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上市公司易车网的易鑫金融,在巨头簇拥之下,正将生态战略引向纵深。
全文约6160字,阅读大概需要11分钟。
财经天下(ID:cjtxzk)文|周长贤
编辑|齐介仑
易鑫集团CEO张序安简介:
1975年出生,拥有纽约大学金融和会计双学士学位,是纽约州注册会计师。2000年~2002年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2002年~2004年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经理。2006年~2009年,任易车公司财务副总裁,2009年任CFO。2014年年底,在易车创始人李斌及易车体系支持下,创立易鑫金融,出任CEO。2016年8月,兼任易车公司总裁。
《财经天下》周刊=EW
张序安=ZXA
从易车到易鑫
EW:2006年,你是何机缘加入易车的,当时易车是什么状态?
EW:你主要分管哪一块工作?在易车上市前后,你的工作有哪些变化?
▲张序安2006年5月加入易车时,公司全部员工仅有大概60个人。目前,仅易鑫就已是5000余人。
EW:易车上市之后,从战略上做了哪些调整?
EW:易鑫启动时,国内汽车金融市场是什么状况,做过几次战略调整?
EW:这个最后的决定是最优的选择吗?
ZXA:其实思路很简单,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玄妙。过去的3年,我们切的金融市场是最原始的一个点。那个时候没人做,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做。我在美国有十几年的经历,无论新车、二手车,没有一台是花现金买的,知道金融在C端的力量。但如果只做金融环节,很难控制线上线下的交易场景,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定价权。那么,这个生意不会太持久。我们并不像其他竞争对手,把新车和二手车分得非常清楚。C端买车就是看预算。中国为什么二手车行业的体量老起不来?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45%的新车低于10万块钱,对用户来讲差不太多,当然买新不买旧,并不是大家讲的什么限迁、税费。
EW:我问过优信CEO戴琨这个问题,他也说没感觉到什么变化。
ZXA:本来就没有这事儿。在二手车行业的兄弟们,老要面对媒体、资本市场,为什么体量起不来?想了半天就这样吧。我在他们的角色上可能会做同样的解释。我们在前3年,已经做了一半新车一半二手车,对两个板块都很熟悉。一开始看二手车的人,最终一大半人买的新车,为什么?第一,新车本身就不贵;第二,厂家不断搞活动促销;第三,一堆厂家的金融公司和银行,包括易鑫,给用户提供继续降低门槛的可能,二手车自然就难卖。
巨头为何重金押宝?
EW:2014年年底,你是如何说服腾讯投资易车和易鑫的?
ZXA:我用易鑫要做金融平台的概念说服了MartinLau(刘炽平),他是金融行业出身。腾讯掌握了大量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当时已经在筹办微众银行,这些数据的变现通路无外乎几个方式,金融肯定是其中最合适的方式,也最容易智能化。我的配置、思路刚好符合他的思路,所以真的就是一餐中饭就把事情定了。上会的时候,我跟他说,也不要光投易鑫,应该两边都投。后来腾讯是整个投了3亿美金。董事会里也有京东CFO黄宣德,他听了腾讯的思路以后,说跟刘强东交流一下,看看他有没有兴趣。聊完了以后,他们都觉得这个思路比较对,才有了腾讯和京东同时投资。其实,当时我们也谈了另外一个巨头。
EW:是阿里吗?为什么最后没有接受它的投资?
ZXA:我不能直接说吧。反正是另外一个巨头。第一,它对汽车行业没有清晰的战略布局;第二,我印象特别深,如果因为这个交易失去控股权,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在交流过程中,大家提到了一些方向和思路,也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最核心的点,无论汽车金融也好,未来的大数据也好,汽车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百分之七八十是男性,男性用户一定是用京东、腾讯更多一些。当时的决策,我觉得到今天还是很庆幸。
EW:2016年,百度为什么投易鑫?
EW: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拿VC的钱?
ZXA:我应该是汽车行业融资金额最高的一个人,到今天为止,应该有四五十亿美金。我对VC的工作状态比较了解,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说易鑫的发展状态不太适合上来就跟VC拿钱。VC能供给的基本上也就是钱,汽车行业的人脉我肯定更熟。我当时的目标就是战略投资。三巨头无论在资源、钱还是品牌层面都能给予我们巨大的支持。这也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去找VC拿钱的原因。
易鑫的路径
EW:这两年易鑫一直并入易车的财报,你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EW:也就是说,易鑫从2014年年底开始,就想做成一家独立的公司?
ZXA:不然的话,你去招揽团队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创业,最后说我们就是为别的公司在做贡献,那就不一定愿意来了。大家为什么在这干活?就是因为易鑫是一个新的事儿。今天易鑫也只是在自己的2.0阶段。上周末,我们在青岛团建,我讲了易鑫的三个阶段:1.0是金融平台,2.0做大交易,3.0叫智能数据。2.0大交易都是为了3.0服务,它是一个真正的车联网、大数据。
EW:3.0大概从什么时候起步?
ZXA:我的布局已经开始了。到现在为止,所有做AI的汽车行业公司,没有不愿意让我投资的:第一,我提供几百万台车的数据;第二,我是运营商,有应用场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一定先在运营商层面尝试。这是第一个布局。第二个布局,为什么腾讯都要抢着进来?他们看得很明白,我的体量是百万级别,跟车是强关联的。那些叫车公司,是弱关联,只跟人有关联,跟车没怎么关联。我们跟中信银行发布联名卡,要的就是建立账号体系,绑定用户,奠定未来做3.0最核心的基础。明年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合作,包括跟这几个股东、蔚来汽车等。
EW:如何描述易鑫集团整体的品牌规划?
ZXA:易鑫是集团品牌,主要针对B端。淘车是针对C端的交易平台,“开走吧”是淘车平台上众多品牌中的一个子品牌。这是我们整体的品牌规划。
EW:“开走吧”和大搜车的“弹个车”有何不同?
ZXA:开走吧是针对第一次买车的人,它的定位比较清晰。我们有自己的产品策略和节奏,现在一年是50万台车,一天就几千台。无论大搜车花多少钱去砸这个市场,它真正的交易体量我很清楚。等大家体量差不多,至少可见的时候,(比较)才是有意义的。从体验角度来讲,大家想要做的事情都很类似。
EW:线下体验店是自营还是招募投资人?
ZXA:我们并不是纯粹的加盟模式,不收加盟费,而是合伙人制。合伙人制不在股权层面,并不能算自营。投资人愿意使用我的品牌、标准和一部分货源,愿意用我的金融产品和代理的保险产品等。VI必须统一,投资运营管理都是他们来做。去年下半年,我们刚开始做时,其实很顾虑汽车厂家的反应,不得已叫做易鑫车贷体验店。对C端来说,这4个字肯定不是最合适。7月1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做了升级,国美、苏宁,甚至阿里,很快京东等都进来玩的时候,我认为慢慢大家都会接受它。
EW:但是易车来做这件事,还是有一定障碍吧?
ZXA:我们并不那么担心,整个体系在未来的规划会偏二手车。汽车厂家分几类:第一类是超级强势的,合作很难,我们也没必要去这样做;第二类基于中间,它会有一些尝试;还有一类属于销售体量每年不超过30万台,现有渠道重要性相对差一些,还有一些是全新品牌,愿意尝试这样的合作。这几类厂家我们都可以合作,只不过合作方式不太一样。
EW:介绍一下体验店的功能、投资规模、建店标准,大概什么时候能盈利?
EW:易鑫有没有介入新能源车?
ZXA:还没有介入。最核心的点是,新能源车的残值走势不清晰,因为市场上存量太少,而且都是以牌照和政策支持而产生的交易。在二手车市场怎么交易、包牌不包牌,都很不清晰,而且区域差异化很大。接下来淘车会有专门的新能源板块,无论是买卖还是贷款。
还看不到竞争对手
EW:现在来看,易鑫有没有竞争对手?
ZXA:做这么完整交易生态的,确实我还没有看到。做生态的门槛很高,你看做生态的几家公司,一个是阿里,还有一个是过去的乐视,连腾讯都没有那么去说生态。我们现在建立的这个生态,并没有去勉强什么,每个环节都能赚得到钱,是一个自然延展出来的生态。在某一个点上,二手车肯定是有竞争对手,新车这块会少一些。保险、后服务,现在也有,只不过体量不够大。地面体验店体系,大家都在做。
EW:你还说过一句话,汽车行业真正敢投入的还没有开始投入,指的是谁?
ZXA:像58同城、汽车之家,还有经销商集团,原来高调地说不做二手车,现在也开始慢慢做了。行业里无论有用户、资金还是车源的,原则上都可以进来,愿不愿意进来是另外一件事。至于成不成事,第一跟基因有关,第二跟坚决度有关。易鑫就很坚决。汽车之家也可以单独成立公司,找一个独立的管理团队来做,换我肯定那么干,但要从现在的体系直接做,难度已经很大了。
EW:从长远发展来看,易鑫将来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EW:大搜车姚军红说,易鑫在中间没有创造价值。你觉得易鑫有没有创造价值?
EW:那么,你觉得易鑫创造了哪些价值?
ZXA:第一,从用户端看,你有那么大的用户体量,肯定是有一定价值;第二,如果没有创造价值,厂家为什么跟你合作,经销商为什么跟你合作,为什么有人愿意参与到体验店的队伍中来?我觉得,能不能创造价值或者有没有创造价值,不是简单看谁在说这个事情。它有价值才能存在,不然就会死得很快。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易鑫是行业里面唯一赚钱的公司。如果没有价值的话,早就死掉了。
▲张序安表示,易鑫现在有资本犯错,亏个一两千万还是亏得起的。图为易鑫办公空间摆件。
EW:接下来你们在很多细分领域都会扩张,主要是自己做,还是投资、收购都有可能?
ZXA:垂直行业一定是集团军作战,做生态也是集团军作战,任何招数我们都会使。我们是平台,不排斥投资、并购。说实话,易鑫的业务都比较新,我愿意做所有的尝试,犯点错也很正常。我们现在有资本犯错,亏个一两千万还是亏得起的。
EW:从2014年年底易鑫开始启动到现在,李斌发挥了哪些作用?
EW:3年后的易鑫会是什么样子?
ZXA:3年后的易鑫就是以汽车行业的车联网、AI大数据来决定的公司。有了这些能力,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从线上到线下,更完善,更有效率。易鑫的3.0战略就是三五年后的易鑫,闭上眼睛,我能看到这个画面。无论是二手车还是新车,服务体系遍布中国的一二三四五线城市。车队已经增长到一定规模,和用户之间互动更多元化,与车也有互动。
EW:有可能会独立IPO吗?
ZXA:说实话,我不好回答。
【本文首刊于2017年7月31日出版的第138期《财经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