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翡翠很多年,也因此入了翡翠行业。前几年又在香港珠宝学院学习了翡翠鉴定与商贸课程。根据这些年个人经验,整理出来今日这篇翡翠分类内容。图片大部分是我日常销售中的图,做了详细分类。不懂翡翠的人,看图片就会了解一些翡翠知识。
翡翠石一种名贵的宝石,它具有美丽,耐久,稀少的特点。也因为色彩丰富,深受大家的追捧。翡翠在明朝时传入中国,在清朝开始受到宫廷达官贵人的喜爱,后来在民间流行。慈禧太后和宋美龄女士对翡翠在中国的发展与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amour(多玛)是法国的一位矿物学家。他在1963年研究中国玉的时候,发现中国玉是由两种不同矿物组成。因为他下了定义:玉是由硬玉或者软玉组成的多晶集合体,具有紧密的结构和坚韧的物理性质。通常分为硬玉或者软玉。
反过来说:不是由硬玉矿物或者软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不能成为玉。(多晶和隐晶集合体的玛瑙,绿松石,南阳玉等只能成为广义的“玉”)
现代宝石学的概念下所指的玉,矿物组成为硬玉和软玉。硬玉是一种矿物名称。翡翠被誉为'玉石之王',也叫缅甸玉、翠玉或硬玉。
翡翠形成条件比较苛刻,要在低温高压下,由大陆及海洋版块运动下经历几千万年方能形成。产于大西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的俯冲带,在上地幔形成。
翡翠里面含的一种称为钠铬辉石的矿物,在自然界极为罕见,最初是科学家在月球矿物中发现,后来欧阳秋眉女士在缅甸的翡翠岩石中也发现了钠铬辉石,并称它为'地生钠铬辉石'。
翡翠的矿物是钠铬辉石或者绿辉石为主,并含有少量透闪石,长石类矿物等的多晶集合体。翡翠是一种多晶集合体,晶形常呈短柱状、有时呈纤维状出现。它的结构致密、有很高的承压性,仅次于软玉。
摩氏硬度为6.5-7.0。
测试硬度时选择矿物的新鲜表面,在风化上,会导致矿物硬度降低,比如黄色翡翠和红色翡翠,一般小于颜色鲜亮的绿色翡翠
比重:3.2-3.34,平均3.33。(比重随着Fe,Cr等元素含量增加而增加)
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硬玉、钠铬辉石和绿辉石,并含有少量闪石类和长石类矿物。
正如行话说的:“千种玛瑙·万种玉”。翡翠的种类很多,这是因为它是一种多晶体。多晶体晶形、大小、结合方式都对它的结构·透明度有影响。
目前而言,翡翠也沒有一个统一系统的分类方法,在玉器市场上有许多名称。这里我们将翡翠的种质根据不同颜色按照透光度进行分类。
一,白色系列翡翠
白色翡翠是指不带有彩色色调的翡翠,化学成分很纯净,接近硬玉的理想成分NaAlSi2O6,不含任何致色元素。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及少量的钠长石和钡长石。按透光度不同又可分为:依据透明度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白豆种。
1·玻璃种颜色:无色透光度:透光度高,显得晶莹剔透。反光度:表面如强玻璃光泽,质地细腻,抛光度佳的原因。内含物:可含有些白色点状物或白棉。结构:肉眼看不到顆粒,隐晶、多晶质结构。结构细腻,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微晶有一定排列方向。看进去从成品里面放出一种光·成为“起荧”現象。产出:玻璃种翡翠多数产于缅甸莫西砂,会卡处于大断层附近。欧阳秋梅认为断层糜棱岩致。
2.冰种颜色:无色透光度:次透明·肉眼看过去不够清澈,类似那种磨砂玻璃。反光度:玻璃光泽·不如玻璃种的翡翠反光结构:质地细,无“起荧”现象肉眼多少可看到些颗粒,但界不清·它的颗粒结构可有纤维状和少量粒状结构相结合。内含物:可見一些棉絮状及白点(钠长石),导致透明度降低。产出:可由玻璃种过渡到冰种。
3.糯种
颜色:白色透光度:属于半透明,透光度比冰种略差。光泽:玻璃光泽,反光的强度略低于玻璃种,冰种。结构:可见颗粒,但是颗粒界限不明显。
4.白豆种
颜色:白色。有时微带紫色调。透光度:属于透明到不透明,一般透光性较差,透光性较好者成为白冰豆。感光度:中等玻璃光泽。结构:结构较粗。颗粒呈短柱状,边缘清楚,呈直线,看起来像一粒一粒绿豆。颗粒具有明显的翠性。常用做手镯或者雕件。
二、紫色系列翡翠紫色翡翠又称为“紫罗兰”,一般颜色比较紫,深紫色较少。
通常颜色较好的紫玉为蓝紫色。质地较粗的又可以称为紫豆。紫色深,质地细,透明度高的紫色翡翠很难找到。紫色翡翠一般黄色光下看,会显得紫色较深。
按照色调的不同可分:蓝紫、粉紫、茄紫、紫青(春挂彩)。
三、绿色系列翡翠(分为满色和不满色。)
满色绿翡翠:按照深浅鲜暗可分为老坑种、干青种、天(铁)龙生、瓜皮油青--浅油青种、芙蓉种、豆青种(冰豆、彩豆、甜豆、糖豆、幼豆、粗豆、猫豆种)
1.老坑种
颜色绿的翡翠,矿物成分硬玉为主。
颜色:有一定浓度,颜色深但是浓而不艳,色泽鲜艳,纯正,均匀度好。符合“正,浓,鲜,均”。
透光度: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一般透明质半透明,若老坑种透明度高,水头足,即为玻璃地,则成为老坑玻璃种,是翡翠中最高端的品种。
反光度:玻璃光泽。
结构:玻璃地,质地细腻,多为肉眼不见颗粒。
物理性质:硬度为7,比重3.30左右,折射率为1.66左右。
产出:大多在缅甸的次生矿中找到,而缅甸翡翠次生矿是较早开采,因此成为老坑。
2.干青种(颜色浓,裂纹多,有黑色点,带有金属矿物)
颜色:几乎满绿色,绿色浓度大,颜色深,有的深浅分布均匀,有的不均匀。
透光度:比较差,几乎不透明。
结构:比较粗,粒状结构,地子干。
包裹体:往往有些黑点。
物理性质:主要钠铬辉石组成,有一定硬玉,铬铁矿及其它角闪石类矿物,含量不定,因此它的物理常数也有一定变化。
硬度:5.5~6,比重:较硬玉一些3.40左右,折射率:1.74左右。
用途:广东人用来做薄的翡翠首饰,云南人称这种翡翠为“广片”。
3.天(铁)龙生。整体都是绿,水头差,有白点。
颜色:满绿色,一般绿色较鲜,深浅有变化。无论色和种均比干青好,为含铬的硬玉组成,“铁龙生”在缅甸语是满绿的意思。
透光度:差,几乎不透明。
结构:多数颗粒较粗,有的质地比较细,属于级别比较高的铁龙生。
物理性质:主要为硬玉组成。
硬度:7,比重:3.30左右,折射率:1.66左右。
包裹体:与干青种相比含黑点较少,常常有白花。
用途:品质有高有低,根据颜色明暗,质地粗细。杂质和裂痕多少可以分为不同级别。多用来做珠子,蝴蝶和“薄水货”。
4.瓜皮油青(浅油青种)
颜色:颜色是不纯色的绿色,带有灰色或者蓝色,因此不够鲜艳,较暗,很沉闷,它的颜色可以由浅至深,含有绿辉石的硬玉。
透光度:一般较好,光照下有一定水头。
反光度:表面光泽似油脂光泽,因此成为油青种。
结构:油青种常见纤维结构,可交夹粒状,好的油青种翡翠结构细腻。
用途:南方人一般不太喜欢油青种,在北方比较受欢迎,常用来制作手镯或者一些雕件。品质有高有低,但是往往不能达到高价首饰的行列,因为颜色不艳,若含有少量的油青色可较鲜。
5.芙蓉种(淡绿色,色正,均匀,常见糯地。)
颜色:一般为淡绿色,颜色较为纯正。不带蓝色,分布均匀,色虽然不够浓,但是清。
透光度:半透明,接近冰种,虽然不是很透,但也不干。
结构:质地比豆种细,结构会使人感到有颗粒状,但是看不到颗粒界限。
6.豆青种(冰豆,彩豆,甜豆,猫豆种)
颜色:典型绿豆颜色,颜色浅色,偏黄,呈大片仓色出现。
透光度:一般,透光性差。透光性好的称为冰豆。
结构:较粗,晶体多呈短柱状,边界清楚,似豆状所以得名。
用途:用来做手镯。
根据颜色种类不同可分为猫豆,粗豆,幼豆.......。
不满色绿翡翠:飘花种(蓝飘花和绿飘花、金丝种、花青种(豆底花青、油底花青、八三花青……)、白底青种。
1.飘花种(颜色分布不均匀,绿色分布不规则,但面积小于百分之四十,如果大于百分之四十是花青种)
定义:浅色的底上,绿色呈点状分布的翡翠称为飘花种。飘花有飘蓝花和绿花,面积小于百分之四十。
物理性质:折射率是1.66~1.67,比重是3.30~3.36,硬度是7。
2.金丝种(金丝状,呈定向排列。)
颜色:绿色呈平行排列的一丝丝状分布,沿着一定方向间断出现,条带可粗可惜。
评价:金丝种翡翠要看它绿色条带的色泽和绿色带所占的比例多少,以及质地粗细的情况而定。
(种好的翡翠易生色。比如不是满绿的翡翠,看一眼是绿色)
3.花青种
定义:凡是颜色分布不规则,绿色分布不均匀,绿色部分大于百分之四十的翡翠,均可统称为花青种。
颜色:颜色分布不均匀,而又非常不规则,可鲜可暗,底色可能为淡绿色或者其他颜色。
质地:可粗可细。
分类:花青种可进一步分为豆底花青,油底花青,八三花青等。
4.白底青种(一般是豆地和粉地,底白色青)
颜色:白底青种的绿色通常较为鲜艳,底色较白,更显绿色和白色分明。绿色部分大多都是团状块出现。鲜绿色块含铬高,所以白底青的颜色极鲜艳明亮。
透光度:大多数不透明。
结构:底的质地较粗,常常为中-粗的粒状结构。但是绿色部分较为细腻,为中-细粒的粒状结构。
紫外萤光下:一般无萤光,其底有时候会显示萤光。
产出:白底青种产于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为原生矿的一种,所以,原料是无风化外皮的新品种。
四、黑色系列
指黑色至深墨绿色系列的翡翠。有乌鸡种、墨翠、黑干青种。1.乌鸡种(山水画种):颜色灰色、黑灰色的翡翠。硬玉为主。因黑色底色带白斑,似乌鸡的皮而得名。色调一般不均匀,部分黑色翡翠不同程度地带有灰绿色色调,浅色部分的绿色色调更加明显。
2.墨翠:颜色墨绿色的翡翠,颜色比较均匀,比较纯,一般没有白色的斑点。矿物成分绿辉石为主,在反射光下,玉料足够薄时呈黑色或黑绿色,在投射光下,呈墨绿色,绿色从亮绿色到暗绿色变化。
3.黑干青种:颜色较均匀。较薄部分或用强光反射下仍可见带绿色。矿物成份为钠铬辉石为主。透光较差,基本上是不透明,极薄的地方可显示微透明。
五、红—黄系列翡翠1.黄翡翠:颜色由浅到深的黄色,颜色一般不纯,往往带些褐色,最好的黄色为“粟子黄',是次生形成的颜色,往往分布在风化层之下,红色层之上,它是由于褐铁矿矿物的侵染而致色的。
2.红翡翠:红色的程度有所不同,常见棕红色,鲜红色不多,最好的红色称为“鸡冠红”。红色是次生形成的颜色,分布于风化表层之下,沿翡翠原石的裂隙分布,矿物(即赤铁矿)沿翡翠矿物颗粒间的孔隙充填形成的颜色。
3.黄加绿:由硬玉矿物组成。同时有黄色和绿色的翡翠,即靠黄皮附近的绿色翡翠,又被称为“皇加玉”。有古色古香的感觉。4.福禄寿:一块翡翠上面同时有绿色、红色、紫色,分别代表福、禄、寿。这种翡翠被认为是十分吉祥的象征。尤其是三种颜色能均匀分布在手镯上时更为难得。5.三彩种:同一块翡翠上有任意三种颜色,任何质地均有出现。
翡翠分类总结
白色:依据透明度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白豆种。紫色:依据色调分为蓝紫、粉紫、茄紫、紫青(春挂彩)。绿色:依据满色和不满色。满色依据深浅鲜艳分为老坑种、干青种、铁龙生种、老油青种—浅油青种、芙蓉种、豆青种(冰豆、甜豆、彩豆、猫豆种)。不满色依据颜色分布分为飘花、金丝种、花青种、白底青种。黑色:依据矿物成分分为乌鸡种(山水画种)—硬玉组成,墨翠—绿辉石组成,干青—钠铬辉石组成。红-黄色:依据颜色特征分为黄玉(黄翡)、红玉(红翡翠)、黄加绿、福禄寿。
翡翠的主要产地有:缅甸、俄罗斯、日本、美国和危地马拉。论品质及颜色是最佳,能达到宝石级的高档的翡翠均是出产于缅甸。目前市场上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
大部分内容参考香港珠宝学院《翡翠鉴定与商贸课程》,由55期JJC学员郭灵鸟(网名灵儿)整理。图片是灵儿按照自己经验,日常销售接触的翡翠,精心分类整理出来。
翡翠的知识太多了,下一篇依旧会写翡翠,比如翡翠的独有特征苍蝇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