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记者冯方)从新势力品牌迅猛发展,到主流车企开启电动化转型、新玩家跨行入局,再到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势头渐盛。为洞察用户需求和产品性能,汽车之家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论坛上发布《2024中国新能源车用户需求与产品洞察》报告,同时发布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栏目最新一期测评结果。
参与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中,分品牌来看,中国品牌车型占比为78%;分类型来看,纯电动车型占比为66%,其余为插混和增程式车型。谁是新能源汽车续航王者?谁的安全性更高?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进行了揭晓。
中国品牌极寒温区续航平均达成率高于海外品牌
汽车之家高级副总裁吴疆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论坛上发布报告
吴疆指出,汽车之家从2005年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汽车专业性能测评,至今测试车型超过3000台,经过十余年对测评项目和内容的悉心打磨及持续迭代,深度还原不同用车场景,帮助用户“摸清”产品真正实力。
据了解,在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的续航维度上,本次测评对纯电动车型主要测试了续航里程、续航达成率、能耗等指标,对插混和增程式车型在上述指标外增加了馈电油耗的测试指标。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纯电动车型方面,从续航里程来看,中国品牌车型不同温区实测续航里程均高于海外品牌;从续航达成率来看,中国品牌车型在极寒温区的续航平均达成率高于海外品牌,达到41%,而在寒冷、湿冷和暖热温区,海外品牌则更占优势;从能耗来看,中国品牌车型在极寒温区的能耗表现为每百公里32.1kWh,低于海外品牌的34.7kWh,而在寒冷、湿冷和暖热温区能耗差异相对较小。
另外,插混和增程式车型在各个温区的续航平均达成率表现都更优异,油耗表现相较于电耗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在极寒温区平均油耗在每百公里10升左右,其他温区平均油耗稳定在每百公里6-7升之间。
根据纯电动车型续航达成率测试结果,极寒温区前三名分别为小鹏P7(52.0%)、腾势N7(51.1%)、奥迪RSe-tronGT(48.7%);寒冷温区前三名分别为宝马iX1(84.6%)、极氪001(76.5%)、奥迪RSe-tronGT(76.0%);湿冷温区前三名分别为宝马iX1(97.3%)、奥迪RSe-tronGT(89.1%)、别克E5(87.8%);暖热温区前三名分别为宝马iX1(114.8%)、奥迪RSe-tronGT(104.1%)、极氪001(98.8%)。
根据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续航达成率测试结果,极寒温区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84.3%)、哈弗猛龙(77.1%)、方程豹豹5(77.0%);寒冷温区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138.0%)、比亚迪宋Pro新能源(107.8%)、方程豹豹5(107.5%)。
3款中国品牌车型寒冷干地场景“零百加速”4秒内“破百”
1300公里高速领航辅助测试5款车型全路段覆盖
在性能维度上,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电池和“三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进行了“零百加速”等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具体来看,极寒雪地前三名分别为极氪007(6.51秒)、极氪001FR版(7.05秒)、极氪X(7.57秒);极寒干地前三名分别为极氪001(3.15秒)、极氪007(3.65秒)、智己LS6(3.71秒);寒冷干地前三名分别为奥迪RSe-tronGT(3.48秒)、极氪001FR版(3.51秒)、智己LS6(3.57秒)。其中,在寒冷干地场景“零百加速”测试中,共有4款车型4秒内“破百”,分别为奥迪RSe-tronGT、极氪007、智己LS6、极氪001,中国品牌占据3款。
在此项测试中,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获得冠军,极速达到255.8km/h,并且在“200公里俱乐部”的11款车型中,有9款都是中国品牌。根据测试结果,冰雪路面极速测试中超过200km/h的车型依次为极氪001FR版、奥迪RSe-tronGT、智己LS6、极氪007、奔驰EQESUV、小鹏P7、仰望U8、极越01、蔚来ET5T、岚图梦想家、极氪001。
吴疆表示:“我们将评价维度分为接管次数、变道次数和被加塞次数三类,从实测来看,不同品牌在算法上存在不同的策略,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已有不少车型可以完成NOA的全路段覆盖,但在实测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问题,例如功能的覆盖区域、遇到突发情况下的紧急接管能力、变道通行效率的策略三个方面,未来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极寒条件下,车辆基础功能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使用体验,在用车维度上,本次测评设置了“整车冰冻”的测试项目,包括隐藏电动门把手能否正常破冰、低温情况下车机能否正常启动等。
“测试前我们会对所有测试车的门把手进行冰冻处理,静置一夜后,考验它们是否能正常打开车门,分品牌类型看,海外品牌的弹出成功率更高,达到40%,中国品牌为23%。在车机冷启动的测试中,我们主要考验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能否正常启动以及反应速度,分品牌类型看,中国品牌成功率更高,达到88%,海外品牌略逊一筹,为77%。”吴疆说。
69%中国品牌车型干地防追尾测试最高刹停时速达60km/h及以上
“逆光+浓雾”环境下中国品牌2款测评车型全部成功刹停
根据测评结果,在干地防追尾测试项目中,中国品牌最高刹停时速达到60km/h及以上的占比更高,达69%,其中,仰望U8、阿维塔11、问界M7、蔚来ES6等十余款车型最高刹停时速达到70km/h。在雪地防追尾测试中,中国品牌最高刹停时速达到60km/h,对应车型为仰望U8,海外品牌车型最高刹停时速达到30km/h,对应车型为大众ID.3和捷尼赛斯GV60。
“相比去年的测试结果,今年中国品牌在雪地防追尾测试中的最高刹停时速由20km/h上升至60km/h,进步明显。此外,在干地环境30km/h时速鬼探头测试中,中国品牌整体表现优秀,82%的车型可以避免碰撞。在雪地环境鬼探头测试中,只有2款车型可以避免碰撞,均为中国品牌车型。”吴疆说。
测评结果显示,在更极端的逆光场景下,中国品牌成功刹停的车型占比达到67%,明显高于海外品牌。而在浓雾环境下,中国品牌刹停占比仅为22%,不及海外品牌的33%。在“逆光+浓雾”的极限挑战环境下,中国品牌2款测评车型全部成功刹停,海外品牌则表现不佳。
“此外,汽车之家还充分洞察到用户关于安全的担忧,创新设置了充电场景下的电磁辐射测试,这也是汽车媒体首次进行该类型的测试。从结果来看,充电中的电磁辐射均符合国标,行业和企业需要做更多的科普和辟谣,以打消用户的担忧和顾虑。”吴疆说。
在今年1月12日举行的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开放日活动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在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中,我们亟需为行业和消费者树立产品体验的衡量标准,营造健康的市场消费环境。汽车之家作为新能源汽车测试的参与者,多年来坚持专业与客观报道,从2019年开创国内新能源测试先河,到现在四温区、国际化、用户共创的全新模式,正在以多维的形式、可视化的数据打造行业底层架构,给用户提供真实、客观的购车决策参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陈刚指出:“如今车企新车型、储备车型数量不断增加,汽车研发周期缩短,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测试产业将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汽车之家超测坚持不断深化和自我突破,这无疑帮助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测试产业走向专业、科学、国际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