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20日,由汽车测试网与车研Tech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可靠性技术分会、上海山外山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协办的“2023车辆可靠性及耐久性测试技术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这是一场汇聚中国车辆可靠性及耐久性行业专家与精英、共商行业发展大计的顶级盛会,是一个向全行业输出思想和技术的重要交流平台。在2023年,这个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年份,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成功的为车辆可靠性耐久性领域的工程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汇聚行业的力量,助力中国车辆可靠性及耐久性行业的健康发展。
19日,论坛在上海山外山机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许东波先生及总经理李鹏飞先生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来自:nCode,中汽检(天津),上海理工大学,山外山,大众安徽,北汽福田,伊狄达、三一重装、中汽中心工程院、同济大学及上汽检的行业专家,发表了精彩绝伦的演讲。
首先由nCode技术顾问林晓斌博士,以《车辆一体化耐久性可靠性工程》为题,拉开了大会的序幕。林博士本次发言对车辆耐久性可靠性过程先作一梳理。然后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包括如何建立整车和零部件耐久性可靠性目标,如何进行耐久性可靠性试验及加速,如何在设计阶段有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加快产品开发等。最后针对新能源车辆的耐久性可靠性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案例。
来自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的项目总监李旭东博士围绕《基于大数据挖掘构建用户关联的车辆可靠性测评体系》,进行发言,李博士提到: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可靠性作为检验汽车产品质量的核心要素,对汽车产品市场口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电驱电控、线控底盘等一系列新构件、新技术在新车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车辆可靠性这一较为传统的技术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为智能电动车及其关键部件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可靠性测试评价体系,已成为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唐朋先生在本次会议上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大众的疲劳耐久验证及认证体系》的精彩演讲。唐朋先生拥有超过15年从事桥车底盘可靠性试验,台架试验的经验,先后参与10余款车型开发项目,试验验证工作,熟悉大众体系的验证和认证标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专业论文10余项,主持参与企业标准制定30多项。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爆发与崛起,中国品牌汽车进入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因此,国内主机厂开发的海外版车型的验证需求,也伴随着这个大环境和大趋势与日俱增,因为全球各地的环境因素,道路条件因素,用户使用习惯,各地法律法规,质保要求等各项因素,会对车辆整体的耐久及可靠性相比与国内市场而言产生非常大的差异,这也意味着,独立于国内市场的针对海外版车型的质量及可靠性验证必不可少。
在这个大环境下,在满足验证需求的大前提下同时,可以尽量提高主机厂成本效率,将会是各大厂商思考的重要点。为此董经理将为我们带来发言:《国内本地验证海外耐久测试标准以及海外适应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和策略,帮助主机厂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金属焊接是使同种或者异种金属原子或者分子结合形成一体连接的方法,必然这种成型方法是结构相对薄弱关节之一,表现焊缝几何不连续、应力集中、交变载荷抗疲劳能力弱于母材。
目前在国内流行的虚拟试验场技术是一种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目的是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内部零件之间的载荷信号,为车身与底盘件的疲劳分析、校核提供数据输入。在汽车开发早期获取零部件边界载荷,使疲劳耐久开发进程提前。
韩广帅先生,是同济大学副研究员,同时还是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缺陷调查与鉴定和汽车三包特聘专家;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电池制造工程师的高级培训导师;上海市科委新能源领域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储能协会副理事长。建立了完整的非破坏和非大气暴露下的破坏性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与安全评价与研究体系的“新能源电池医院”。
在第一天下午的最后一场发言中,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整车性能检测高级工程师于佳伟博士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整车疲劳耐久载荷处理与数据挖掘关键技术探讨》的精彩发言。
20日,论坛由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赵礼辉博士主持,来自:东风商用车、岱宗检测、蔚来汽车、天纳克、江铃、凌昇动力、比亚迪、中信戴卡、东风柳汽、Reliasoft及中汽中心工程院的行业专家,发表了精彩绝伦的演讲。
首先为大会开篇的是: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可靠耐久性技术总师邢红岩先生
目前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底盘的误用强度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人因判断或操作失误而出现车辆受到路面猛烈冲击的工况(误用工况),例如高速冲撞路沿、高速过减速带、高速通过路面深坑等,在这种情况下驾驶车辆会受到很大载荷冲击,车辆可能会出现轮胎爆胎、轮毂断裂、副车架掉落、车底部与地面发生剐蹭等影响驾驶车辆及驾驶人员安全的情况,甚至可能威胁到驾驶人员及路面上其他行驶人员的生命。
至此,2023车辆可靠性及耐久性测试技术论坛顺利闭幕,再次感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可靠性分会、上海山外山机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奇石乐、伊狄达、艾德克斯、ASC、视疆仪器、卓荃电子、交投智联、东方中科、神领、重庆银河、中汽中心工程院(排名不分先后)的大力支持。以下是会议现场展览区的精彩照片,让我们一同感受这场盛会的精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