇挫折的苏灿,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实在不行,我就去做汽车销售。”在屡屡碰壁后,从小就喜欢汽车的苏灿,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
由于比亚迪销量增势迅猛,因此经销商普遍都缺人,几乎每家店门口都张贴着招聘启示。“每个月我会收到很多简历,其中不乏大众、丰田、本田在内的一线合资品牌销售。”上海某比亚迪王朝网总经理王晨告诉新车新技术。比亚迪销售岗位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人,原因就在于那足以让外人艳羡的高收入。王晨向《新车新技术》透露,店内一线销售人员薪资收入比前几年提升了40%左右:“店里销售人员收入现在普遍在1万元以上,基本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的一线销售人员的收入都不会太低。”“收入过万”的情况也得到了苏灿的证实,他说:“按照我每个月卖20多台算的话,我每个月收入能够在1万到1.5万之间,即便是在我同学中我的收入也都是比较高的。虽然刚开始很累、很幸苦,但回过头来想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比亚迪一线销售人员的收入分固定工资和销售提成两部分。以苏灿为例,作为销售新人的他,固定工资是上海市最低基本工资即2590元,也就是说剩下的接近万元的收入都是销售提成。当然,“收入过万”只是比亚迪一线销售人员最基本的收入水平,那些能够拿到“销冠”头衔的销售人员,才是真正让人“羡慕”的存在。王晨向《新车新技术》透露,他们店上个月销冠卖了70多台车,工资接近5万元。
高收入与高压力并存
不过,在拿到高收入的同时,比亚迪一线销售人员也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很多人看到的是我们的高收入,但他们看不到我们也承受着极大压力。”感到“痛并快乐”的吴承峰最近有了想跳槽的念头:“你是不知道我去年是怎么过来的。”在吴承峰看来,码农的“996”真的可以说是“福报”了。
“基本上每天都会有10多个客户会催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够提车。遇到好说话的客户,那么把现在的情况跟他们解释清楚,他们也能理解。但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客户却不管我怎么解释都没用,甚至还会恶语相向,并向店里或比亚迪那边投诉。”说到这,吴承峰满脸的无奈。《新车新技术》调查中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异军突起,颠覆的不仅仅是汽车的驱动方式,更是对传统用人体系的颠覆。包括比亚迪和“蔚小理”在内的多家主打新能源汽车的车企,对人才的使用方式更加“人尽其用”,这也导致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内卷,“高收入与高压力并存”也成为了一线销售人员的常态。
销售老人眼中比亚迪的变迁
“我经历过比亚迪低谷的时候,所以对比亚迪如今的销售盛况真的是感触很深。”30岁出头的王莹最早是在某二线合资品牌做销售人员,2017年由于该品牌销量大跌,他们店很难经营下去,因此她果断跳槽到了如今所在的比亚迪王朝网经销商。
“当时选择比亚迪4S店其实也是逼不得已,因为2017年‘车市寒冬’已经逐渐显现,很多经销商都在裁人缩减开支。当时,只有比亚迪这边还在招人,所以就来了。”对于不想离开上海的王莹来说,上海的社保是不能断的,因此她选择先在比亚迪工作,再看看有没有其它机会。起初,来到比亚迪的王莹销售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好的月份她也只卖出了10多辆新车,而当时他们店单月销量最多也没有超过100台。经历过原所在合资品牌经销商高光时刻的王莹,其心里落差不可谓不小。甚至王莹一度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吉利、长安或长城。彼时,比亚迪只能勉强挤进中国品牌第二梯队。数据显示,同为中国品牌的吉利、长安、长城2017年销量分别达到了125万辆、106万辆、95万辆,而比亚迪当年全年销量仅为41万辆,甚至不及以上三家中国品牌的一半,没能进入车企销量排行前十五。
从以跑滴滴为主的消费者,逐渐转变到以真实的家用消费者,王莹对比亚迪消费群体的转变进行了总结:“秦不再是那个秦,人也不再是那些人。”
这种终端市场消费群体的更迭,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5.8%,而到2021年该数值已猛增到14.8%,乘联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25%左右。从被冷落到被追捧,新能源汽车市场俨然成为了一片新蓝海,中国品牌对合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真正机会已经来临。
当然,占据着“先发优势”的比亚迪无疑成为了最具潜力的中国品牌之一。在2021年实现73万辆销量之后,比亚迪将2022年的销量目标提升到了120万辆。如果按照这个销量目标,那么比亚迪将一跃进入一线中国品牌阵营,甚至能够争夺前三的位置。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对于已经插上翅膀的比亚迪而言,并非没有可能,随着王朝、海洋和军舰三大系列车型产品线逐步完善,比亚迪的未来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