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知的翡翠专业术语1小三、中四等
首先,小三、中四、大五都是代表的一个价格区间,并不是具体的数值。小、中、大分别代表了价格的第一个数字——1~3、4~6、7~9,而后面的三、四、五等,表示价格的位数。例如,小三指的就是100~399,中四就是4000~6999。
2色根
在有色翡翠上,经常可以看见点状或者条带状、颜色较深的颜色,然后慢慢渐变、过渡到较浅的颜色,这种较深的颜色被称为“色根”。
3钢性(起钢)
只有质地非常细腻、结构非常紧密,且硬度较高的翡翠才会具有钢性。这类优质翡翠通过雕琢达到最佳光泽,光感清晰锐利,就像是钢的表面一般刚毅、寒光泠泠。
总而言之,如果一件翡翠有了钢性,不要怀疑,它一定十分优质,可以收入囊中。
4起胶
起胶跟钢性一样,也是翡翠的一种质感表现。会给人一种胶水的质感,说明它的晶体结构细腻有序、透光度好。
5出水
其实这是翡翠打磨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最后抛光的过程。用牛皮带将翡翠抛光,让其显得光滑发亮~
6翡翠A货、B货、C货翡翠A货
指纯天然翡翠。是只经过打磨雕刻,未经任何填充、染色等化学处理,未经高压、高热等人为加工,颜色、结构和透明度等,均维持天然状态的翡翠。
翡翠B货
B货的“B”是英文单词bathe的首字母,意为“冲洗”,所以经过冲洗的翡翠都被称为“B货”。
冲洗是指用强酸浸泡翡翠,溶解它内部的杂质,然后将酸蚀之后的裂隙填满,一件看起来色泽明亮、完美的翡翠就出炉了。
注意:不管是优化还是填充,只要破坏性处理翡翠,那就是B货。
翡翠C货
翡翠B+C货
是指用加工B货的方式,在化学填充的同时注入绿色的颜料,从而达到美化“翡翠”色泽、质地的作用。
四个翡翠小常识1翡翠的绿色会“生长”吗?
但不是每一件翡翠的绿色都能“生长”,这得看翡翠的品质,还有佩戴者的健康状况......所以玉友们,为了保养好心爱的翡翠饰品,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呀~
2翡翠总是冰凉的吗?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翡翠总是触手冰冷的,那可以通过这一点来鉴别翡翠吗?其实,还真的可以!翡翠的导热性很好,跟玻璃一起放在阴冷的地方,哪个冰凉哪个是翡翠;跟玻璃一起放在阳光下,哪个烫手哪个是翡翠!
3翡翠的色和水,哪个更重要?
都重要!但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更建议考虑水头!翡翠只有水头足了才会显得灵气十足,有句行话不是说了嘛——先看水,后看色!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选择的时候要主要依据个人的喜好。当然啦,水色俱佳就更好啦,可惜这种翡翠又少又贵。
4翡翠只有缅甸有吗?
缅甸是珠宝大国,不仅是红宝石的重要产出国,也是正儿八经的“翡翠之都”。理论上讲,日本、俄罗斯、墨西哥等地都产有硬玉,但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95%以上来自缅甸靠近云南的边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