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从0到1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落地
人物名片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宁
“把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理论落地,以前没人做过,这是挑战更是吸引,我想促成这件从0到1的事情。从传统汽车到‘新四化’,我们国家有机会‘换道超车’实现汽车强国,这也是我的从业理想。”深知使命艰巨,孙宁说这话时声音却十分笃定。
作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车网”)总经理,孙宁带领团队探索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技术研发和应用,助力打造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形成可规模化复制推广的技术标准、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为自动驾驶中国方案贡献“亦庄经验”。
敢为人先落地自动驾驶“中国方案”
从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孙宁投身汽车行业见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也积累了经验。他进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带领团队开展行业前沿共性技术基础研究,逐渐接触到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
“从基础研究到实践探索,转折就源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的启动建设。”孙宁说。这是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加速落地,又以北京车网作为示范区建设、运营和创新引领的平台公司。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孙宁成为这个“敢为人先”的人。他说:“示范区建设本质上就是把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落地,如果能基于以往经验,把前沿理论变成现实,会很有价值。”在真实道路环境下,车路云一体化面临交通要素多等问题。进入北京车网后,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将“车路云网图”架构图一步步变成“施工图”,勇闯行业“无人区”。如今,700多台自动驾驶车辆在公开道路开展规模化测试,信控优化后民众在亦庄实现绿灯自由。
攻坚克难创新自主可控“亦庄成果”
“怎么制定标准架构?怎么利用现有技术落地方案?一开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孙宁回忆道。为了找到方案落地路径,从战略制定到现场调研、再到实施细节评估,从车端需求调研到路侧设备部署、再到云端运维服务,他带领团队做足准备。
孙宁将北京车网打造成一支能抗硬活、打硬仗的专业队伍。建设北京市统一云控平台,汇聚车路云数据并形成行业服务能力;联合发布并推进全球首个智能网联路侧操作系统“智路OS”开源开放……“坚持车路云一体化,深刻践行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已成为孙宁和他所带领车网团队的真实写照。
从方案落地到示范推广,北京车网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工作。一方面,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北京车网协同百度等22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参与示范区场景建设。截至2023年11月21日,北京经开区范围内累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超180万次,零售服务120万余次、配送服务超280万单,示范区建设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发挥平台优势,孙宁带领北京车网推动行业协同创新,目前已联合组建了车路云一体化联合创新实验室、智能网联路侧操作系统协同促进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创新中心等。还发起设立60多家单位组成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智能网联产教联合体,聚焦自动驾驶全产业链。
打造标杆赋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依托示范区建设,北京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排名第一;今年,示范区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斩获“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出行大奖……一系列荣誉让孙宁的行动通过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落地,赋能北京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成为业界标杆。
从建设效果看,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以及10公里高速道路范围内,已完成329个路口、双向750公里道路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部署。通过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全面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40%,实现自动驾驶、交通交管、公安、城市管理设备深度复用。统一数据底座的云控平台建成,网联云控服务能力验证成功。
孙宁带领北京车网完成示范区1.0、2.0阶段云控平台与路侧智能终端设施建设部署、初步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服务能力,目前正在作为主要负责人推进车路云一体化网联云控方案实践落地与3.0规划建设工作。
“我们是行业的探路者,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从理论走向实践,带动产业链创新突破,孕育新的商业模式。”孙宁说。从标杆到标准,北京车网牵头示范区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车-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累计推进标准项目60余项,已发布示范区标准20项,牵头或参编团标25项,地方标准11项,行业标准2项,国标1项,国际标准1项,为将建设示范区经验复制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从1向N,接下来我希望带领北京车网,推动示范区进行标准输出和复制推广,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的全国标杆,为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尽一份力。”孙宁说。
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赵义博:与量子“纠缠”20年为千行百业装上“量子芯”
人物名片北京中科国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义博
作为中国最早的量子科技产业开拓者,他勇闯量子“无人区”,证明国际遗留学术难题;主导研制多个量子科技产品,累计申报专利近300项;创办北京中科国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全球首款真空噪声量子随机数芯片……与量子“纠缠”20年,这位“追梦人”,一直奔跑在路上。
挑战与突破
勇闯量子“无人区”证明国际遗留学术难题
赵义博出生在甘肃省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就对自然和规律性认识感兴趣。1999年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他少年立大志,要做有挑战性的事业,做国家需要的事情。
“量子和电子工程结合,必将迸发出技术创新新动力,为未来科技带来革命性进步。”在本科期间,赵义博就坚定了深耕量子信息领域的目标。自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本科课程后,他在母校硕博连读量子物理专业。面对量子信息技术多个题目,赵义博选择了量子通信,作为自己博士研究的方向。
在中国科学院读博士后期间,他还研究了量子雷达方向,完成全球首个用量子效应去提高雷达对抗的实验。十余年的学术积累为他的量子科技产业开拓,打下坚实基础。
理想与实践
“量子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赵义博博士毕业后,选择共同创办国内首家量子科技企业。怎么做量子产业是首个问题,当时就设计了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多个可能性,并打造多个第一次的突破。
“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一定能做更好!”赵义博发现量子技术与产品,和国内外几家头部公司比尚存“断层”。他便组织团队着手新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的开发。一个团队、130人,历时半年,研发出足以追赶国际一流水平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
“量子科技的理论创新和实验验证已相对成熟,目前最难的是如何实现工程应用。让量子科技有用,才是整个量子科技产业化最需回答的问题。”出于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化发展的理想及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望,2021年12月,赵义博在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注册成立了北京中科国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量子”),担任企业董事长。
创业初期,国光量子面临的首个问题是如何抓住一个点实现快速突破?赵义博分析,制约量子科技产业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量子技术做小、做低成本,量子“芯片化”是关键。为此,国光量子确立了“将量子科技芯片化”的发展定位,并开始了第一代量子芯片的研发。
收获与未来
研制全球首款“量子芯”赋能千行百业
“单比特频数检测通过,块内频数检测通过,累加和检测通过……研制成功!仅一厘米!”今年5月,赵义博带领国光量子研制成功全球首款真空噪声量子随机数芯片,意味着中国的量子随机数芯片化正式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的量子安全产业进入了新阶段。
赵义博说:“当时资金量有限,不容许我们试错,必须一举成功。”
量子随机数源作为量子通信核心产品之一,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只有极少量的顶级科技企业才能推出,且体积大,成本高。面对困难,赵义博带领团队不断完善、完整理论架构,历经多次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一厘米的真空噪声量子随机数芯片。
短短半年,赵义博引领多个重磅级量子科技产品的创新和攻关:推出抗量子算法应用,助力信息安全;研制国内首款量子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实现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我们一直致力于量子科技芯片化,就是要真正把量子领域最关键的技术壁垒打破,把量子科技做得有用、好用、易用,赋能千行百业。”赵义博表示,接下来将把国光量子打造为光量子芯片领军企业,助力推动整个量子科技应用模式的创新和量子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李玉凤
孙骏:项目精细化管控打通提质增效快车道
人物名片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骏
孙骏现任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法定代表人。作为央企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他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致力于培育企业核心业务品牌。自2022年担任公司总经理后,他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一道深入落实集团、局工作部署,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项目精细化管控,全面开展机构治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他的青春答卷。
敢为人先打造企业核心业务品牌
站在传统建筑行业发展瓶颈的十字路口,孙骏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提升项目品质、打造核心业务品牌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优化区域结构和业务结构,实现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与创新业务加速布局,打造高质量均衡均质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下,公司先后承接了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一期、北京经开区工委党校综合楼、北京经开区天空之境产业园,以数字化转型全面助力“两区”建设。其中,北京经开区天空之境产业园项目凭借结合“城市更新”和“产业上楼”新模式,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优秀项目。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公司“双碳”业务优势,两年内落地中绿电尼勒克光伏项目等多个重大光伏产业项目,合同额近200亿,逐步形成新能源特色业务模式,将光伏打造成公司优势产品线。公司还承接青海西宁机场三期等重点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两年来,公司合同额突破700亿元,营收超340亿元,成为中建集团在北京经开区规模最大的企业。
唯实唯先打通提质增效快车道
“破局,改革。”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公司内部“大刀阔斧”地开始了。
为提升项目精细化管控水平,孙骏不断完善“五中心一平台”建设,坚持项目策划100%评审,完善首次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强化合同工期的刚性执行,以工期预警平台和两级生产会为抓手,强化过程实时预警,成功实现向工期要效益。两年来,公司累计纳统产值410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4.81%,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103.43%,累计纳税2.68亿元,人均效能增幅达25%,人均产值增幅超37.9%。
为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他以总经理办公会为抓手,开展内控管理。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新导向,实行低效能人员末位淘汰,变革薪酬机制,强化绩效奖励。全面推进项目专业等级和管理职级并行发展。2022年,公司完成项目核心团队岗位序列446人等级评定,累计发放各类奖励9503.63万元。
情许家国争做服务社会带头人
“承担指标光荣!”简短的六个字,讲述了孙骏作为青年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他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成果积极服务社会。在他的指导下,公司还成立了“壹+”雷锋志愿服务队,现志愿队成员已超800人,有效助力冬奥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在北京冬奥会、服贸会及北京经开区社区服务等社会志愿活动中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
此外,他还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与康乐县魏家寨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定点帮扶,先后投入50余万元,紧密围绕康乐县魏家寨村“五大振兴”开展强党建、兴产业、育人才、促生态等多维度帮扶,全面带动魏家寨村乡村振兴工作。
守正创新,志存高远。孙骏始终保持奋斗激情和担当精神,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交出行业答卷。他说:“所有成绩都是在上级党委和各级领导指引下,在所有员工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值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