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车企销量,日系全面增长,一汽-大众累计破百万辆
2.全球销量超千万,全新RAV4荣放的决胜秘诀在哪?
3.十万左右家用车有哪些?
4.推荐一辆5—8万的两厢车,自动挡。
5.12万左右的SUV买哪款好?求推荐。
6.2020中国车市上半场|低谷震荡+分化加剧
7月车企销量,日系全面增长,一汽-大众累计破百万辆
近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7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9.9万辆,同比增长7.9%,表现超出预期;在7月增速的带动下,1-7月累计销量931.1辆,同比下降18.5%,较1-6,提升了4个百分点。至此,今年车市销量“V型”反转走势逐渐清晰。
厂商排名方面,7月TOP15中仅有两家车企同比下跌,其余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排名前三的依然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以1千辆的微弱优势超越东风日产位列第四,日系两田占据七至十名位置,长城汽车虽未进入榜单前十,但也迎来了15.3%的正增长,北京现代跌出榜单由上汽乘用车补位。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两个豪华品牌再次进入榜单,并实现两位数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五菱终于迎来了转正,7月同比上涨5.3%,长安汽车则成为榜单中同比增长最高的车企,销量达到8.1万辆,排名来到第六。
南北大众共占据了市场19.7%的市场份额。其中,一汽-大众7月销量达到17.7万辆,同比上涨15.3%,同时,1-7月份累计达到了103.3万辆,是今年目前唯一一个销量破百万的品牌。一汽-大众的成功主要源于奥迪品牌和捷达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出色表现,其中奥迪A6L以1.7万辆的成绩稳坐高端轿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并且同比涨幅高达71.5%,未来随着全新A3的上市,一汽-大众奥迪所有车型实现更新;捷达品牌7月份也销售了1.1.万辆,进一步收割入门市场。除此之外,大众品牌旗下探歌、探岳、宝来、速腾等车型保持着高热度,年内一汽-大众还将迎来第八代高尔夫和CC旅行版,继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上汽通用在7月份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销量达到11.7万辆,旗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在今年推出多款新车来为市场注入活力;另外,上汽通用已经重新审视了三缸战略,主力车型英朗、科鲁泽等纷纷开始重新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迈锐宝XL也重新搭载1.5T动力,对销量起到了不小的提振作用。
最懂人民需求的上汽通用五菱在7月销量达6.1万辆,同比增长5.3%,五菱宏光单月销量为2.6万辆,同比增长17.3%。除了国内,上汽通用五菱在出口方面也有很好表现,7月海外出口量2658辆,同比增长66%。
日系车企方面,7月迎来全面上涨,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则占据了第七到十名,且销量差距很小,分别为72176辆、69185辆、68769辆、67459辆,其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增速分别达到了24.6%和27.3%,前者增速较快主要因为皓影受到追捧,后者主要是凯美瑞、雷凌等持续热销以及威兰达的出色表现。一汽丰田虽然皇冠、普拉多都停产,但并未对销量造成过多影响,新产品的更新为丰田带来了新鲜血液,尤其卡罗拉车型,7月贡献了3.2万辆,占总销量的41%。
涨幅最低的是东风日产,不过也有9.3%的同比增长,据日产官方公布的数据,轩逸7月份的销量为46851辆,同比增长了61.5%。很显然,轩逸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品牌向前。
受疫情影响,东风本田2、3月份跌出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TOP15,自4月份重回榜单以来,始终保持较高同比增长。7月,东风本田销量再次增长11.7%,旗下思域、CR-V和XR-V三款车型销量破万辆,其中思域更是超2万辆。
消费升级和价格下探,让更多的消费者抛开同级合资品牌,直接进入豪华阵营。7月份,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分别同比增长17.9%和56.7%,销量分别为61130辆和58684辆,市占率7.5%。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豪华车市场份额为15%,这意味着一线豪华品牌越来越强,二线豪华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作为自主品牌“一哥”,吉利7月销量突破10万大关,同比增长15.2%,根据吉利此前发布的销量数据,7月份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帝豪、博越等经典车型对基础市场的稳固,另一方面ICON、豪越等新产品提供了增量。高端品牌领克7月销量达到1.5万辆,同比增长78%,创下领克品牌历史最高月销量。长安汽车7月同比增长62.8%,旗下PLUS系列车型以及欧尚X7都有不错表现,首款高端产品UNI-T也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该车6月底上市,7月交出10081辆的成绩,成功开启了长安高端序列产品新篇章。
长城汽车7月销量53234辆,同比增长15.3%,事实上,乘联会数据为狭义乘用车,并不包括皮卡车型,而皮卡恰恰是长城汽车上半年的重要发力点和增长点,长城炮上市后月度销量已达万辆水平。接下来,长城汽车第三代哈弗H6、哈弗大狗、WEY坦克300、欧拉好猫将在年内陆续到来,助力品牌销量更上一个台阶。至于上汽乘用车,单月销量为43000辆,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6.4%。官方发布数据显示,第三代名爵6上市仅20天热销近9千辆,荣威RX5PLUS和荣威i5销量破万。
小结:7月的销量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车市的韧劲,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车企,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8月份,随着开学季需求释放、成都车展新车交付,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车市的回暖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主品牌能否在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的压力下继续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球销量超千万,全新RAV4荣放的决胜秘诀在哪?
汽车行业平日里就非常注重销量表现,更何况在当下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销量表现虽然不具有代表性,却更能突显部分品牌和产品的真正实力。
据统计,丰田RAV4荣放全球销量在最近正式突破1000万辆,而且在国内最新销量数据中,1-3月全新RAV4荣放累计销售24399辆,3月销量8912辆,位列SUV市场前十,排名仅随奔驰GLC之后。
自上市以来,全新RAV4荣放的订单量就维持着火爆常态,甚至在国内汽车市场进入困难时期,全新RAV4荣放的销量表现依然持续走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RAV4荣放自身的产品优势,二是相比同级别车型RAV4荣放价值更高,三是来自丰田品牌在全球范围的实力,最终促成了RAV4荣放单一车型的成功。
产品配置优势
说起全新RAV4荣放,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提到两种动力:2.0L汽油和2.5L混动;三种四驱:动态扭矩控制系统、动态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及电子四驱。但是仔细查询配置表你会发现,对于真正计划购买全新RAV4荣放的用户来说,其实可选择范围更多。
以实际情况来看,购买顶配车型的用户必然是少数,那么中低配车型配置越丰富,用户的可选择范围也就越广。以2.0L汽油版为例,在动力总成相同的情况下,全新RAV4荣放不仅提供两驱和四驱可选,还在四驱车型中提供价值不同的两种四驱车型可选。其中风尚版四驱车型的指导价格仅为20.38万元,比两驱尊贵版车型还便宜,同时与两驱风尚版的差价仅为9000元,配置方面除了多出的四驱系统外,其余完全一致,不会因为两驱、四驱就产生配置上的差别。
如此一来,对于预算较为紧缺的用户,仅在2.0L汽油版一种车型中就可以有四种不同的选择,其中还包含了两种不同能力的四驱系统选择。这对于用户来说,非常简单明了。
要知道,用户的预算永远是一个固定值,之所以选车难,通常是难在相同动力不同配置的车型太多或者选装件太多导致用户纠结。反之,如果能做到全新RAV4荣放这样简单明了且选项恰到好处,那么在差价就不算大的车型之间,显然四驱车型更划算;如若9000元的差价确实超出用户预算,那么两驱车型依然是价值之选。
至于高配车型就更不用说了,想要城市SUV更省油,同级别没有比2.5L混动RAV4荣放更好的选择,而且混动版入门车型的价格还比汽油版顶配便宜1000元。显然这是为了满足在更注重经济性和更追求越野性两种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用户画像,没有全新RAV4荣放应对不了的需求难题。
产品价值优势
中立的说,同级别车型中,全新RAV4荣放在表面可见的参数上的确不占优势。
自从本田用1.5T发动机加入涡轮增压阵营后,日系车所代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阵营又少了一位同伴。尽管小排量涡轮增压的大力发展已成定局,但是丰田、马自达、日产依然将重心放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上。
在北美市场,全新RAV4荣放汽油版车型提供的是2.5L发动机,国内则是2.0L。所以在基础车型的动力参数上,国内全新RAV4荣放的数据普遍低于大众1.4T、本田1.5T以及通用1.5T的发动机参数,尤其是在发动机的扭矩表现上。价格上则更甚。
以目前同级别单月销量最高的大众系SUV为例,指导价18.59万-31.39万元的探岳目前有着2-3万元的终端优惠,基本上1.4T车型仅需16万元左右的裸车价即可入手。同为日系城市SUV的本田CR-V目前终端也有着8000元的优惠,所以单从价格上来看RAV4荣放依然不占优势。通用系就更无需多说,根本上来看,考虑美系车的不会买日系车,考虑日系车的也不会看美系车。
尽管如此,从实际销量数据上你会发现,在没有终端优惠、没有向涡轮增压发动机低头的双重坚持下,国内全新RAV4荣放的销量成绩依然非常出色,甚至在3月SUV销量前十中,你看不到日产的影子,看不到通用系的影子,直接竞争对手CR-V被全新RAV4荣放以4000辆销售差距险胜,最终成为单月销量最高的日系城市SUV。
显然,对于选择全新RAV4荣放的用户来说,动力参数、终端优惠等表面数据都不影响全新RAV4荣放的价值体现。无论是TNGA架构带来的全新操控体验,还是全系标配7气囊和新一代TSS智行安全系统,丰田早已将全新的价值理念赋予全新RAV4荣放,而非停留在发动机形式和价格表现上。
品牌全球优势
据行业统计,2019年全球汽车销冠依然是大众集团,以10974600辆全球总销量战胜丰田,拔得头筹。但是有心人士发现,在丰田全球10742122辆的全球销量数据中,仅丰田品牌和雷克萨斯品牌两者的销量就达到了971.43万辆,高于大众乘用车、奥迪品牌以及斯柯达品牌三者的销量总和。
另外,作为大众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其全年销量占据大众集团的38.58%;而在丰田体系中,美国仍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则是其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与日本本土市场销量占比接近。
与此同时,在集团利润和同比增长走势上来看,丰田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大众,所以在数据表象之下,真正的全球市场赢家,其实是丰田。
从欧美市场到亚洲市场,多年来丰田都坚持非常严格的品控体系,所以在许多20万、30万公里无大修、可靠性高或者维修成本低的测试、排行中,拔得头筹最多的通常都是丰田系车型。如今,在国内市场价格战已成红海的局势中,丰田提倡的价值体系又再次走在了行业顶端,同时这样的价值销售理念也被大范围用户认可,并且在TNGA架构的全新产品体系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认证。
由此看来,无论产品质量还是产品价格,丰田或者全新RAV4荣放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俗话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到底,用户认可就是丰田以及全新RAV4荣放成功的最大秘诀,当然也是汽车行业最高的门槛之一。在时代潮流面前,过去可能价格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但是未来,一定是价值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认知。
而此时,丰田正在超越对手的路上飞速疾驰。
十万左右家用车有哪些?
1、奇瑞瑞虎8(指导价:8.88-15.59万)
奇瑞瑞虎8是奇瑞汽车的销量担当。外观大面积镀铬饰条让前脸更有豪华感,配备矩阵式全LED大灯,设有自动开闭自适应远光功能。内饰大量木纹式样式材料运用加上仪表盘、多媒体屏、空调控制盘三屏联动,给人全新体验。
2、宝骏530(指导价:7.58-11.58万)
宝骏530是宝骏汽车推出的紧凑型suv,最新款宝骏530的前脸比老款更有识别性,新款上方LED日行灯更窄,他和镀铬条连载一起,还是很科幻的。内饰方面中控换装了10.4英寸竖屏,空调出风口也换成了竖向的,视觉效果要比现款更加霸气。
3、斯柯达柯米克(指导价:10.59-13.99万)
柯达柯米克是大众斯科达旗下的车型,斯柯达柯珞克采用家族式前脸设计,全新直瀑式进气格栅设计,搭配分体式大灯,舒适性上可以加分。并且为了提高驾驶位的舒适性还特意配备了电动调节和腰托调节的功能。9英寸触控液晶屏和虚拟屏设计。
4、东风风行T5(指导价:6.99-13.59万)
东风风行T5最近推出的新款车型,比老款更有识别性,车头中网与两侧大灯很好的结合在一体,独特大灯设计也为车头增加了几分攻击性。车尾贯穿式装饰条也更加运动,此外还搭配1.13米的全景天窗,还有智能驾驶系统,全景影像、无线充电。
5、新宝骏RM-5(指导价:6.48-10.68万)
车身外观上非常年轻时尚,镀铬饰条链接着星辉矩阵格栅和日行灯,很大气也很动感,车身侧面线条更加流畅,颜值比较出色。新宝骏RM-5的外观设计还获得了素有"东方奥斯卡奖"美誉的全球四大奖项之一的GoodDesignAward设计奖,外形获奖,可见新宝骏RM-5的颜值真的很高。
推荐一辆5—8万的两厢车,自动挡。
1.骏捷FRV(推荐)
价格:5.58-8.38万元
骏捷FRV是华晨汽车紧凑型平台上的首款车型。骏捷FRV轴距达到2570mm,整车长4180mm,宽1755mm,高1460mm,貌似平庸但内部空间之大,同级车中无出其右。设计者没有一味的追求轴距最大化,而是基于国人的体制特点、驾乘习惯以及内饰的造型要求,细致地测量、评价、分析了竞品车的内部空间状态,合理地定义了骏捷FRV的内部空间设计,既满足了人机工程的空间要求,又能最大化的实现造型创意,完美的平衡了内部空间与造型完美与舒适性的关系。骏捷FRV的人机工程设计更适合国人的使用习惯,是一款真正为中国人量身设计的自主车。2.长安铃木雨燕(推荐)价格:6.98-9.98万元
铃木雨燕SWIFT,意大利设计灵感,时尚线条,动感。雨燕在设计及行驶性能等方面均体现出了欧洲车风格。具有稳定的方向盘操作及乘坐舒适性。安全方面,雨燕除车身前部采用遭遇冲撞时可减轻对行人冲击的冲击吸收构造外,还以选配方式设定了前座席侧气囊和帘式气囊。3.新飞度(推荐)价格:8.68-12.98万元
新一代飞度(FIT)轿车以“全方位领先的两厢车”为开发目标,在外形设计、内部空间、驾乘视野、驾驶乐趣、安全装备、环保节能、产品品质等方面均按全球最高标准打造,再次确立在高端两厢小型车细分市场的全方位领先优势。自2007年10月在日本上市后,新一代飞度(FIT)轿车连续8个月蝉联日本市场普通乘用车型单一品牌销量冠军,并力夺“2007-2008日本风云车年度大奖”(JapanCaroftheYear),这是继第一代飞度(FIT)轿车获2001-2002年度日本风云车大奖后的再次登顶。4.POLO劲取(推荐)价格:9.28-13.3万元
出自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公司笔下的绚丽外形,是奇瑞A3的一大亮点。奇瑞A3两厢版的前脸设计与三厢车型基本相同,一样拥有流畅、优美的外部线条,极富时尚特色的造型配合饱满的车头,加上柔和的顶部设计,使整车的气质显得优雅而和谐。两厢版延续了A3系列一贯以五星安全为标准打造的优良血统,可称得上是一辆“移动的安全堡垒”;一般中高级轿车才会搭载使用的ESP电子稳定程序、四连杆后独立悬架都成为两厢在该价格区间独一无二的竞争利器;超越同级别车型的宽体化车身设计,更加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使用需要,舒适性也更上一层楼。8.广州丰田雅力士(推荐)价格:9.19-13.63万元
Yaris雅力士发源于欧洲,在这个两厢车高端品牌林立的市场,Yaris雅力士自1999年上市以来便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两厢车,缔造了全球紧凑型两厢车市场的销量传奇。Yaris雅力士凭借强劲的动力性、堪比豪华车的安全性及时尚、个性的特质,获得欧洲及日本2000年年度车型、2000年度最安全的小型车、世界十大故障最少汽车等荣誉。Yaris雅力士将目标市场锁定在追求精致生活、时尚品位、张扬个性的年轻人士。
9.斯柯达晶锐(推荐)
价格:8.19-11.79万元
斯柯达晶锐采用了经典的欧式平顶造型,在建筑师的眼中,这种汽车造型充分演绎了“哥特式”和“庞贝”设计美学。最值得称道的是,斯柯达国产全新Fabia这种独特的欧风造型在为广大消费者演绎经典视觉美学的同时,更有效提升了车内空间,给消费者带来了AO级小车最需要的宽敞空间。10.东风标致207两厢(推荐)价格:7.18-10.48万元
东风标致207两厢的精致首先体现在造型设计上。灵动的狮眼大灯和充满张力的进气格栅搭配醒目的大尺寸狮标,构成经典的“标致”前脸,充分展现出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特别强调一下楼上的﹎T哒调65,还是什么@汽车时代@团队的团长,丢人啊,真是脸皮之后,每次一字不差的抄袭本人的回答,素质之低,真是让我佩服,为了得到一点点可怜的虚荣心,吃别人剩下的有意思吗?我鄙视你!
12万左右的SUV买哪款好?求推荐。
12万左右的SUV买:博越、传祺GS4、荣威RX5、哈弗H6、长安CS75PLUS。
1、博越
官方指导价:8.88-16.18万
级别:紧凑型SUV
博越是吉利旗下的一款紧凑型SUV,整体造型设计有着较强的亲和力,能够适应各种年龄段消费者,内饰的细节方面做得还是比较用心,风格简洁,但把控出色。车内空间表现比较理想,即便个头稍高一些的驾乘人也不会感到过于拥挤。
2、传祺GS4
官方指导价:8.98-15.18万
GS4是广汽传祺最为成功的车型,而且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取得成功,其难度不亚于一个科科不及格的学渣考到本科。GS4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真的贴合消费者对家用车的需求,外观稳重但不会老气,内饰质感和用料很有高级感,配置高价格低,空间足够宽敞,耐用省油好保养。
3、荣威RX5
官方指导价:9.68-18.58万
荣威RX5是自主品牌紧凑级SUV中的精品车型之一,它的外观大气、沉稳,内饰时尚、有科技感,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油耗还能接受。略有不足的地方在于,配置跟同价位的竞品相比不算突出,底盘的舒适度也有待提升,动力输出不够强劲。
4、哈弗H6
官方指导价:9.80-15.49万
哈弗旗下的紧凑型SUV足足有八款,但卖得好的就只有哈弗H6。而哈弗H6能够卖得最好,是因为集结了其余七者的所长,有样子、有空间、有动力、有档次感、有性价比。
5、长安CS75PLUS
官方指导价:10.69-15.49万
长安CS75PLUS是一款紧凑型SUV,话说长安已经在这一市场布局了非常多的产品,但是它们的表现都没有CS75PLUS来得好。作为家用车,它的空间表现不在话下,动力不算特别强但是平顺性够好。总的来说,这一款车无论放在自主里面还是合资里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2020中国车市上半场|低谷震荡+分化加剧
乐观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将下滑10%,悲观预计下滑幅度有可能达到20%。
文丨左茂轩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月度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32.5万辆和219.4万辆,同比增长22.5%和11.6%,创下6月单月销量历史最好水平。
“6月份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一方面是5、6月份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带动货车大幅增长。”7月10日,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各地方政府推出购置补贴、汽车下乡、限购城市放宽指标等促消费政策,二季度汽车产销累计降幅继续收窄。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下降16.8%和16.9%。
不过,下半年车市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月销量同比正增长的态势恐难延续。“二季度车市回升,是由于1-3月被抑制的消费能力逐步释放。三季度走势大概会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今年同期则可能小幅负增长。”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综合测算之下,中汽协乐观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将下滑10%,悲观预计下滑幅度有可能达到20%。
车市结构性调整
车市的整体规模下滑,加剧了车企之间的竞争。
具体来看,价格更高的SUV车型市场回暖更明显,轿车市场则仍然下滑。6月,SUV车型的销量达到了82.2万辆,同比增长10.5%。轿车销售82万辆,同比下滑4.9%。一升一降之下,SUV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轿车。今年上半年,SUV和轿车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67.7万辆和367.6万辆,分别下滑14.9%和26%。
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呈现出消费升级与低端购买力不足并存的特点。一方面,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为代表的高端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价格在8万以下的车型的销量下滑明显,这也导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11.6%,市场份额仅为33.5%,创下2009年有记录以来的单月份额最低成绩。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85.4万辆,同比下降29%。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下降3.4个百分点,至36.3%。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同时,日系、德系车企的市场份额则持续走高,市场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各家车企官方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为75.3万辆,仅下滑2.2%;宝马集团销售32.9万辆,同比下滑6%;奔驰在华累计交付新车34.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0.4%。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很可能是由于二季度市场的恢复,主要来自一季度消费被抑制的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有比较好的消费能力,他们更多会选合资品牌车。而上半年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恰恰是自主品牌的客户群体。”许海东对智库君表示。
不过,许海东认为,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购买自主品牌客户被抑制的需求将得到释放,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应该会止跌甚至会略有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十分明显。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市场份额创下14.9%的历史新高。新车消费均价逐年走高的倾向十分明显,高端2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份额持续增长。8万元以下市场不断下滑,占乘用车市场的比例从2017年的28%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6%。
事实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的背后,并不是自主品牌竞争力下降,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消费能力的变化。低端车市场的下滑,不仅给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吉利、长城等车企带来冲击,斯柯达、雪佛兰、起亚等以销售廉价车为主的合资车企,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造成市场分化的原因,除了消费的升级之外,还有供给端价格体系的调整。今年一季度,车企通过降价促销等活动,激化了市场的“价格战”。从豪华车、合资车、自主品牌向下传导的价格调整,带来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自主品牌的利润本就较低,降价空间最小,从而在与合资车企的较量中落入下风。这也导致了众泰、力帆、海马等边缘自主品牌,在产品、技术、设计均处于市场劣势,又丧失了仅有的价格吸引力,几乎被市场淘汰。
新能源汽车低谷震荡
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低谷。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下降25.80%和33.1%。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
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已经出台,今年补贴力度平稳过渡且补贴政策延长两年,但退坡的影响还在延续,二季度新能源汽车没有出现明显好转。
“今年新能源汽车下滑明显,主要还是因为去年补贴下滑的力度大,导致厂家的边际效应为负,也就是说处于一种亏损的状态。今年新的补贴政策之下,厂家可能也是处于一种边际亏损的状态。所以,厂家要在战略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许海东对智库君表示。
他认为,由于去年下半年的跌幅很大市场基数低,三、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增长。再加上国产特斯拉的带动,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大约会在100-11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网约车等营运类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出现明显的下滑。但由于特斯拉的带动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推向市场,私人电动车的市场规模则略有增长。这也印证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范围更广,另外消费者也对新能源汽车逐渐认可。
和燃油车市场一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经历着消费群体的结构性调整。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中高端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但以“占号”或代步为主要目的的低端市场在收缩。
今年上半年,国产特斯拉Model3的产量4.98万辆,是纯电动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特斯拉的国产,给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了好处,同时,也给本土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市场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