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更多的是针对电池和电机的维护,冬季的使用和维护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
提升续航及动力性能
开启智能保温功能,让电池充分保温后再启动车辆。
冬季气温较低,会造成电池使用寿命衰减,因此车内暖风达到较舒适的温度后,建议调至低挡位,这样可以节省一些电量,保证续航里程更长。
尽量减少其他不必要的用电资源,车上尽量少放物品,以减轻载重量。
充电
每次用车后都要及时充电。
养成检查车辆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的习惯,确保车辆使用时电池电量充足。
冬季电池活性下降,储电量会低于平时,所以车主不要等到电快用完了再充电,以免因为被“虚电”误导,造成行驶途中车辆没电无法移动,应随用随充,而且充电要保证充满。另外,充电最好是在刚用完车的时候立即充上,因为这时电池温度还没有完全冷却,充电效果会好一些。
充电会使电池发热,因此刚充完电就用车,此时电池的衰减会相对轻微。
日常养护
养成检查胎压的好习惯,保证胎压正常,将车辆设置为ECO模式,回馈调至较大回馈。
提前规划好行程,出行前检查电量,确保电池有足够余量。
保持充电插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霜化成水而渗透到插头里,进而对充电车辆的电池造成影响;保持充电口清洁,避免水、油、异物等污染或堵塞充电口。
环境温度不同启动措施不同
车辆启动后应根据环境的温度采取相应的操作。
当气温在10℃~15℃时,冷启动后可立即起步,但起步后3~5分钟车速最好不要超过60km/h。
当气温在0℃~10℃时,建议冷启动后急速2~3分钟,起步后3~5分钟车速最好不要超过60km/h。
当气温在0℃以下时,建议冷启动后急速3~5分钟,起步后3~5分钟车速最好不要超过60km/h。
除雾除霜
除雾建议使用冷风,而不是暖风加温。
除霜时应把AC关掉,然后开暖风最大挡除霜,原地等到视野清晰后再行车(用内循环温度上升得快),行车过程中保持热风吹玻璃或吹脚吹玻璃模式。行车途中起霜的话要切换外循环除湿,这样就不容易再起霜了。
行车过程中用内循环,采暖效果好,但容易起霜,-10℃以下,行车过程中建议内外循环切换着用,达到除霜和采暖最佳效果;-10℃以上,可以一直使用外循环。
注意静电
冬季新能源汽车带静电的原因是因为冬季气候干燥,人体自身积累的电荷、服装和汽车内饰产生的静电等。汽车带静电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安装静电带、静电线等减少或消除静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