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买车,赔本赚不到吆喝|查姐看车媒长测晒单

目前对于“自媒体买车合作”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自媒体说买车才有合作,认为这样的合作方式十分令人无语,于是不点名曝光和吐槽。

2、一些自媒体说头脑一热就把车买了、甚至买了很多,最后发现入不敷出,于是开始抱怨和反思。

3、前两个探讨更多是存在于自媒体内部的牢骚,真正进入公众层面的,是有些自媒体开始盘点头部大V们最近两年买过的车,这样会引导受众逐渐觉得:这些车都是合作。也就是说“自媒体买车其实就是为了合作,和个人喜好基本无关”。

综合以上三种探讨,就能知道为什么我说“媒体买车合作”或者称之为“媒体车主”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好模式了:

1、从营销层面来说,我们自己很清楚,这确实就是一种内容合作的模式。

所以,“媒体车主”这种模式究竟是怎么诞生和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

最早,这应该不叫“媒体车主”,而应该叫做“长测车内容”。

作为“驾仕派”的联合创始人,我们算是最早购买长测车的媒体之一——在我们刚创业的时候,买的第一台“长测车”就是小牛电动踏板车。

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最初买“长测车”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去购买主流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在使用之后,给予受众关于长期使用方面的解答。

有些人会问,汽车媒体日常能接触那么多车,为什么还要自己买?

熟悉我们工作流程的就知道:日常工作中媒体试车,顶多就是开一周——这种时长已经非常少见,开几个小时才是常态,而且厂家给到媒体的车,尤其是性能测试内容,有时还会做一些特别养护(这样在媒体大批量试驾的时候成绩更好)。

而关于我们的“长测车”到底有没有合作——其中一些车确实是有的,但从内容角度和拥车时长来说,和不合作的车没什么不同。而从比例上来看,我们买的绝大部分车,都是没有合作的。

其原因就在于,从初衷上来看,合作不合作并不是我们购买长测车的出发点,不然我也不会为了买一台KTM而专门学了摩托车驾照。

如果没记错的话,最多的时候我们长测车有10台上下,但为什么后来我们又停止购买长测车了呢?

我们看到有些自媒体在“月提”新车甚至更为频繁,从我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从营销角度来看,这种生产内容的风险还是比较大:因为一旦被打上“买车博主”的标签,甚至于你不是合作,只要是你买的车,都会被打上不可信的标签;久而久之,甚至整个“媒体买车”这件事的可信度,也会大大降低。

我们也很少以个人媒体车主的身份出现,我自己拍的长测,也确实是我在开——但我一年能长期开的车又能有多少呢?一个人同时拥有从廉价家用车到豪车,不仅从人设上不可信,后续的内容,又如何保障产出呢?

当然,买很多台的自媒体其实还是少数,对于有些博主或者是自媒体来说,更多是把这台车当成一个敲门砖、去向厂家表达诚意。所以在饭桌上我也经常会听到一些自媒体说,“我已经下单了”,上市发布会现场,朋友圈也会时常见到有同行晒单。这其中,早早谈好合作的应该不到一半,绝大多数,还是作为一种媒体主动表达的诚意。

尤其是预售盲订:这种下单反正也能退钱,相当于一分钱不用花,给厂家捧了个场,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种事情越是频繁,越会陷入自娱自乐的狂欢。厂家推出新车,肯定不是为这几十几百个媒体而造的。很多车都是看朋友圈好多媒体晒单,结果上市后卖得一塌糊涂,这种事多几次,现在媒体晒单这种事也逐渐少了,这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也说明一大帮媒体晒单狂欢,对终端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那么“媒体车主”剩下的最大优势,也就是公信力了。尤其是对于头部大V,用户会有某种共情感,认为懂车的媒体都是车主了,也是专业的一种背书。加上媒体对于用车方面内容的输出更专业、更有时效性,在日常用车时也有个参照。

而发展到现在,我们也看到:当公众断定媒体买车都是合作的话,内容公信力一并“祛魅”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买车赚钱,我买车是血汗钱”这种被愚弄的心态,这也会进一步瓦解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感。在失去了信任之后,自购车内容的价值也就被归零甚至会有负面效果了。

去年我和一些品牌营销口的人聊,其实很多厂家都有点“忌讳”媒体买车合作这种方式,而到了今年还把“媒体车主”这件事作为新车重要营销手段的团队,确实是有点落伍的。

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行业中还有很多媒体人买车就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在当下,也依然有媒体在做非常严谨认真的长测车内容。而且很多真正的车主KOC们做的内容都很有趣和专业,不要因为一些只追求短期利益的媒体存在、因为“媒体车主”这种营销方式的泛滥,就全盘认为“媒体买车”全都不可信。

而买车也好、租车、借车也罢,优秀的汽车内容创作者,永远不是围绕着经营和合作而去创作内容的——因为形式可以学习,但热情无法模仿和复制。

在媒体淘汰赛的当下,只有基于受众的需求而来的创作才会有生命力,反之,假如只会为品牌方代言、陷入“晒单”和“提车”的自我满足中,不管是大V还是小V,久而久之消耗的也只会是用户的信任,是不可能赢得长期和持久影响力的。

THE END
1.易车黑猫投诉我都是看易车网的。外观,内饰,最重要的是参数。进行对比比较。然而易车网的数据居然造假!导致我一直以为元UP是液冷的。众所周知液冷和直冷价格差别可是易车平台下单五百元购车补贴后按要求买车上传发票后一直审核不通过,今天打电话才审核通过,但是平台以各种理由不给钱,涉嫌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购车后又不履行承诺https://jl.tousu.sina.com.cn/company/view/?couid=1912222221
2.二手车交易虚假宣传并恶意不退款其它客服售后投诉维权中心原告通过懂 车帝app找到被告买二手车,原告在 2024年11月23日向被告交了 5000元的一个诚意金,原告通 过被告提供的行驶证查出跟被告 所描述的不符,以及公里数跟被 告所表示也不符,存在虚假宣 传,现被告恶意不退还诚意金, 非要告知是定金无法退还,严重 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https://www.xfb315.com/tousu/97957689
3.懂车帝买车可靠吗懂车帝 买车可靠吗现在网上平台买车的话,大部分平台都有相关的优惠福利。如汽车之家的车商城,易车的易车惠等都有着相应的买车福利,还有各大汽车品牌官网也有相关的促销活动,而福利内容普遍为优惠卷、抵扣卷、赠品大礼包、减价促销、节日福利价等。至于在哪个平台买比较优惠,这是无法评定的。因为车商大部分会根据市场https://m.yoojia.com/wenda/1015468.html
4.懂车帝线下销售买车靠谱不啊基本都是汽贸,价格确实便宜,但是风险也相应会提高。 2021-08-27 俏皮的货船 沃尔沃V90车主·车龄3年 就应该学习新能源新势力的几个品牌,就在商场铺面做个小展厅,全国统一价,自己上牌买保险,也可以有偿帮忙代办,没有那么多套路,简明扼要,就像买电子产品一样的感受!我觉得这种模式以后会颠覆传统4S店模式! 2021-08https://m.dongchedi.com/ugc/article/1709238977799240
5.谈谈我对汽车类社区的理解:懂车帝VS汽车之家在汽车垂类内容平台领域,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三座大山就是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 汽车之家,早年以论坛起家,所有内容都以用户为核心,通过首创定义各种标准化的工具,打造了最完备的车型库工具吸引了大量买车的用户和爱车的极客,通过多年的积累在主机厂非常强势的汽车垂类行业完成了从售前到后市场的布局,拥有最强的买车https://www.jianshu.com/p/817deac2084c
6.4S店“旧车置换”套路深?防入坑指南快收好想必各位在买车的时候,销售人员都会问一个问题:请问您是购买首款汽车还是购买第二款汽车?如果有旧车的话销售基本都会抛出旧车置换的“橄榄枝”,笑脸相迎以各种话术、和算账帮你算算旧车置换能够节约多少钱,如果是分期的话就会帮你算算月供会少多少。 大家有木有想过一个问题,4S店为什么对旧车置换的品牌来者不拒,就https://m.dcdapp.com/motor/m/feed/detail?group_id=7116400156479832590
7.字节跳动拆分懂车帝:估值30亿美元融资8亿!不过,对于懂车帝的发展前景,有一件事需要提到的。 在2024年1月,元旦刚过,就爆出了华为力推的鸿蒙智行停止与懂车帝、汽车之家、易车等三大平台合作。 彼时,懂车帝冬测的数据,引发了一众车企反弹,余承东直接说“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甚至特斯拉都下场了,认为懂车帝的冬测并不客观也不真实,这是懂车帝、汽车之家、易https://www.eet-china.com/mp/a320356.html
8.字节跳动拆分懂车帝:估值30亿美元融资8亿不过,对于懂车帝的发展前景,有一件事需要提到的。 在2024 年 1 月,元旦刚过,就爆出了华为力推的鸿蒙智行停止与懂车帝、汽车之家、易车等三大平台合作。 彼时,懂车帝冬测的数据,引发了一众车企反弹,余承东直接说“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甚至特斯拉都下场了,认为懂车帝的冬测并不客观也不真实,这是懂车帝、汽车之家https://36kr.com/p/280695449614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