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报名工作已启动,报名正在火爆进行中,你选好岗位了吗?
参加国考的第一步就是报名,而如何筛选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就是报名阶段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上万个职位中选取到适合自己的心仪职位呢?国家公务员人事考试网整理了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选岗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虽说个人意愿放在首位,但也要看岗位是否容易考,因为上岸才是关键。
记住一个原则,“专业限制越多的岗位,可能考上更容易”。
最好的方式就是查询往年报考人数和入围分数线、竞争比等。
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
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技巧二、利用岗位的限制条件
一个岗位报名人数的多少,决定了你上岸的难易程度。而限制条件越多的岗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自然不多。
在职位表中专业限制条件有很多,比如学位等级、工作经历、职业资格证书、政治面貌等,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专人专岗的职位。
限制下符合条件的人数会大幅减少,尽可能保证自身优势,可以使你的竞争压力减少,提高上岸概率。
技巧三、选择中间时段报考
一方面,选中间时段报考可充分参考前面的报考情况,做出有利选择;
技巧四、注意几类职位,考虑好再报
离家远且偏远地区岗位。为了能更稳的上岸,选择一些偏远地区的职位,有这样打算的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心理准备,生活与工作各方面都很难适应。
打个比方,就是人数少大家的心里就想着,我拼命努力超过这几个人就能上岸,那简单多了。
无形当中就会出现这几个人都会“拼命”学习,这样就提升了竞争压力。
有性别倾向的职位。国考职位中,有些职位没有标注性别性质,但会在招录职位要求中标明“该职位需长期驻外,较为辛苦,适合男性”等情况说明。
虽然没明确要求必须要招录性别,但其实间接表明了有拒绝女性的倾向,所以,女性报考要慎重。
难考的职位。一般难考的岗位为:国税局、党群机关、海关、外交部。
这四类岗位都难出了共同点,一是岗位分数普遍偏高,竞争激烈,考生多是名校的学霸选手,二是对专业、学历与考生身份的要求高。
有意向选择以上几类职位的考生,一定要考虑清楚了再报,选定不后悔!
万事无完美,上岸也是一样,肯定不是完美的,但能够满足自己的主要需求,并且没有自己时时刻刻都厌烦的缺点,就已经趋于完美。
总之,一句话,选的时候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最后的结果,不留遗憾和后悔最重要。
【2024国考选择报考岗位可以参考历年报考信息、进面分数等】
另外,往年国考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对报考阶段的选岗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你了解历年国考进面分数线,根据数据筛选对比,更能选出你心仪的职位,比起茫无目的的选岗,而通过比对历年国考报考数据进而找出自己要报考的岗位,这样的选岗更有方向。
2023年出入境边检总站最低进面分数
历年国考(茂名地区)报考分析及进面分数线参考
(数据仅截取一部分)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报考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
【2024国考笔试考试笔试科目考什么?】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试卷共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2024国考笔试备考试题练习】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A.甲是主犯,丙是胁从犯
B.甲、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C.甲、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D.对于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胁从犯是受胁迫而参与共同犯罪的人。本题中丙不是受胁迫而参与犯罪,所以不是胁从犯,丙在共同犯罪中起的是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是从犯。A项错误,当选。
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三款,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甲、丙为了索要债务把乙的儿子带走,构成非法拘禁罪。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例1】“晒”与“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如果说有人晒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个可爱的动作,一句逗人发笑的话,还只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纪念的话,那么晒孩子的成绩单、考试名次、各种竞赛奖状,就成了一种“炫”。为什么“晒娃”能够赢得祝福,而高调“炫娃”却往往让人反感呢除了高调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招致厌恶是大家的一种普遍心理之外,“炫娃”还会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很多意外的伤害。比如,你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等等,如果你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成绩和奖状,并且把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对于朋友圈里其他人来说,可能他们的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也没有得到什么表彰和奖励,你的“晒娃”就会让他们充满了挫败感。
下列表述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过度“晒娃”弊大于利
B.在朋友圈里“晒娃”就是“炫”
C.晒自己的娃,与其他人无关
D.“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前半部分论述“晒娃”与“炫娃”的特点,然后通过设问揭示了高调炫娃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意外的伤害,最后通过“比如”举例论证。因此,文段结构属于“分—总—分”,强调的是高调炫娃给亲朋好友心理上带来了伤害。
第二步,对比选项。文段没有说过度“晒娃”的利,而且没有体现作者的呼吁,不属于作者的意图,排除A项;B项属于分论点的曲解,排除B项;根据文段重点,“晒娃”影响了其他人,和其他人有关,排除C项;既然过度“晒娃”影响了其他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