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报告:英文名moonstone。(月光效应:当白色的光照到宝石上因宝石内特殊的结构而产生干涉颜色,在宝石表面可见到白至淡蓝色的闪光,犹如朦胧月光。这是由于正长石出溶有钠长石,钠长石在正长石晶体内定向分布,两种长石的层状晶体相互平行交生,折射率略有差异而出现干涉色。)
需要指出的是:在自然界具有月光效应的宝石有很多,但是仅有当长石族矿物具有该效应时才能称为月光石,其他宝石即使有月光效应也不能使用月光石名称。
原生月光石产于特殊的岩脉和伟晶岩脉中,但是有价值的来自砂矿和风化层中。重要产地:斯里兰卡、印度、缅甸、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内蒙古也有出产。此外,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和氏璧就是一种月光石。
月光石是长石的一种,是钠和钾的铝硅酸盐。是两种成分层状交互的矿物,两种成分层状交互对可见光可以发生散射,以及解理面对光产生干涉或衍射,综合结果可产生月光效应,所以称之为月光石,品位高的月光石具有漂游状蓝光,少数月光石可有猫眼效应。
由于优质的月光石具淡蓝色的晕彩,如同朦胧的月光,所以称为月光石。一般呈乳白色,半透明,具淡蓝色晕彩。月光石是钾,钠长石的双晶交替排列,构成格子状结构的微斜长石。格子双晶层的厚度很薄,在50-100nm之间,这两组相互近似垂直的双晶纹,对入射光造成散射,密集的散射光线集中在一起,就呈显朦胧的晕色。最有价值的月光石应显示蓝色的晕光,带白色晕光的月光石价值较低。月光石的晕光有方向性,晕色的延长方向应与琢磨宝石的外形一致,应聚集在弧面宝石的中心位置,如果晕光在宝石中歪斜,将影响价值。
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特征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部分月光石含有相当多的钠长石,其性质和正长石相比更接近钠长石。但就整体而言,月光石被认为是正长石的变种。
物以稀为贵。虽说市面月光石很多,但是大都呈半浑浊状,档次比较低,一般只有晕彩而没有蓝光,所以这些月光石价格并不是很高。但用于上等饰品的月光石材料数量相对还是稀缺的,所以这部分月光石价格还是不菲的。优质的月光石表面有点像雾玻璃般的细腻、柔和,透光性颇强,由于内部结构光反射造成夹层中的钠长石发出诱人的色光,神秘浪漫的光泽,像月光般充满灵气。质量好的月光石呈半透明状,有似波浪漂游的蓝光。
在自然界具有月光效应的宝石有很多,但是仅有当长石族矿物具有该效应时才能称为月光石,其他宝石即使有月光效应也不能使用月光石名称。月光石作为矿藏,储备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近几年人们没有节制地开采,导致月光石的产量越来越少,月光石价格持续上涨也是必然的趋势,高品质的月光石必定会掀起新一轮的收藏热。
有人说,月光石是从月宫中散落到人间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美的光辉呢?这种说法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月光石的喜爱。人们喜爱月光石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光辉,同时也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月光石的作用以增进大家对它的了解。
月光石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预防疾病
月光石的太阳轮对应大脑中的太阳神经丛,并对其产生作用,能够预防癌症以及水肿等疾病;对女性来说,平常佩戴月光石能够舒缓生理痛感(生理期不要佩戴),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提高其生育能力。月光石对于消化系统也有影响,有助于营养吸收,排除毒素,防止老化。
二、调节情绪
月光石性柔和,质细腻,能够改善人的情绪和个性,稳定心境,使人从容优雅,摒弃冲动暴躁,对情感的波动有安抚效果,适合打坐静心时佩戴。在满月时佩戴能提升人们的知觉与超自然力。
三、有助睡眠
月光石的能量非常柔和,对睡眠有很大帮助,睡觉时将其放在旁边,可以使人安然入睡,睡眠质量提高了,皮肤也会变的细腻润滑,同时白天会更有精神。月光石晶莹细致,充满灵气,也能够防止梦游。
四、定情信物
月光石是代表爱情的宝石,散发着浪漫的光晕,是最好的定情信物。同时,佩戴月光石能够吸引爱情,唤醒恋人的温柔,使恋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相通。
与月光石相近的宝石主要有白色的石英猫眼、玉髓,白色的欧泊、玻璃和塑料等。月光石与它们的重要的区别是:
1.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转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
2.长石具有明显的肌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
3.月光石内部有时可见有“百足虫”状的包裹体,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当上述特征不明显时,便要通过测定宝石的折光率及比重进行区分。识别关键典型的解理,特征的包裹体。
4.月光石的蓝色是十分晶莹剔透的,而且月光石的透明度也很高,质量好的月光石会呈半透明状,而且月光眼会正好处在中间位置。
月长石的鉴定方法实质是根据宝石特有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比重、包裹体、色散、解理、断口、双折射率、特殊光学效应等特性,用简单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镜、聚光手电筒等进行鉴定。
看颜色与透明度
看光泽与试硬度
利用硬度辨别宝石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此法有两个局限。一是一些颜色相似的宝石在硬度上也相似,如锆石与紫牙乌;二是对人造宝石无能为力,因为人造宝石在物理性质上与天然宝石十分相似。
测试时不要用力太猛,尤其不能敲着刻划,而要慢慢拖拉刻划。
掂量比重与看色散
用手掂宝石估计其比重,是有经验鉴定者的秘招,要多实践才能掌握。例如钻石与无色人造立方氧化锆肉眼观之酷似钻石的比重3.52,立方氧化锆比重5.8,同一大小的戒面,用手一掂,轻者为钻石。或眼观翻型宝石的直径,用手掂一掂就能大致估出宝石的比重和重量。
比重=空气中重量/空气中的重量-水中重量
然后再根据宝石的比重数,在比重表中查出对应的宝石名称。对应宝石数很多,但还可结合硬度、颜色等综合分析,确定宝石名称。
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重液法,即兑出与要测定的宝石的比重相同的比重液,然后将宝石放入液中,看看是沉是浮。比如,翡翠的比重是3.33,将它放在每立方厘米3.2克的重液中,翡翠因比重大于重液自然就会下沉,如果上浮就不是翡翠。当然,配制重液需要一定的原料,操作起来也不十分容易。
在透明的翻面宝石中,色散强度能为鉴定提供重要的线索。只有钻石、人造立方氧化锆、锆石、金红石、翠榴石、锡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显的色散。
观察包裹体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透明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是区分天然与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宝石的包裹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多有晶形;人造宝石多数有气泡,旋状纹固体包裹体是合成宝石的夹杂物。
看断口和解理
双折射和多色性
用10倍放大镜能看到部分翻型透明宝石棱处的双影,该特性也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具强双影性质的常见宝石仅有锆石、橄榄石、电气石、金红石。
看特殊光学效应
“青光淡淡如秋月,谁信寒色出石中”古人用这样优美的诗词来赞美月光石,月光石是长石类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品种,因其能散发出淡蓝色的晕彩,如同朦胧的月光故名月光石,月光石的质地从不透明到透明都有,一般品质较好的月光石呈乳白色,具有淡蓝色的晕彩,如月光般朦胧,是宝石中的极品。
月光石的产地主要在外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巴西、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美国,当然我们中国也有月光石的产地,在中国的内蒙古也有出产。
中国和外国所产出的月光石品质是一样的,都有泛着蓝光的晕彩,它是钠和钾的铝硅酸盐,密度2.62克/立方厘米,和水晶很接近,是两种成分层状交互的矿物,这两种矿物交互对可见光时可以发生散射,这就是产生的月光效应,品质高的月光石有着美丽的银色及淡蓝色晕彩。
1.天然月光石一般透明,闪出的光只在某个角度可见。高质量的月光石应具漂浮波浪状的蓝光,呈半透明状。月光石可具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但很少见,星光效应更是罕见。
2.挑选月光石首重其青白光彩,蓝光越闪耀而明显者越佳;月光石的净度一般很高,越澄澈透明的底色越能彰显耀动的蓝色光彩。当然透明而青白光彩明显的月光石价位也会更高。
3.月光石的“月色”要明亮,且蓝色闪烁,光彩浑厚,最好位于宝石的正中。
4.月光石厚度要适中,不适宜太厚。月光石的品质好坏,一是颗粒越大的,自然越好;二看内部,内部越通透少瑕疵的越好;三是看光,发蓝光的为上品,发白光的次之,灰色光的就比较差了。
月光石是不能够碰撞的,我们在进行日常的佩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月光石与其它的饰品进行碰撞,在晚上摘下来的时候也尽量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存放,最好是单独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化的来对月光石的表面进行维护。
月光石不能够沾染到化学物品。一般来说,佩戴月光石的一女性居多,女性总是少不了每天的日常打扮,所以说在化妆或者是美容的时候一定要把月光石摘下来,这样才能够避免到对它的损伤,虽然也不至于一点点都不能沾,但是只要是沾上还是要尽快的进行擦和清洗。
在我国,关于月光石的古文献记录很难找到,在其他国家,几世纪以来月光石是较重要的宝石之一。在罗马,他们认为月光石是月光而形成的,且从月光石中可以看到月光之神狄安娜的影子。希腊人还认为其也是美神与爱神维纳斯的象征,其中祖母绿也是爱神维纳斯的爱石之一。
在中世纪,人们认为注视月光石会使人陷入沉睡,且从梦境中预言未来。甚至至今在阿拉伯的一些国家,月光石常被缝进衣服中,作为富饶的象征。在现代的印度,月光石仍被认为是神圣的象征,且由于认为在晚上可以给予佩戴者美丽的幻想,它们被作为梦之石。在东印度的传说中,月光石代表着第三只眼的符号,且可以使灵性的理解力得到净化。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的欧美,尤其是装饰艺术风格时期,月光石很流行,且常被金匠大师运用于首饰的创作中。另外,由于人们认为月光石能唤起人内心的情感与激情,月光石又被称为“恋人之石”,有些地方将它称为“旅人之石”,是由于相信其可在夜晚保护。在一些亚洲国家,其还被作为“没有眼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