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作为新兴事物的电动汽车,其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面临着电池续航里程等一些瓶颈问题,但是并不影响我们摸石头过河。未来,我国能否实现“弯道超车”?如何让电动汽车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电动汽车的推广模式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电动北京-伙伴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在本次发布会中公布的“电动北京伙伴计划”中,“伙伴”两字发人深省。如何让电动汽车发展快速有效的发展,不仅要建立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信任,还要克服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问题。而伙伴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打破这些难题而生。伙伴是对朋友关系的一种描述,深层的意义则是指有着相同梦想而走到一起的朋友;是值得信赖,共同奋斗的、最坚实的、永不背弃的关系,而这些深远的含义恰恰与“电动北京伙伴计划”核心价值不谋而合。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一个政策、一个企业、一个团体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正是有这样拧成一股绳的劲头,电动汽车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才能得以解决。
纯电动汽车进入租赁市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首先试水的电动汽车运营方法之一。在韩国,“EVSharing”计划不仅节约能源和公众交通支出,还会减少城市交通量,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而在以色列、丹麦、日本等国家,“Payasyougo”等电动汽车租赁计划也同样颇受欢迎。
清华科技园区项目作为北京市第一个落脚的电动汽车租赁项目,在充电桩选址上优先拿出了数十个“黄金地段”车位。由北京市电力公司负责安装充电桩,《中国汽车报》社下属的“易卡租车”提供电动汽车租赁运营服务。该项目先期采用了“10+1”的充电形式,即10个慢充充电桩加1个快速充电桩,可同时满足11辆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要求,近期将逐步建设3个“10+1”形式的充电车位以满足用户需求。
在车辆运营方面,《中国汽车报》社旗下易卡租车和北汽集团达成深度合作,首批组织了十几辆纯电动汽车,租赁形式也提供了短租、长租、分时租赁等多种模式。“类似于外国的分时租赁模式也会引入到国内,目前的定价为2小时49元的使用费用。”负责人战静静介绍。与此同时,“电动北京”官方网站也开通网络服务,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到网站并预约服务。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电动汽车主要运营单位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出租车市场、集团用户等较为封闭的领域,真正面向私人消费者的电动汽车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此次“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启动,联合了电力部门、车辆运营单位、充电桩厂商和科技园区物业等单位。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的华商三优新能源公司,是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二级单位。该公司开发的电动汽车充电产品采用三相有源APFC技术,谐波总量不超过5%,功率因数达到0.99,这在国内车充产品行业中尚属首例。该公司从2010年11月正式运行起至2011年6月,已完成航天桥充换电站、北土城充换电站、马家楼充换电站、延庆电动出租车充电、朝阳呼家楼充电站、朝阳大屯充电桩、海淀岳家楼充电桩、宝马MINI-E电动车实路测试项目共计8项工程。打通电动汽车使用的整个环节,目标直指将电动汽车推向消费市场,为电动汽车顺利走向消费市场奠定基础。
租赁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将用户导向电动汽车。低门槛的价格及优质的电动汽车产品保证了用户的体验质量;合理的使用价格又能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利益价值;而有效的位置布局又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一揽子的租赁实惠计划,最终将会推动电动汽车走向用户,创造机会让消费者接触和使用,让消费者能真正体验到电动汽车,从而在日后的使用、够买考虑上会倾向于电动汽车。
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发展模式,选择启动具有以科技园(孵化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园(孵化器)已初具规模,北京市多数园区都地处较为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域,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健全,地理优势明显。园区内多为网络公司、高科技研发公司,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较高。将科技园这部分人作为电动汽车主要目标客户也主要考虑了园区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相对单一,大部分为两点一线的路线,在园区内建设充电桩设施可以让购买使用者在上班时将车充满电,完全不用担忧家附近没有充电设施的问题。凡此种种优势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宣传、推广及充电设施建设。
面向未来,以清华科技园区为标本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正陆续在北京市其他科技园区展开。根据“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规划,2013年年内,将在经过筛选的12个园区进行逐个的充电桩安装、纯电动汽车驻场、车辆租赁运营、充电桩对外开放服务等工作。随后还将会在公共场所、大型社区、4S店周边、电力公司营业网点以及租车公司附近等地建设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2014年年内,北京市将完成5公里半径的充电桩建设,至2015年,北京市内将完成20个主要园区的进驻建设,形成“300+30”个充电桩的覆盖。而这些充电桩,都将根据实际情况向周边私人电动车用户进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