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但是,在被周期按在谷底反复摩擦的同时,行业细分领域依旧不断涌出颠覆性变化,红海中不断涌现新蓝海。面对2024年,新一轮景气周期曙光似乎正在开启,全球多家分析机构无一例外给出同比上涨的预期,最乐观的是超过20%的增长,平均增速预测值也超过两位数百分比。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芯师爷特从多维度回顾梳理了2023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希望借此为2024年的“芯”出发提供一些参考。

回顾2023

Graphcore裁员,退出中国市场

全球第四大芯片IP公司Imagination裁员20%

11月14日,英国半导体IP公司ImaginationTechnologies计划裁员20%,以应对充满挑战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多达130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10月27日,SK海力士最新财报显示,旗下Solidigm在第三季度出现远超市场预期的亏损。由于半导体行业的长期低迷及其对市场状况的影响,Solidigm已经实施了裁员,但没有透露裁员人数,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还关闭了在韩国的分公司,而且当时其美国总部也裁掉了全球10%的员工。

10月24日,美国RISC-V芯片设计厂商SiFive宣布裁员近20%(约130人),涉及公司所有部门,包括高管。SiFive被视为RISC-V领域的标杆企业以及Arm的有力挑战者的芯片设计初创公司。

根据SiFive首席执行官PatrickLittle的说法,去年的融资足以支撑公司成功IPO之前的运营。然而,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业内人士透露,SiFive本次裁员主要是资金链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IPO市场环境不佳,一些潜在投资者或已退出。

英特尔多次裁员

根据英特尔此前公开的裁员计划:从1月31日起在总部所在地加州圣克拉拉市的办公室裁员201人;在加州福尔瑟姆分1月31日起和3月15日起两个阶段分别裁员176和167人。

美满裁员4%

科磊(KLA)裁员

随后,根据BoiseDev报道,总部位于博伊西的美光科技扩大裁员比例,将裁员15%,而不是最初估计的10%,大约7200名员工将被裁。

泛林(LamResearch)裁员1300人

1月25日,美国三大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之一的泛林(LamResearch)正在裁减约7%的员工,约1300人,这一数据不包括12月底被解雇的700位“临时员工”,并将在本季度减少同等数量的临时工。理由是芯片需求放缓以及拜登政府最近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的规定。

再看国内,前几年风风火火的造芯热也正在回归理性。

杭州暗星电子破产清算

此外,暗星电子曾入选“2021浙商数字化服务标杆企业”榜单,其创始人杨烨曾被评选为“胡润百富2021年度优秀青年企业家”。

厦门联创破产清算

9月7日,福建最早的半导体企业厦门联创微电子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时代芯存破产清算

星纪魅族关停AR/VR芯片业务

8月8日,星纪魅族官宣“终止自研AR/VR芯片业务”,以此来应对全球经济市场的变化和公司长期发展的挑战。

该芯片研究院主要包括Soc开发部、媒体开发部和XPU开发部,主要进行车载系统级芯片、手机功能性芯片和XR芯片等研发,从成立到解散不到半年,因此仅在XR芯片上有明显进展。

5月12日,OPPO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哲库(ZEKU)突然宣布关停,终止一切芯片业务,三千多名员工全体失业。

其中,深圳中科维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于今年1月注销;杭州金固国诚半导体有限公司亦成立于2021年,于今年8月注销;大为股份则在今年3月公告了注销控股子公司江苏特尔佳科技有限公司的动态,并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梳理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定位及业务关系,精简公司组织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及整体经营效益”。

启示:热潮褪去,在行业低谷和资本寒冬的双重冲击下,芯片创业变得越来越难,不管是想要进入芯片行业的人、还是芯片投资者,都应该要更加理性。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这是一轮粗放泡沫发展之后的必由之路,是市场回归正常的周期规律,帮助行业挤出一大批“低效创业”公司,才能让好的公司做大做强。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造芯之路,依然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但要遵循行业规律、一步一个脚印,以产品为中心,精耕细作,不要期待弯道超车。

这一年,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断加剧。

截止到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涉华实体清单共发布32次,其中2018年2次、2019年5次、2020年7次、2021年6次、2022年2次、2023年10次,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正在逐步加码,尤其是对半导体设备和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限制,更是步步紧逼,让科技企业始终面临高压的外部环境。

半导体设备:美日荷联手

从9月1日开始,荷兰政府出台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正式生效,这些新的出口管制条例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包括先进的沉积设备和浸润式光刻系统。ASML发运TWINSCANNXT:2000i及后续推出的浸润式光刻系统,都要获得荷兰当局的许可。

人工智能芯片:逐步加码

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联邦公报》刊登了一份定于10月19日发布的行政措施,准备将13家中国公司添加到出口管制名单,即“实体清单”,本次被列的13家实体均从事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的开发,壁仞科技与摩尔线程均在列。

华为Mate60Pro突破

华为Mate60Pro的火爆,鼓舞了很多人,其意义和价值完全超越了产品层面,而是意味着打破美国封锁的一次标志性突破。

展望2024

根据Gartner、IDC、WSTS等全球市场机构预测的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将超过两位数,平均预测增速在13%-15%左右,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

2024年,半导体市场复苏在即。

WSTS对全球半导体市场营业额的表现预估,图源:WSTS官网

AI芯片

海外厂商长期垄断AI芯片市场,供给侧受限于美国厂商垄断市场+算力封锁加剧+英伟达供给有限三重瓶颈,供需失衡逻辑下国产AI芯片理论上有爆发空间。

其中GPU是国产AI芯片公司的首选,初创公司如芯瞳半导体、芯动科技、摩尔线程、天数智芯、壁仞科技均产品陆续推出产品,并获好评,龙芯中科、海光信息、寒武纪、芯原股份几家上市公司也持续耕耘GPU业务。

存储芯片

据数说商业的统计,国内高带宽内存(HBM)盈利能力前十企业为:赛腾股份、联瑞新材、香农芯创、雅克科技、太极实业、亚威股份、德邦科技、晶方科技、兴森科技、华海诚科。

因此,结合传统产品价格跌幅收窄和AI服务器需求带来的高性能产品增量空间,可判断储存赛道已近底部。在WSTS最新的预测中,明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将主要由存储市场推动。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将会暴增44.8%。

新能源汽车的狂飙,推动功率半导体进入长景气周期。据WSTS最新数据,由功率半导体推动的分立器件营收2023年预计增长5.8%,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细分领域。

根据数说商业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碳化硅(SiC)盈利能力前十企业为:晶盛机电、双良节能、麦格米特、斯达半导、扬杰科技、欣锐科技、合盛硅业、民德电子、楚江新材、新洁能。

据Omdia,占据全球功率半导体60%市场份额的前十大厂商全部为海外厂商。需求端看,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36%,为单一最大市场,因此功率半导体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而功率半导体制程节奏升级慢,提供了技术追赶窗口期,更利于实现对供需缺口的国产替代。

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美国、日本、荷兰对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迫使中国加强了对成熟制程产能的投资。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统计,2023年的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当中,中国大陆厂商的占比将达到29%,预计到2027年这一占比将达到33%。

综合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的头部的半导体设备大厂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了同比两位数百分比以上的增长,但是与海外半导体设备大厂相比仍有差距。

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暴增42%至110.6亿美元,海外的全球9大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营收合计达到了约105亿美元,也就是说,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三季度所拿下的国内市场可能仅不到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占比约5.1%。

但长期来看,关键环节高端设备出口限制会是对国产替代逻辑的进一步催化。

写在最后

当前,行业都在讨论是否“触底”,而这也是众人的期盼,因为只有到了“底”,才有向“上”的希望。

对于2024年看好的预测也不在少数,包括Gartner、SEMI、WSTS、IDC以及许多半导体行业公司等在内,均对2024持良好展望。这一轮周期先由电动汽车带动,后有人工智能芯片加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复苏值得期待。

如果新一轮上升期将至,那么市场则更需蓄力以待。

参考资料:甲子光年:《张一甲:致追风赶月的你-2023中国科技产业50条判断》

THE END
1.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机构2024-11-15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24年实施首都标准2024-10-08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2024年实施首都标准化2024-09-23 关于征集北京市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需求的通知2024-09-13 https://scjgj.beijing.gov.cn/
2.德邦请车德邦快递可以为客户提供快递/物流等多方位的服务,从同城快递到国际物流,我们都可以为您提供。德邦快递也是快递物流行业中的老品牌了,超过10年服务经验让我们的快递物流服务更专业,让客户更省心http://che.deppon.com/
3.7X24小时快讯投资界北京亦庄:到2028年 将形成商业航天500亿级产业集群 2天前 雷军:公司决定 集团总裁卢伟冰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 2天前 加大政策金融力度,2023年农发行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幅26.32% 2天前 乘联会崔东树:2023年12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 2天前 斯凯奇:2023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5.6% 2024-02-03 11:25 美国社交媒体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0790442&efid=8u06IzWhPhRfWNf31jxMFg
4.我国电动汽车年产量破1千万领跑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新闻频道我国电动汽车年产量破1千万 领跑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纳入统计体系,当年产量仅有1.8万辆。到2018年,年产量达到百万辆级别,2022年超过500万辆。如今,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14/47581515.html
5.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揭秘!2024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揭秘! 1.1 产销量与渗透率齐飞,前景广阔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 年 1 月至 6 月产销量分别达 492.9 万辆和 494.4 万辆,同比增长 30.1%和 32%。截至 6 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 3000 万辆,且 2024 年全年有望达到 1200 万辆。月度产销量不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98703903038383389.html
6.中国车主,撑起天猫又一个万亿赛道因此,淘天集团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天猫养车总裁无封敢于表态,“汽车产业,预计在未来3到5年内,将成为阿里继服饰、家装、3C、健康等领域之后,又一个GMV规模破万亿的行业。” 新能源车加速车后市场规则重塑 最后还有一个让电商巨头加速打开汽车后市场的催化因素。 https://blog.csdn.net/songguocaijing/article/details/142600711
7.百人会张永伟: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将近3000万辆零售额1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3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预计2024年势头仍将延续,汽车类零售额将突破5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2万亿元。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约80%。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https://www.cqcb.com/wanbadian1111111/2023-12-28/5466110.html
8.上证观察从基金公司的规模变化说开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通过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经理过去一年来的最新思考,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 市场 基金 04-22 09:06 利率“倒挂”终结 LPR改革以来房贷利率首度低于企业贷款利率 自2019年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总体高于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https://news.cnstock.com/special/2022044
9.李想回应MEGA被黑;董宇辉带货华为销售额超1亿;央视评APP索要手机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市场占有率达到30%。 12、荣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将于3月18日正式举行 荣耀手机官方宣布,3月18日19:30荣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将于3月18日19:30举行,荣耀Magic6至臻版、 荣耀Magic6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180840&type=0
10.2024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494.4万辆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 35.2% 新能源车渗透率 50.39% 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收预测 5.5万亿元 车用铝需求2021-2025年CAGR 9% 新能源车用铝占比 26% 二、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化与网联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28/701210101301000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