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到汽车行业的所有环节,包括前期的研发、生产,以及后期的销售、保养和置换等阶段。对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而言,拥抱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互联网本身具备的包括汽车大数据在内的优势,也将在这场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6月10日举行的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汽车之家副总裁韩松强调了汽车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是能够帮助主机厂和经销商离我们的消费者更近一些。现在中国汽车生产、售卖的传统模式,没有办法快速跟消费者互动,并得到反馈。这个时候很多决策是滞后于消费者的变化的。”
概括来讲,汽车大数据包括用户的行为数据(浏览、下单和用车行为等)、态度数据(论坛、口碑等)、数据库数据(产品参数和经销商价格、促销等)和调研数据。
这些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满意度等的精准洞察,实现了“离消费者近一点、更近一点”。
汽车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监测、发现和预见的作用。
以监测为例,某中国品牌汽车的假想敌为现代和起亚,但是通过汽车之家指数平台对比次数可以看到,用户在真正做购买的选择和决策时,该品牌真正的竞争对手,第一个是长安,第二个是奔腾,它的假想敌设计错了。很多企业因为假想敌设计错误,整个品牌的定位,定价,传播策略,媒体使用策略,销售逻辑等,往往是不合适的。
“我觉得互联网大数据最有效的,是替代传统的效率相对比较低,或者成本比较高的调研方式,它可以通过口碑、用户的声音、UGC内容等,简单快速的分析,用户对于车型和产品参数配置的满意程度,包括售后服务等等的一切。”韩松说。
在汽车销售渠道优化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也在发挥作用。
随着汽车电商不断发展,汽车电商平台仅仅提供销售线索是不够的,最终必然要以交易作为评判的依据。
汽车之家从销售线索到交易的转化方面,针对经销商的团购活动转化率在25%以上,针对厂商的车商城业务转化率超过70%。汽车之家在全国汽车交易总量中的贡献率为15%左右,300万辆汽车。汽车之家电商平台从销售线索到交易的转化率,远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汽车大数据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