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品牌主体: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南京长安、合肥长安四大乘用车基地、保定长安客车专用车、长安跨越货车。
2、合资品牌主体;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标致雪铁龙,长安持股50%,各外资方持股50%。
3、长安还通过江铃集团间接持股江铃汽车(000550)。
二、财务分析
2007至2016年三季财务数据:
结合2016年度业绩预报,2011至2016年,长安净利润从10亿增长至100亿,10倍高增长,年复合增长60%。
柱形图显示的是九年加权ROE的变化。2011年至2014年长安高歌猛进,加权ROE:7%→10%→20%→34%,2015仍维持在高位33%,2016估计将下降至28%左右。
根据“树不能长到天上”的常识,这样的超高速增长,特别是30%以上的高ROE,我认为在汽车这样一个竞争性行业,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三、经营分析
2016年产销数据:
长安2016年共销售306万辆汽车,增长10%。
按品牌划分:合资部分销售126万辆、增长5%,其中长安福特销售94万辆,增长9%(零售数据增长14%);自主长安品牌乘用车销售130万辆,增长9%;江铃销售38万辆,增长24%。
2017年,长安的销售目标为330万辆,增长8%。
长安对四家合资公司持股均为50%,营收不并表,净利润按50%体现在“投资收益”科目。2008至2016年,“投资收益”逐年增长,主要源于长安福特车的大卖。(详见财务分析图)
预计2016年长安福特的净利润高达200亿、长安马自达20亿,长安铃木保本、长安标致雪铁龙亏损,长安汽车占50%,“投资收益”约110亿。
按照长安2016半年报测算,长安福特的平均单车出厂价13.55万元,净利润2.17万;长安马自达的平均单车出厂价11.57万元,净利润1.04万元;长安铃木平均单车出厂价8.35万元。长安福特真是暴利啊!(能维持多久?)
2017年1至2月,长安福特仅出厂数量仅11.7万辆,同比下滑28%(好日子真的到头了吗?)
2、长安自主品牌规模增长,尚未挣钱。
依据财务分析图,2011至2015年,“营业总收入”从265亿增长至668亿,由于合资部分和江铃营收不并表,这大致可以看作长安自主品牌部分的销售额。
2011至2015年及1016前三季,“净利润”与“投资收益”的差额依次是-7.32亿、-4.2亿、-11.4亿、-5.4亿、4.5亿、1.74亿,差额大致可视为长安自主部分的净利润,多年来营收虽大幅增长,利润却始终挣扎在盈亏线上,不过近两年略有好转。
这就是长安的大战略:“以合资贡献利润,做大自主规模”,目前长安销量已是自主品牌全国第一,这是长安战略的成功。但是单车出厂价仅有5.1万左右,下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能够创造利润。
2017年1至2月长安自主乘用车销售27万辆,增长约6%。
3、江铃汽车2016收入增利润降。
按照业绩预告,2016年度营收增8%,净利润大降40%,江铃给出的理由是竞争导致的降价和费用增加。不过这部分不是长安的主要部分,不作展开。但可以反映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4、轿车与SUV此消颇涨
从2015到2016年,长安自主SUV车型(CS15、35、75、CX70)合计销量从36万辆增长至54万辆,轿车(逸动、悦翔)却从30万辆下滑至26万辆。
长安福特SUV(锐界、翼虎)从20万辆增长至24万辆。轿车除低价的福睿斯增长,福克斯仅微增,蒙迪欧则下降。
所以后面来看,SUV的销量增长是否能持续很重要。
5、关于费用和研发投入
从2016半年报来看,长安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占营收的6.5%左右,合计13%,由于合资部分不并表,这大致即是长安自主部分的费用率,在汽车行业中,这个费用率是较高的,长城要低许多。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研发投入对于车企业的发展很重要,2014、2015、2016上半年,长安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亿、6亿、11亿,分别占营收1.2%、1%和3%,长安向来号称重视研发,走正向研发之路,据其他球友介绍,长安在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块未作深入研究)
四、业绩预测
影响业绩是因素复杂多变,即使是企业管理者也往往差之千里,何况普通投资者。但我有以下几点感觉:
二是长安合资车的利润率太高,在竞争性行业无法长期维持,当然也不排除福特再出爆款(目前未看到),因此往后长安利润的增长更多地要依靠自主由销量增长转化为利润增长,130万的销量如果能转化成利润那也是不得了的。
三是树长不到天上去,长安未来几年无法延续前几年的超高增长。
我拍脑袋,以2016年底为基数,对未来五年作悲观(每年下滑10%)、中性(0增长)、乐观(每年增长10%)三种情况测算:
1、悲观。合资车利润下滑,自主车仍不挣钱。
2、中性。合资车利润下滑,同时自主车利润逐步释放;或者自主车仍不挣钱,但合资车保持现有利润。
3、乐观。合资车保持现有利润,同时自主车利润逐步释放;或者合资车利润虽有下降,但自主车利润大幅增长。
五、估值和股价预测
预测业绩已然困难,预测股价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在这里,我只是以实业投资的角度先考虑所投的企业在五年内会有多少盈利、分红,净资产会增加到多少。然后再将企业放回到资本市场上,按照不同的PB估值,测算出股价。
结合美股多年来平均市盈率15倍,A股企业多年来平均加权ROE:12%,得出PB的合理均值为1.75倍。我个人认为对于净资产收益12%的市场,似乎1.75倍PB是一个合理值,因为5年的周期,净利润的累积,可以使净资产增值到原来的1.76倍。当然对于高ROE的企业可以给出高PB,对于低ROE的企业则应给出低PB。
这也是我首次尝试采用这种估值方法。估值并非为了预言,而是找到一个衡量高估与低估的大致基准。
九宫格图中黄色三格,低业绩对应低PB、高业绩对应高PB,对应关系比较合理,按照目前长安A股16元(PB1.7倍,PE7.2倍)、长安B股11元(折人民币10元,PB1.05倍,PE4.5倍)来计算:
1、在业绩、pB估值均悲观前提下,
长安A基本无收益;
长安B五年收益70%,年复合收益11%。
2、在业绩、pB估值均中性前提下,
长安A五年收益119%,年复合收益17%;
长安B五年收益251%,年复合收益29%。
3、在业绩、pB估值均乐观前提下,
长安A五年收益273%,年复合收益30%;
长安B五年收益497%,年复合收益43%。
其他情况下,我就不一一算了。
六、总结:
1、长安的缺点:国有企业效率低、自主车多年增收不盈利、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率高、长安福特高利润无法长期维持。
2、长安的优势:“合资创造利润,做大自主规模”战略正确、重视研发、自主车如果释放利润画面很美、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尹徐两代主帅水平不错。
3、长安B低估,长安A股较低。
利益披露:本人昨日11.06港币买入长安B,今天已跌5%,哭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