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零跑汽车是三季度“花钱最少、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上市车企。为什么这么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用不到其他造车新势力一半的研发投入和不到其他车企零头的销售费用,硬生生干出了8.62万辆销量和将近100亿的收入,将亏损缩窄不到7亿元,也让毛利率从年中的2%左右迅速提升到8.1%。
首先,大家不要小看了零跑的消费和市场对象感!我一直说,在B端生意场吃过见过的企业家,做C端的时候一定游刃有余。因为B端只有一个客户,服务不好、市场节点抓得不准,企业就失去了所有机会,B端不给你任何回旋的余地。朱江明从B端到C端,他手里的零跑就做两个技术关键点,一是核心技术的迭代话语权,二是通过技术掌握供应链垂直整合的成本话语权。
从这个维度看,零跑的六大域自研,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什么都做,而是抓住汽车迭代的关键技术点。例如电池包,零跑算的是未来规模化后电芯成本下降后的议价效率。因此,零跑将CTC电池一体化纳入自研体系。例如电机,七八年前,在所有造车新势力没有认识到油冷电机未来的市场前景下,朱江明招聘电机业务负责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电动汽车在500公里续航和120公里每小时时速下不失速、电机稳定不出现异响等问题。因此,零跑才能最早做出油冷电机,在15万元市场打出自己的稳定性。例如域控制系统,从精密仪器到汽车大宗工业品,朱江明懂的在哪里下手进行整合,所以就有了LEAP架构下的中央控制系统。
其次,不要忽视了零跑的8.1%毛利率与5.5亿销售费用这两个数字。如果按照券商分析,零跑最大的危机可能就是低毛利率,因为其他造车新势力的毛利率动辄都在15%-25%。但我们要注意,零跑的核心是效率,效率的着眼点在于规模。我们来看看规模给零跑带来的实质性经营质量。2024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4.4%,环比增长61.7%。零跑汽车营收环比增长83.9%,同比增长74.3%。零跑的毛利率从年初的1%左右到第二季度的2.8%,再到现在的8.1%,正在逐渐提升。
整合、高效、规模、迭代,然后再整合、再高效、再规模、再迭代,这就是零跑三季度报的商业模式。和华为、小米或者其他造车新势力比,零跑的商业模式似乎既不惊奇也不前瞻,但很有效。对当下中国汽车乃至中国宏观经济,机制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平凡的发展或许才是常态。就像巴黎车展我在撰写零跑未来的规模预测时形容这家企业的那句话,谁都可以有一个华为的梦,但谁都必须走零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