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与游戏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向来不是很好,尤其是涉及到竞技对抗的游戏。玩家总是在吐槽这个改动伤害了他们,为什么那个英雄还不削弱等等。
这种现象似乎在暴雪的游戏中更严重,近日《守望先锋》总监JeffKaplan就在战网的一个帖子上发表了一份长达1300多个单词的回复,呼吁玩家对开发者要友善一点。
在这篇长文当中,Jeff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团队害怕和玩家做过多的交流,因为他们面临着恐吓、威胁甚至被解雇的风险。
但是Jeff仍然反复强调,守望先锋的开发者们一直也在努力尝试和玩家交流,有些人甚至直接与玩家进行实名交流,而不像其他工作室一样躲在社区经理后面或者社交媒体后面发声。他们这种更直接的交流方式虽然可以更直接的了解玩家的需求,但也更容易受到攻讦。
最难过的是Jeff所面对的情况并不罕见,在整个游戏行业中不止Jeff的一个团队需要面对这种攻击。
Jeff认为玩家不能够忘记游戏的开发者们也和玩家一样热爱着他们的游戏。如果开发者因为恐吓而不敢谈论自己的游戏,那这将是一件太悲哀的事情了。
讲了这么多消极的事情之后Jeff也提及了一件稍微积极的事情:“我们将会对所有26位英雄一视同仁。”不过想想末日铁拳才是第25位英雄,Jeff的这句话究竟是口误还是不久又会推出新英雄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近几年,苹果公司“偷偷”组建了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的小型研发实验室网络,地点从法国的阿尔卑斯山到新西兰,从德国的柏林到中国台湾的龙潭。
对于每年在研发费用上投入超过11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而言,组建这样的研发网络其实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这些实验室,就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涉猎了一些苹果正在积极推动的行业领域,比如地图、增强现实等。
柏林,德国
去年年初,苹果公司在德国首都设立了一家办事处,距离知名地图研发公司HERE不到两英里。HERE地图公司原属于诺基亚,但在2015年被宝马、奔驰和戴姆勒三大汽车厂商组成的收购财团以2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时至今日,苹果公司的地图实验室里的大多数员工都是HERE软件工程师,现在苹果的地图应用已经得到了极大提升,也使得车载导航变得更加容易,而这,恰恰是宝马、奔驰和戴姆勒三大汽车厂商收购HERE地图的初衷,现在看来,他们的愿望似乎已经打了水漂。
丹佛,美国
就在上周,苹果公司在丹佛市发布了一个软件工程师招聘信息,岗位方向是地图制图。如果我们回到五月份,就会发现不少当地媒体就报道称,苹果公司准备在丹佛设立办事处,而他们的办公地点,“恰好”和VerizonCommunicationInc。公司旗下专业网上地图服务公司Mapquest相隔两个街区。
格勒诺布尔,法国
去年,苹果公司选择了一家位于阿尔卑斯山边缘的废弃巧克力工厂,并且改造成了一个能够容纳20人的办公场所。那么,苹果公司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废弃工厂呢?事实上,如果沿着这家工厂往下走,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公司之一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研发中心。根据当地媒体LeDauphinéLibéré报道,苹果公司正在建设一个无菌室,用于研发基于STMicro技术的成像芯片。要知道,最新款的iPhone手机在摄像头上有了很大提升,这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卖点。
赫特福德郡,英格兰
龙潭,中国台湾
奥兰多,美国
芯片制造巨头——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AdvancedMicroDevices)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设有研发实验室。大约几年前,苹果也在AMD研发实验室不到半英里的地方开设了自己的研究中心。有趣的是,从求职网站领英的搜索结果显示,苹果奥兰多研发实验室里有32名工程师以前曾在AMD工作过,而且绝大多数工程师都来自于图形处理器设计部门。
渥太华,加拿大
黑莓公司旗下的QNX部门主要研发汽车操作系统,全球很多顶级汽车制造商的车载系统都使用了他们的产品,这套软件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黑莓公司位于渥太华卡纳塔郊区的办公室内完成的。去年,苹果公司也在渥太华开设了办公室,而且已经挖走了二十多名QNX工程师。现在,苹果公司正在研发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
惠灵顿,新西兰
去年年初,苹果公司偷偷挖走了知名导演彼得·杰克逊旗下WetaDigital公司的多名工程师,该公司曾为《指环王》、《阿凡达》、以及《猩球崛起》等多部电影制作过电影视觉效果。去年,苹果公司成立了增强现实部门,据该运营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增强现实部门的多名员工都来自于WetaDigital公司,他们正在研发最终可以取代iPhone的增强现实智能眼镜。
作为《战地1》的最新资料片,《以沙皇之名》将视线聚焦在了东线战场,其中增加的除了四张地图之外,还有大量的历史武器。这一次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登场的“普梯洛夫-加福德”装甲车,这种武器有着极为强大的火力,甚至具备与坦克一较高下的能力。而在一战历史中,它也是同类武器中的佼佼者,在工业水平落后的俄国,它们实际上充当了坦克的替代品。
俄国装甲车:一部曲折的发展史
在介绍其历史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俄国装甲车的发展做一个简单回顾。俄军的第一辆装甲车诞生于日俄战争期间,将它带进俄国的是米哈伊尔·纳卡希泽亲王(MikhailNakashidze),这个国家最狂热的汽车爱好者。1902年,他在圣彼得堡出版了《汽车及其对俄罗斯的经济与战略意义》一书,这也俄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军用汽车的作品,同时,他还在华沙创办了一家汽车行,其中不仅销售各种进口轿车,还有他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产品。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纳卡希泽同法国的“沙伦-吉拉尔多-沃伊特“(AutomobilesCharron,Girardot&VoigtSA)”汽车公司建立了联系,当时,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装甲汽车,作为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产物——它也引起了纳卡希泽亲王的兴趣。
不久之后,日俄战争爆发,亲王作为一名预备役骑兵军官奔赴前线。但在战争中的经历,却让它进一步对装甲车的价值深信不疑。按照亲王的设想,它们可以掩护骑兵长驱直入,或是在防御战中充当机动堡垒。不仅如此,他还向法国方面订购了一台原型车,并准备亲自在前线进行试验,但不幸的是,该车在入境后便被截留了,至于日俄战争也很快以俄军的惨败完结。
在测试中,原型车获得了军方的好评,但其许多指标仍无法令人满意:首先,它的装甲质量很差,另外,其机枪塔过于狭窄,这给操作手带来了许多不便。正是因此,上级更希望对其进行改良,然后再考虑后续的采购。
不仅如此,即使项目获得了通过,还需要送交首相彼得·斯托雷平进行审批——这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面对内忧外患,他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也对革命者采用了更严厉的镇压手段。正是因此,在上任之后不久,他便成了激进分子暗杀的目标。1906年8月12日,一位刺客在他的住所引爆了炸弹。
虽然在这次刺杀中,斯托雷平安然无恙,但等候接见的宾客们却伤亡惨重,而在36名遇难者中,就包括了纳卡希泽亲王——当时,他正准备向首相介绍自己的设想。这次事件,对装甲车的后续开发也是致命一击,因为原型车的全部图纸和专利文书也在爆炸中被毁。随后5年,俄军几乎放弃了所有试验,甚至已下达的订单也被退回。到一战爆发时,军队翻遍了后勤仓库,也只找到了一部装甲车——这辆车是一家铁路工厂生产的,由于性能不佳,平时只能用于维持城市治安。
而这种短视,将让俄国人追悔莫及。因为尽管设计十分原始,但在一战初期,装甲车仍在前线证明了自己: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是比利时军队,在1914年时,其有60多辆装甲车参加了抵抗德军的战斗——它们经常跟随骑兵和自行车兵一同行动;而在东线,德军也小规模投入了装甲车部队,并给俄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此时,俄国人才如梦初醒,但此时的他们必须从头开始。另外,为制造装甲车,俄军还缺乏足够的底盘:虽然在战争爆发前,俄国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保有国,但大部分车辆都是达官贵人们的座驾,能转为军用的车辆则相当有限。
按照统计,1914年8月时,俄军只有711部汽车(包括418辆卡车,238辆轿车和34辆其他用途的车辆),相当于每7000名官兵一部——这一比率远远低于其他欧洲列强。另外,俄国的工业也极为落后:在1913年,其国内的汽车总产量只有几百台,甚至不及美国的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派出了以斯科列特夫(Sekretev)为首的采购团,到1915年夏天,他们已经订购了236辆装甲车。
但遗憾的是这些车辆都无法令俄军满意:因为它们大都是在轿车的底盘上改装的,车体只能承载1-2挺重机枪,对摧毁敌人的坚固工事几乎无能为力。正是因此,在大批外购的同时,俄国人也在研制一种真正的“理想武器”——普梯洛夫-加福德装甲车就是其最终的产品。
美国卡车与俄国火炮的奇妙姻缘
该装甲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末,当时,俄军军官射击学校的校长尼古拉·菲拉托夫少将(NikolaiFilatov)接到命令,要求开发一种安装火炮的装甲车:这种车辆必须以现有卡车为底盘,并拥有强大的火力。按照设想,它们将作为机动火力点,投入到前线的关键地区。
设计阶段,工程师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为其安装怎样一种武器。其中的首选是37、47或57毫米口径的速射炮,但它们的威力和射程都不尽人意,另一方面,更大口径的76.2毫米野战炮虽然威力足够,但自身重量太大,会让底盘不堪重负。作为折衷手段,菲拉托夫等人将目光投向了一种罕见的火炮——1910型反突袭火炮上,这种火炮由俄国的普梯洛夫工厂生产和设计。
1910型反突袭火炮的蓝本是法国施耐德(Schneider)公司推出的一种山炮,其口径为76.2毫米,虽然该火炮射程相对有限,但其全重只有不到400公斤,非常便于运输和转移。
战前,一部分1910型反突袭火炮被部署在要塞内,一旦遭遇攻击,守军会立刻将其运往危机地段,轰击敌人的进攻部队;至于另一部分则安装在海外部署的舰艇上,在遭遇暴乱时,水兵们可以迅速将炮管拆下,固定在轮式炮架上,并携带着它们上陆作战。
由于1910型反突袭火炮的主要任务是轰击近程目标,其使用的也主要是高爆弹和破片弹,它们都能很好地满足装甲车的作战需要。但为安装这样一门火炮,俄国人还必须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比如确定装甲车的底盘。
最终,他们选择的是美制“加福德”型4吨卡车——这也是一战初期、俄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卡车之一。加福德公司成立于1903年,创始人亚瑟·加福德(ArthurGarford)最初是斯图贝克汽车公司(Studebaker)的合伙人,但随后离职开拓了自己的事业。最初,该公司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但1913年后,其设计的中型卡车也陆续上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军采购的加福德D型,其全长约为3.25米,安装了一台30马力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则可以达到20千米。
在众多的美制卡车中,加福德D型的性能并不是最优秀的,只是因为该公司提供了贿赂,它最终才在竞标中脱颖而出。从1914年底开始,共有至少50辆D型车被运进了俄国,其中大部分就存放在军官射击学校附近。
也正是这一点,让菲拉托夫等人决定就地取材。在D型车的底盘上,设计者安装了6.5毫米的装甲,令其足以抵挡机枪和步枪子弹。另外,他们还在车体中部搭建了两个机枪手战位,其中各安装了一挺马克沁机枪,可以向车体前方和侧面射击。至于火炮炮塔则被安装在了尾部。遗憾的是,由于重量和空间的限制,这座炮塔并无法全方向旋转——这也意味着,在投入前线时,该装甲车必须保持后方/侧面对敌的状态。
装甲车的全部乘员有7人,即车长、驾驶员、三名机枪手和两名炮手,内部可以搭载44枚炮弹和5000发机枪子弹。但另一方面,连同弹药、燃料和乘员在内,车辆的全重达到了8.7吨——这让车辆处在了严重超载的状态。
尽管性能并非尽善尽美,但为扭转前线的局势,俄军仍然决定让该型装甲车尽快投产,其改造工作由彼得格勒的普梯洛夫(Putilov)工厂负责——这也是该装甲车得名“普梯洛夫-加福德”的原因。由于任务繁重,直到1915年10月,普梯洛夫工厂才完成了30辆车的改装,至于另一部分车辆只能交给彼得格勒的造船厂——于是,这些车辆也被称为“海军型”。
“普梯洛夫-加福德”只是《战地1》新DLC增加的武器之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标准,它拥有强大的火力,设计思路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由于俄国低下的工业水平,这些武器对战争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另外,“普梯洛夫-加福德”装甲车也绝不是一个孤例:类似的情况也反映在DLC中登场的许多其它武器中,它们要么是因为产量有限,要么是因为糟糕的组织和指挥,没有一种真正发挥作用。而这些,也成了俄国最终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
从图片上看,华为Mate10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全面屏设计,及缩减上、下额头,而左、右边框近乎无边的处理,这样营造出的效果非常不错,屏占比非常高。
此外,Mate10Pro的指纹识别被后置,双摄像头是竖排,位于机身顶部的中间位置,而依然有徕卡标识和激光对焦传感器,最特别的是,双摄像头处采用了横向拼色处理,看起来非常的洋气,凸显了手机时尚的一面。
之前曝光的信息显示,Mate10Pro会采用5.99英寸2K分辨率全面屏,搭载麒麟970处理器,内存4/6GB可选(顶配应该有8GB内存),搭载了徕卡第三代双摄(后置),参数还是2000万黑白+1200万彩色方案,但光圈变成了f/1.6,同时手机还支持IP67防水等级,内置4000+mAh容量电池。
据说Mate10Pro欧洲售价799欧元起,折合人民币约6300元,而Mate10售价599欧元起,折合人民币约4700元。从这个价格区间看,两款新机的国行售价预计是5499元和4299元起。
市场调研机构SuperData于日前发布了新的全球数字版电子游戏统计报告,在8月份营收榜单上,《绝地求生》超越了《魔兽世界》,位居第五位。
而第一到四名则是《英雄联盟》《梦幻西游2》《地下城与勇士》和《穿越火线》。
而在报告中还指出,PC份额整体同比下滑10%,但是FTP游戏却迎来了同比28%的增长。2017年8月的全球游戏营收同比增长了11%,达到了79亿美元。
SuperData指出,PC市场的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有《无人深空》发售和《守望先锋》第一个活动和新地图。不过今年的PC市场,杀出了一个如同怪物般的《绝地求生》,自发售以来销量一直在疯狂上涨。
此外在8月份收入榜单上,主机端《GTA5》拿下第一,《FIFA17》紧随其后。而手机端《王者荣耀》和《梦幻西游》则是拿下前两名。
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图像识别,翻译和机器人。虽然该实验室目前还没有什么研究成果,但本次合作可见三星对AI发展的重视程度。
三星进军AI市场并不是什么秘密。三星智能手机的Bixby助手就是很好的体现,不仅如此,三星还计划将Bixby助手移植到音响等设备中,使其变得更加智能。
此次合作,三星也将拿出自家深耕多年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而未来公司的命运将有可能取决于本次AI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加拿大在AI方面的投资已经达到了1.25亿美元,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争夺,特别是在蒙特利尔。
目前,全国范围内研究AI的地方很多,例如Google在埃德蒙顿的DeepMind实验室和Apple在渥太华的自动驾驶实验室。
蒙特利尔虽然也已经是Facebook,Google和微软的团队的所在地。但如果三星不抓住此次机会在这里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那么这将会进一步导致公司人才的流失。
这个趋势会持续多久现在还很难说,但可以看出各个公司都不愿意错过AI的发展机会。
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强大,但受限于屏幕尺寸和触摸的操作方式,作为生产力工具依然不够便捷。去年,三星想了一套新玩法,为S8配备了一套DeXStation,插上手机,连接显示器之后,可秒变PC。
据法国网站frandroid独家爆料,即将于10月16日发布的Mate10也将有类似的功能。将Mate10连接扩展坞之后,即可充当电脑主机,当作PC来用。
不过,和三星DeXStation不同的是,华为Mate10还可兼容市面上的第三方笔记本扩展坞(连接智能手机获得桌面体验),比如AndromiumSuperbook和MiraxessMirabook等,发挥Mate10的最大生产力。
当然,目前该传闻尚未有任何证据流出,是否属实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可以折叠的双屏手机早已不新鲜,很早之前NEC就推出过这样的产品(早在2013年),很快中兴也要发布这样的新机,不过外界还是更期待三星,因为大家更希望把连接两个屏幕间的边框给去掉。
据VentureBeat报道称,国内老牌手机厂商中兴早已将自己的重心放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而本月17日将发布一款重磅新机AxonM,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折叠双屏设计。
此外,报道中还提到,AxonM的整体造型有些类似三星即将推出折叠式手机ProjectValley,不过后者是两块屏幕真正融合。
去年发布的华为Mate9保时捷设计(PorscheDesign)高达8999元的售价创下华为手机历史新高,由于前期供货量十分有限,一度被炒到万元以上,备受高端商务用户追捧。
10月16日,华为将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新旗舰Mate10。据悉,Mate10也将提供三款机型:Mate10、Mate10Pro、Mate10保时捷设计。
今天,爆料大神evleaks率先曝光了一张华为Mate10保时捷设计的背部图片。
从图中来看,新机应该采用了真皮材质的后盖,皮质纹理精致奢华,同时印有PorscheDesign的Logo,很显档次。不难猜测,这是专为高端商务人士打造的。
预计,Mate10保时捷设计将基于Mate10Pro打造,搭载麒麟970处理器,采用全面屏设计,配备第三代徕卡双摄。
按照上一代的定价,Mate10保时捷设计预计会卖到9000-10000元,直接和iPhoneX对标。ps.估计上市后又是疯抢的节奏。
如果有一万块,你会选择Mate10保时捷设计,还是iPhoneX?
2017年,DRAM内存涨价有目共睹。包括PC内存条零售价、智能手机内存成本,均较2016年有较大涨幅。
PC内存涨价直接反映到了零售价上,手机内存涨价则催逼手机价上涨,对于手机厂商造成了不小压力。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9月25日媒体交流会上称,国产手机下半年仍会涨价,部分原因是内存成本上升。
刘立荣表示,虽然金立坚持使用6GB内存且没有抬高手机价格,但从手机市场的行情来看,有涨价趋势。
目前,DRAM内存市场以三星电子、美光科技、SK海力士三大巨头竞争为主,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三大厂DRAM市场份额总和约占全球市场94%。
其中,三星电子、美光科技成为这场涨价潮最大的受益者。7月7日,三星电子公布的W2业绩报告显示,营业利润达到14万亿韩元(约合121亿美元),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
9月27日,美光科技发布的第四财季业绩系显示,营收创下61.4亿美元,比同期增长91%。
报道指出,DRAM内存的涨价潮背后是不断扩大的扩大的供需缺口。三大厂目前正在进入2DNAND闪存转至3DNAND闪存的更迭期,对于DRAM的开发和资本投入方面相对保守。
预计到2018年,3DNAND闪存的良率提升之后,内存供应紧张局面有望缓解。
《绝地求生:大逃杀》自3月份推出以来,其销量已超过1300万,营收额达4亿美元,可谓是游戏界的一记“重磅炸弹”。
让人更加惊讶的是,从技术上而言,这款游戏还没有完工——目前你可以在全世界最大的数字游戏商店Steam下载到这款游戏,它还贴着“抢先体验”(EarlyAccess)的标签。
其意思是你可以把它买过来玩(正如其余一千多万玩家那样),但它还是一款没有完工的产品。
如今,它已经成为Steam上玩家数量最多的一款游戏,同时在线的玩家数量已经突破100万,这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Steam是当今第一大游戏平台,其活跃用户数量在2亿左右。
目前长期盘踞榜首的一般都是《Dota2》或者《反恐精英》,前者免费,后者的费用为15美元(《绝地求生》的售价为30美元)。
这两款游戏的设计公司以及运营方均是Valve,也就是Steam背后的公司。
《绝地求生》的创意总监BrendanGreene曾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则推文以庆祝在Steam上达成的成就:我们创下了非Valve游戏的玩家数量记录!大家做的很棒!
同时Greene指出,《绝地求生》的上述记录是在今年7月份创下的,几个月后它的玩家数量已经在Steam的所有游戏中排行第一。
要知道这款游戏在3月份才发布,目前还没有完工,却已经打败了《侠盗猎车手5》、《辐射4》以及Valve的众多知名游戏。
而它能获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款好到你不敢相信的游戏。
《绝地求生》的理念也很简单:把100个人投放到一座巨大的岛上,玩家要自己去寻找装备,厮杀至只剩一人。最后存活下来的人就是胜利者——一般来说胜利者只有一个人。
近日,有自媒体爆料,一对浙大的双硕士夫妻通过蚂蚁短租APP将自己新装修的婚房出租出去,结果遇到了专业惯偷:房间内所有能拿走的东西全部被打包,然后用快递公司的货车带走。
房东夫妻透露,除了大件家电,所有东西被洗劫一空,包括:吉他、音箱、耳机、座椅套、各类锅具、吹风机、洗面奶、夏季衣物、被子枕头以及四件套等等。
据了解,此前蚂蚁短租实名制验证存在一定漏洞,租客可通过假冒身份证通过认证,对房东来说风险巨大。
对此,蚂蚁短租官方今日回应称,7月份接到房东反馈后,已经成立工作小组予以追踪。目前案件仍在侦破中,将继续配合协助调查。
蚂蚁短租表示,一直以来,如何确保已通过线上身份认证的预订人就是线下真实入住的房客、保障双方安全,是短租行业永远需要持续改进的痛点,我们从未放弃探索更好的解决之道。
在9月上线的蚂蚁短租新版App中,已经添加了智能入住功能,支持全平台“刷脸”验证身份——将人脸识别结果、线上填写的身份信息、公安系统身份证件信息三方匹配无误才能验证成功。
以下为蚂蚁短租回应全文:
10月1日,小米之家20店同开。与此同时,小米官方宣布,全国小米之家门店正式突破200家。
据悉,10月1日国庆节期间,小米之家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郑州、杭州、天津、大连、南昌、南通、泉州、哈尔滨、潮州、东阳、衡阳、广州、南宁、汕尾、曲靖等城市,新增20个门店。
其中,不少城市都是首次迎来小米之家入驻,也有部分城市此前就已经拥有小米之家,比如郑州惠济万达店已经是郑州第四家小米之家。
小米公司表示,每一个小米之家,都是汇聚全系产品体验的平台,都是与米粉交流的重要窗口,都是探索新零售的脚印。
此前,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之家还没开的地区请米粉们等一等,未来一二线城市都会开设。
2017年,小米的目标是开到200家,目前这个小目标已经实现。未来三年,小米计划开设1000家店。
最近由于小米Note3、iPhoneX等可用人脸进行解锁的手机的发布,人脸识别这项技术在手机端的运用真正走进了公众视野。
而近日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也在测试面部识别功能,作为用户身份验证的补充手段,今后用户只需看一眼就能打开Facebook账号。
刷脸就能解锁账号
Facebook推出的这项人脸识别的功能将会用于解锁账户。具体来讲,当你的Facebook帐号被锁后,你可以使用面部识别来验证身份,从而解锁帐号。
Facebook的这项新功能将主要应用于无法使用两步验证措施的场景下,比如坐飞机无法接收到验证短信或者无法使用电子邮件的情景下。
在这些场景下,Facebook的这项人脸识别功能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无需借助网络,只要刷一下脸就可解锁账户。
这项新功能是通过社交媒体研究人员德威什?劳根德兰的一张截屏图片披露的,之后Facebook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我们正在测试一项新功能,可以让人们在恢复账号的过程中快速而简便地验证所有权。“
需要注意的是,Facebook的人面识别主要是用于用户解锁帐号,所以应该没有太大的隐私担忧。
Facebook方面也表示,如果这项新功能的可靠性得到验证,且不易被黑客利用的话,Facebook就有可能面向更多用户推出。
面部识别的多场景应用
iPhoneX中FaceID(人脸识别解锁)功能的推出将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此之前,很多场景都已用到了面部识别技术。
而这次Facebook同支付宝一样,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到了账户的身份验证。
面部识别技术另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应用是在快递方面,用户不仅可以刷脸取快递,还可以刷脸寄件,逐步省去提交身份证件等繁琐的步骤。
三星、苹果的加入,让全面屏设计快速落地,催熟产业链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厂商对于这种外形的青睐,毕竟用户还是很买账的。
之前努比亚已经多次预告,将在本月12日发布自家首款全面屏旗舰,这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大家之所以这么期待,主要是想看看在努比亚这次能在上额头和下额头上做出什么新花样来(毕竟之前他们干掉了左右边框)。
今天媒体人徐林在微博上放出消息称,自己已经试玩了努比亚全面屏Z17S测试机,亮屏瞬间,效果相当惊艳,这是他认为当前效果最好的全面屏手机了。
从配图来看,Z17S屏占比确实不低,隐约中看上额头比较窄。从目前大体情况来看,努比亚这款全面屏新机外形采用了类似三星S8的设计风格,就看上下额头能有多窄了。
之前的内幕消息显示,这款新机代号NX595J,会配备四曲面玻璃后盖,继续延续无边框设计,同时上、下额头被缩窄至3mm。目前全面屏展示形态虽然有多种,但最完美的恐怕还是三星S8这种,毕竟App不用该太多,适配起来难度不大,展示效果也很不错,而iPhoneX这种就比较尴尬了,特别是前刘海设计,简直让处女座抓狂。
固态硬盘将会持续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固态硬盘的价格却不降反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态硬盘的出货量。即使如此,在2018年下半年以后,笔者预测固态硬盘的出货量可能会出现持续的涨幅,是因为固态硬盘碰上了好时机。这个好时机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付费时代已来临。
付费时代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的大容量存储需求产生影响。试想一下,当蓝光电影无法免费从网络上下载之后,选择在视频网站上充值会员观看方式比购买蓝光光碟更为划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除了影视,获取音乐、文档等资料的方式会逐渐从下载变成线上付费购买。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大家付费购买的虚拟产品存储在哪里?答案是企业云存储。付费时代同样对云服务的容量提出要求,而机械硬盘大容量、价格低、数据安全的特点将成为主要采购对象。
数据显示,从2009~2011年,每GB机械盘的价格下滑了54%,从0.11美元跌至0.05美元。2011年的泰国洪水是个转折点,不过跳涨幅度为40%,在2012年初达到顶峰之后,继续开始一路下滑,不过,近3年,曲线已经非常的平稳,整体跌幅仅26%。
从容量来看,8TB的硬盘每GB成本已经和4GB相当,出现倒挂。Backblaze的分析师AndyKlein指出,机械硬盘已经来到的历史最低点,而且因为技术常年不进步,所以生产成本难以继续下降,导致希捷、西数的盈利越发堪忧。
IDC表示,到2020年,因为物联网、数据中心、云等对吞吐的应用,有44万亿GB存储需求。如果在此期间,充氦、HAMR(热辅助磁记录)等不能及时补充上来,机械盘缺货涨价将难以避免。
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最大的生存机会则是定位存储量需求更大市场,大家认可吗?
苹果目前最新最好的智能手机,非iPhoneX莫属。虽然现在没有正式上市销售,但苹果已经告诉所有人,iPhoneX就是智能手机未来形态的呈现,至少解锁了iPhone的下一个十年。
因为这款机子有超视网膜全面屏、原深感摄像头系统、面容ID和集成神经网络引擎的强大的A11仿生芯片,融入了众多创新的功能,彻底改变人们对iPhone看法。
作为iPhoneX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GalaxyNote8几天之前国行刚刚上市。为此,很多用户犹豫,究竟自己是要选择等待iPhoneX好呢?
还是直接入手三星GalaxyNote8。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GalaxyNote8能做到的,而iPhoneX却能力有限的事情,或许能够为犹豫的你提供一定的参考。
手机交互
在iPhoneX上,交互自然是通过手指,这是大量触屏机的特征。但是,再次基础上,GalaxyNote8还提供了一种更据生产力的方式,也就是SPen交互。不少用户在使用过SPen之后,认为这支笔提升了交互的乐趣,而且功能更多,例如最新的AppPairing快捷功能,制作GIF动态信息,息屏快写和绘画等等等,这些东西iPhoneX不一定能体验到。
听音乐
三星的GalaxyNote8保留了行业标准的3.5mm耳机接口,因此传统耳机直接插上就可以听歌了,不需要再使用任何的转接口,而且你也可以使用蓝牙无线耳机,这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存储
8388元的iPhoneX,储存空间仅为64GB,想要更大的储存空间,需要9688元购买256GB版本。而对于三星GalaxyNote8,64GB版本为6988元,并提供7388元的128GB版本,也有7988元的256GB版。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比iPhoneX更便宜,并且还可以通过microSD卡来扩展储存空间。
无线充电
经过多年,iPhone终于支持通过Lightning接口实现快充了。不过,GalaxyNote8除了快充之外,还可以选择最广泛的无线充电方式,重点是同时支持Qi或PMA两种标准的无线充电,不用再去担心不同标准的无线充电配件,可选择范围更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PhoneX目前的Qi无线充电功率上进行了限制。
显示分辨率
生物识别安全特征
在Note8上可以选择的生物识别认证特性很多,首先是主打快速而准确的虹膜识别技术,但你也可以选择背部的指纹识别,只是位置设置不太好而已。同时,对于解锁,Note8还可以选择更低的安全性的面部识别、Pin码或图案。而新的iPhoneX主打的是面容ID,并没有指纹识别的功能。
虚拟导航按钮
作为一款全面屏手机,虽然iPhoneX去掉HOME键之后做了不少手势操作的优化,但是全面屏的屏幕很长,在某些界面下需要后退时,手指就不那么方便了。此时,Note8的虚拟按键虽然是妥协,但却无比使用,并且支持自定义调整,选择左边或者右边来使用。
VR虚拟现实
iPhoneX有AR增强现实,但在三星GalaxyNote8上,三星提供了更加沉浸的VR虚拟显示体验,你可以使用GearVR头戴设备来体验,或者选择与GoogleDaydream平台兼容的设备。
移动支付
iPhoneX的ApplePay线下功能基本仅限于银联闪付。但是GalaxyNote8的SamsungPay是完整的NFC功能,支持刷公交。关键是,SamsungPay提供了MST磁性安全传输技术,可通过模拟磁条巧妙的绕过排他性阻碍,因此你可以在几乎任何中端上,通过该技术进行刷卡。
对于vivo来说,全面屏新机X20上市大卖应该是提前预料到的,要不也不会在发布会上霸气的表示,他们开卖当天准备了350万台的现货。
事实上,vivoX20首销(10月1日0点开卖)也确实起到了大卖的盛况,从官方今天晒出的数据来看,X20在京东、天猫和苏宁上取得了相当夸张的数据,具体来说如下:
X20全款预售创京东手机最高纪录;
X20首发日获天猫手机单品销售额、销量双料冠军;
X20首发日获苏宁手机单品销售额、销量双料冠军;
对于vivo来说,X20扛起的是要普及全面屏的重任,所以多卖货就成为必须,其最大亮点是,采用主流的18:9设计,屏占比为85.3%。基于高屏占比,6.01英寸的X20其机身尺寸与5.5英寸的X9s区别不大。
配置方面,它搭载骁龙660处理器,4GB内存+64GB存储(同时提供128GB版本),电池容量为3245mAh。
需要注意的是,vivoX20采用的2×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2×12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的相机方案。所谓的2×1200指的是像素合成,即将一个2400万像素传感器的感光单元两两组成一个双核像素,增加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1.28μm),X20后置摄像头的所有像素点将参与“全像素双核对焦”,能够实现最快0.03s极速对焦。
售价2998元起的X20,你有爱吗?
鉴于顾颖琼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贾跃亭及其家人的名誉,并对贾跃亭为乐视控股所负债务尽责到底的不懈努力及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合法投资造成损害,贾跃亭将在中美两地对顾颖琼提起诉讼。
公司尊重顾颖琼的言论自由,并诚挚接受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但是任何通过歪曲事实、不择手段、故意造谣诽谤等非法行为,损害公司股东及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将坚决通过法律途径捍卫自身权益。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2017.10.01
在《绝地求生:大逃杀》取得罕见的成功之后,开发商蓝洞工作室在如何巩固战果、扩大基本盘方面很有心得。
微软表示已经抢先一步,将手把手帮助蓝洞工作室开发XboxOne版本的《大逃杀》。
海外扩展方面,蓝洞目前也和腾讯在洽谈中,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会将这款作品将登陆国内的WeGame。
不过根据PCGamer的报导,蓝洞目前打算对业务精简化、集中化,比如将原《大逃杀》的开发团队单独成立子公司。
这家成立的子公司的名称很简单粗暴,直接叫做PUBGCorp,它将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开发任务,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
原团队中的开发总监ChangHanKim将直接成为PUBGCorp公司的CEO,而原MauiGamesCEO,WoongheeCho也将负责PUBGCoep的首席运营。
不只是首尔,PUBGCorp也将先后在美国、日本开设工作室。
ChangHanKim表示新的组织架构将可以为公司未来战略的扩展带来更加灵活的机会,小巧的人力结构也会更高效。
从PCGamer带来的新Logo来看,整体非常简洁,只有蓝色的蓝洞工作室,然后就是黑色的PUBGCorpLogo,其中的信息除首尔的工作场所之外你很难挖掘更多。
不过话说回来,在成为历史书的一部分之后,蓝洞工作室的未来也被赋予很高期待,在昨天的彭博社采访中,蓝洞就表示1.0正式版可能在年内随着新地图一起到来。
从最早的黑白屏幕,到LCD彩屏,到大尺寸触摸屏,再到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发展的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屏幕进化史”。
不过,本周最新披露的一项谷歌专利显示,谷歌正在秘密研究利用空间感知和手势控制来操控各类设备,以取代触摸屏地位。
据外媒SlashGear报道,谷歌的本周刚刚提交申请的这项新专利名为“利用空间感知手势的设备交互技术”。
从专利描述来看,该技术可让设备对用户手势进行直观感知,除了简单的推、拉、点触等动作外,还能能实现更多复杂的手势操控。
支持谷歌新专利的智能设备,可理解用户做出的各种手势含义,比如用户希望智能设备关机,只需做出两次拇指向下的手势即可。
此外,该专利还提到了使用手势来控制多台智能设备,用户无需再说出口令“OKGoogle,打开客厅的灯”,只需要对着灯做出特定手势即可。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逐渐取消了实体按键,下一步被干掉的可能就是触摸屏。当然,到时候可能会以另外一个设备形态出现,不再叫智能手机了。
本文转载自超能网,其它媒体转载须经超能网同意。
在ComputeX2017上微星展示了一款InfiniteA电竞主机,时隔三个月,微星再次推出了Infinite电竞主机的最新型号:InfiniteX。
在保留炫酷外观的同时,InfiniteX电竞主机换上了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更加强劲。
InfiniteX作为一款电竞主机,搭载了酷睿i7-8700K处理器,微星Z370主板,最高64GB的内存,机箱内最多可放置两个3.5英寸硬盘位,1个2.5英寸硬盘位。
主板自带两个M.2SSD插槽,支持IntelOptane技术。如果对性能不满意可通过微星CommandCenter最处理器进行超频,同时将显卡升级至微星GTX1080Ti显卡。
Infinite系列拥有多面切割造型,在前面板左侧为RGB电路板灯光设计,特殊的纹理带来了绝佳的外观辨识度。
除此之外,Infinite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拥有独立分离气室设计,将系统中的CPU,显卡和电源分隔出来,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有独立的散热空间。
InfiniteX电竞主机还保留有黑色侧板和4mm透明玻璃侧板两个版本,满足不同个性的玩家,只要拆开侧板即可对主机配件轻松升级。
微星InfiniteX主机配置:
CPU:Intel酷睿i7-8700K
操作系统:Windows10家用版
主板:IntelZ370
显卡:可升级至微星GTX1080Ti11GBGDDR5X
内存:最高支持64GB内存
硬盘:3.5英寸HDD*2,2.5英寸SSD/HDD*1,M.2SSD*2(支持Optane)
电源:550W80Plus铜牌
尺寸:210*450*488mm
接口:前置耳机孔*1,麦克风*1,USB3.0Type-C*1,USB3.0*1,后置S/PDIF*1,音频接口*5,RJ45*1,USB3.0*4,USB2.0*2,HDMI*1,DisplayPort*1,PS/2*1
已经被媒体大肆曝光的iPhone8Plus电池爆裂事件,已经引起了苹果的高度注意,毕竟经过Note7事件后,消费者对于电池的安全已经表现的极为看重,除了正在调查日本、台湾两个事故机器外,苹果还进行了更大的排查措施。
据TheIndependent、Appleinsider等外媒报道称,苹果内部人已经把iPhone8电池鼓包一事提高到最高级别,同时为了彻底防止这一事件扩大影响,苹果把调查范围扩大到用户带至直营店的旧机型的电池膨胀情况。
当然上述消息,已经得到了苹果的证实。从Appleinsider实地调查的情况看(纽约苹果零售店),目前还没有iPhone8、8Plus用户因为电池鼓包,前来维修或换机。
此外,产业链还暗示苹果也在跟电池供应商(上、下游)一起分析iPhone8电池鼓包事件,如果电芯、内部设计都没有问题,极有可能是封装时出现了问题,而之前给Note7供应电池的厂商SDI,今年也为iPhone8、8Plus的供应,至于占了多少份额还不清楚。
除了排查iPhone8、8Plus机型外,iPhoneX的电池安全问题,想必苹果也在进行重复确认,毕竟跟三星相比,苹果摇钱树是iPhone,它出现一点问题都是要命的。
USB-IF目前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USB3.2上,他们联系厂商为的是加快它的市场普及,想法虽然是好的,但看看USB3.1Gen2现在境况。
从本周公布的细节看,主要亮点是,USB3.2在USB3.1Gen2基础上,直接将带宽翻了一倍,同时为了向下兼容,还要求集成USB2.0和USB3.1主控,并且在现有的USBType-C数据线上实现双通道。
现在,USB-IF组织还强调,USB3.2要取得最高的传输速率,需要最新的USB控制器的支持,而现有的USBType-C线缆可以完全满足。
换句话来说,就是USB3.2可通过现有Type-C线实现20Gbps数据传输(2.5GB/s带宽)。目前这个方案已经得到了苹果、Intel、AMD等巨头的支持,而预计USB3.2主控芯片会在明年某个时候到来。
苹果目前放出了一段iPhone8Plus的最新宣传片,主题是展现该设备的最新功能人像光效模式(PortraitLighting)。
人像光效模式主要是模拟不同环境灯光照射在人脸部所达到的明暗对比效果,让拍摄出的人像照片更有专业人像摄影的艺术感。
在这段宣传视频中,模拟了女主在街边各种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拍摄效果,可谓惊艳。
然后她的男友向我们展示了iPhone8Plus所有不同的选择,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种不同的照明模式对女主脸部呈现方式的变化。
目前人像光效模式在iPhone8Plus中还是Beta版,在人像光效算法模式和抠图方面也有些许不足,在进一步完善中。
视频画面:
虽然现在各家手机厂商都将拍照作为最大卖点,但论综合功力,苹果和三星依然是业内公认的标杆。那他们的最新旗舰iPhone8Plus和Note8,谁才是拍照之王呢?
近日,外媒在同一场景对两款旗舰机的拍照进行了PK,一起来感受一下。
首先是人像模式,iPhone8Plus的表现要更加生动,且对比度、色彩也更加丰富。三星Note8则提亮了模特的面部,但肤色看起来不那么自然。
自拍方面亦是如此,iPhone8Plus对小女孩的面部表现十分鲜活,而Note8则有些过曝了。
微距场景下,两款手机对细节的表现都很出色。不过iPhone8Plus不能距离目标太近,会出现对焦失败,而Note8则拥有更近的对焦距离。
远景展现上,两款手机都有两倍光学变焦功能,差距不大,但iPhone8Plus胜在对色彩的表现力上。
夜景方面,两款手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iPhone8Plus拍摄的蓝色圆球拥有更强的饱和度以及对比度,Note8则展现了更多人行道的细节。
在旧金山市政厅的门前的这张夜景照片,三星Note8的表现要更加出色,画面更加通透,同时对光晕、噪点控制极佳。
话说,你觉得谁的拍照更胜一筹呢?
苹果芯片帝国强大,CPU、GPU都自己设计了,那ARM的MAC是不是水到渠成了呢?
因为文中谈到了很多苹果在半导体行业的野心,尤其在移动行业,苹果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能够设计自主移动处理器,而不需要从高通这样的供应商进行芯片采购。
由于苹果有规模化的移动芯片业务,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半导体公司,并且不断进行扩张。
此外,苹果还设计了GPU图形处理单元,默默开发手机调制解调器,以及控制触控传感器等等一系列芯片。不可否认,智能手机行业的革命为苹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苹果如今有软件也有硬件实力,相当于计算机系统集成商。
对此Nikkei自称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在未来的世界里苹果已经不再需要英特尔了,因为苹果将会在Mac电脑中通过自主设计的ARM芯片取代英特尔处理器。
关于苹果基于ARM芯片的Mac讨论已经不止一次了,既然Nikkei再次让人点燃期望,我们不妨再来探讨一些其中的问题。
ARM处理器对于Mac意味着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不如从ARM的Mac所能带来的好处进行讨论。首先谈钱,与英特尔相比,ARM处理器具有更高的成本优势,ARM芯的Mac将易于帮助苹果在不牺牲毛利润率的情况下,赚取更高的利润。
再者,基于ARM处理器苹果可以更轻易打造出更轻、更薄、更具便携性、具备触控屏、集成生物识别特征的笔记本电脑。
如今在性能上,苹果ARM处理器变得更强了,最新发布的A11仿生芯片,通过Geekbench分数了解,在CPU性能上目前超过了所有Android旗舰级智能手机的ARM芯片。
不仅如此,与2017款13英寸MacBookPro对比,A11的分数A11确实可比肩KabyLake架构的Corei5-7360U,单核接近,多核甚至更高。考虑到A11比Corei5-7360U成本更便宜、功耗更低,基于此未来苹果可以打造比英特尔版本更薄、更轻、更便宜的MacBook,这就是ARM笔记本电脑的**优势。
除此之外,ARM芯MacBook的另一好处在于安全性,近两天有关于英特尔芯Mac电脑的UEFI的漏洞问题,但问题关键是来自英特尔,其他英特尔芯的电脑亦是如此,毕竟UEFI已经取代了旧的BIOS系统,但却暴露了初始启动代码。
恶意软件侵入UEFI相当容易的,而且通过操作系统、病毒扫描,甚至是硬盘或SSD擦除,均无法修正。苹果通常会修补这些漏洞,但很多Mac电脑都未收到过补丁。
苹果的A系列ARM处理器天生就更安全,其设计初衷是为了不那么容易受到入侵,为此这枚一体式设计的SoC系统级芯片内部,特别嵌入了SecureEnclave安全隔区,iOS设备和使用TouchID和面容ID的安全保障均受益于此,未来基于A系列ARM处理器的Mac电脑同样不例外。
开发者和用户均不需要像iOS平台那样离不开它,很多macOS的软件目前都可以绕开安装使用。若基于ARM的Mac开发,苹果将得以要求兼容的软件仅在AppStore中独家发布,同时也能够限制第三方api的使用,并进一步贯彻基于沙箱的机制。
其实基于ARM的Mac不现实成分更多
话说回来,上面提到的很多基于ARM芯Mac的优势,更多还是基于商业上考虑,但如果从技术方面去考虑,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还是从先硬件的性能说起,苹果的ARM处理器实际上还没有像英特尔那么强大,而依赖于独立显卡GPU加速或图形性能的应用很难在ARM平台上有所作为。
例如,依赖于那些依赖英特尔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的的应用,ARM的替代品可能就是低性能的表现。至于利用独立GPU加速的应用,苹果至今也没有独立GPU方案,针对复杂或密集型的任务,包括游戏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需要大量重写才能充分利用苹果开发的基于ARM的图形处理api,如Metal。
与此同时,苹果无法轻易复制英特尔芯片的广度。目前英特尔为MacBook笔记本电脑产品线提供的处理器有多个系列,为MacBookAir和13英寸MacBookPro设计的是Y系列处理器,U系列服务于MacBook,15英寸的MacBookPro用上更强劲的S系列处理器。
而苹果每一年只发布两款处理器,分别是用于iPhone的标准版和iPad的加强版,例如今年年我们看到饿A10X和A11芯片。
如果苹果要像英特尔那样打造芯片的话,就需要每一款MacBook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定制多个版本,准确地说MacBookPro、MacBookAir和MacBook都要有不同配置的处理器。苹果不能做到吗?
目前来说很难,虽然未来不是不可能,但Mac一年的销量根本不值得苹果投入那么多,很难平衡投资回报。
再说软件方面的东西,如今所有在MacAppStore上发布的Mac应用程序,根本无法完全被转换到ARM平台上,原因上面也已经提到不少,x86与ARM架构的鸿沟实在太大。
并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许多专业应用程序永远不会被转换。如果苹果强制进行大规模的转换,则可能会面临失去大量开发者支持的风险。
有的人可能想到了,苹果可以同时让英特尔和ARM版Mac共存。其实考虑到ARM版Mac是与当前Mac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苹果不仅必须要做两个版本系统和设备的维护工作,而且消费者也可能被完全不同的平台给搞糊涂了。
说实话,无论从那个方面去论证,苹果都不太可能会去碰ARM版Mac,情况只会变得非常混乱。
iOS电脑更像是苹果的愿景
不过,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苹果无时无刻不在表达,“iPadPro是下一台你的电脑”。也就是说,“iOS电脑”这样的举措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讲真,这应该是到目前最好的决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选择,而不是混淆平台之间的界限。苹果已经多次宣传基于ARM电脑的优势所在,并默认iOS实际上就自己真正基于ARM芯的的Mac电脑,库克甚至不止一次说过,“用了iPadPro之后就不会有人想再买PC了”。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iOS平台就相当于一个基于ARM芯片并更加现代的个人计算平台,更加安全,更高能效,并有属于自己的iOS应用生态。
关键是,苹果过去多年不断帮助iOS平台融入更多macOS的优秀特性,并持续往专业上扩张,努力让iOS变成更具吸引力的专业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iOS增强了多任务功能,专注于64位应用,并在系统中提供了类似macOS的Dock界面。所有的这一切,远比将macOS转换到ARM平台上更有意义。
很多人会问,最终ARM的iOS平台最终状态会是什么,是否能够取代macOS计算平台?至少今天苹果为止,苹果也从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但一直发展下去,首先在软件上,随着每一次版本更新,iOS也许会与macOS有更多更相似的功能和特征,或者融合到一起,苹果也一直在做跨平台的体验一致这件事情。
至于硬件,苹果自家的A系列处理器肯定会越来越强大,性能上会强过更多的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甚至某一天可以匹敌桌面芯片。
作为ARM芯片设计的领先创新者,苹果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多年来一直持续对ARM芯片设计进行投资。
因此,苹果肯定会继续引领ARM芯片的转变,毕竟当前在苹果的商业帝国中,基于ARM的iOS平台比基于英特尔芯的macOS平台更有利可图。苹果会继续充分利用ARM平台的低成本、高能效等特征,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利益。
总之,ARMMac目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从短期来看,苹果仍将会继续增强iOS设备的功能,并完美配合其A系列ARM处理器的性能,而不是去尝试将macOS平台硬搬到ARM平台上,毕竟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无法保证最好的用户体验。
总之,理想的情况下,等到未来的某一天,苹果的电脑将无所谓称之为macOS或iOS,或许纠结名称已经不重要了。
“每隔24个月芯片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在过去四十年,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一直推送电子行业的发展。
但在过去几年,业内“摩尔定律”失效的声音不断,在9月26日的NVIDIAGTC大会上,黄仁勋在在开场后的前5分钟,就直截了当的表示“摩尔定律已经终结”——“设计人员无法再创造出以实现更高指令级并行性的CPU架构”“晶体管数每年增长50%,但CPU的性能每年仅增长10%”。
在未来,人类可能无法再靠过去晶体管堆叠的方式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光子芯片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牛津大学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在光子芯片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能够模拟人脑神经突触的结构形成可高速传递信息的“光子突触”,这种技术今后可能有助大幅提高电脑的速度。
牛津大学教授哈里什·巴斯卡兰表示,过去数十年,业内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出能像人脑一样运转的电脑,大量神经元通过突触互相连接,同时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十分高效,耗能也很低。
据了解,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相变材料与集成光路开发出一种光子芯片,可形成与人脑相似的“光子突触”,其运行速度比人脑神经突触快1000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光信号的传输速度非常快,而且不会像电流传输一样发热,光子芯片前景被十分看好。此次研究今后可能会有助于大幅提升电脑运行速度。
除了自主研发CPU,苹果未来还要向GPU、笔记本CPU、基带、触摸/指纹/屏幕驱动IC自研方向进发。面对业界热炒的人工智能,苹果自然不会错过。
从以往苹果的风格来看,要么自己做要么直接收购。据外媒TechCruch报道,苹果已经收购了一家来自法国名为Regaind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据了解,Regaind研发了一款计算机视觉API,可从图像中读取内容,同时进行深度分析。
和一般图像识别不同的是,Regaind不仅能让机器了解图像内容,还能评估其技术、美学价值。
外媒表示,苹果很可能会利用Regaind的技术该提升和优化iOS系统的相册功能,使照片分类、搜索更加智能。
对于收购,苹果对外的统一回应都是“苹果会时不时收购小的科技公司,我们不会讨论其目或计划”。
对于Intel来说,错失了移动设备市场,让他们悔恨不已,无奈之下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下一个风口无人驾驶上。
上月底,Intel在国内展示了10nm晶圆,不过这个活动上他们还映射出了一个信息,要放下身段进入中国代工市场,你可以理解Intel这是为ARM芯片厂商代工,去挣移动设备的钱。
活动上,展讯董事长李力游还进行了发言,其强调要跟Intel更紧密的合作,同时他还透露,Intel今年年底底能做出来比iPhoneX更超前的3D人脸识别(利用Intel14nm3D建模技术)。
此外,Intel还表示,成都、大连等地工厂将追加投入,而他们在国内代工业务基于其先进的22nm、14nm和10nm技术,其提供了完整的一系列平台,特别是后两个工艺,主要就是将智能手机高端芯片作为主要目标。
大会上,Intel执行副总裁StacySmith对于业界探讨的“摩尔定律是否失效”的问题,很直接的回答:不会。每一个节点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14nm和10nm都做到了,而且晶体管成本下降幅度前所未有,这表示摩尔定律仍然有效。
对于Intel的这次大转变,对于三星、台积电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但业内人士强调,对于国产手机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像华为,联发科这种一直想争夺移动芯片一哥的厂商终于有机会用工艺弥补架构设计的不足。同时像小米等这种涉入自研CPU不久的厂商,未来也极有可能找Intel来代工等等。
跟三星、台积电不同的是,Intel在处理器上的优势依然是他们的工艺,同样是10nm,他们表示每平方毫米可以放1亿个晶园体,台积电呢只有4800万,而三星也不过才5160万。
从目前各大显示大厂的情况来看,8K似乎已经成为下一个潮流。8K屏幕的分辨率为7680×4320,其分辨率是目前最常见的1080P的16倍。分辨率的翻倍,带来的则是画面的极高的精细程度,同时相同距离下,更高分辨率屏幕带来的还有视场角的提升,即能够看到更多画面。画面质量的提升,也是人们选择更高分辨率的主要原因。
8K将重蹈4K的普及之路?
分辨率提高和屏幕变大已然变成了现在的一种消费趋势,但这不代表消费者就会马上接受更高分辨率的产品。由夏普、戴尔和飞利浦等厂商发起的8K设备何时能够真正普及,其实可以从4K技术的发展路径上获得不少启示。
难兄难弟8K的普及之路还很漫长
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上,日本NHK电视台首次尝试用8K制式进行了赛事直播,这个测试频道其实是混合播放4K和8K内容的广播信号。不过,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因为目前8K分辨率的电视基本上寥寥无几,而且也没有普通消费者使用。
MHK电视台在里约奥运会上的8K直播尝试,其实是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8K直播做的前期试验。可现在的问题是,3年后8K电视的普及率能够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受众基数的话,那么下一次的8K奥运会直播很有可能是又一次尝试。
让苹果没有想到的是,iPhone8这才开卖没有几天,已经出现了至少2起电池鼓包事件,面对用户的恐慌,他们到底要怎么面对呢?
对于接连发生的iPhone8电池鼓包事件,有韩国媒体报道称,由于苹果在新机的电池选择上选择有SDI,所以其极有可能出现与三星Note7电池一样的悲剧,当然台湾媒体则认为,iPhone8与Note7的电池问题是不相干的。
据新京报报道称,苹果方面已经向他们带来了最新的确认,台湾用户iPhone8Plsu问题机型,初步调查的情况是出现了电池的肿胀,但并非是严重的安全性事件,跟爆炸无关。
不过,对于电池供货商的情况,苹果方面未作出回应。
从之前iFixit拆解iPhone8Plus的情况看,该款手机电池确实是来自三星SDI厂,与三星Note7来自同一工厂,不过相较于Note7是直接爆开、冒白烟,前述两台iPhone的状况则是电池无故膨胀撑开手机背盖,似与Note7手机爆炸事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