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度全球车型销量榜TOP20中,来自中国的车企有12家(比7月增加1家),全球份额47.2%(7月为46.5%);来自德国的车企有4家,全球份额为12%(7月13.1%);2家来自美国,全球份额为13.2%(7月为8.2%);2家来自韩国,全球份额为3.8%(7月为4.2%)。
TOP20车企销量占比为76.3%与7月的73.9%相比,增加了2.4个pct。
这也是全球唯二的两家月销量超过10万辆的品牌。
大众以40,387辆,排名第三,全球市场份额为4.8%(7月为6.0%);
8月的榜单中,来自韩国的现代和起亚排名下滑分别为第11名和第15名,同时依旧没有一家来自日本的汽车企业。
在1-8月全球车企销量榜TOP20中,来自中国的车企有11家(1-7月为11家),全球市场份额为41.1%(1-7月为40.1%),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1个pct;来自德国的车企有4家,全球市场份额为12.6%(1-7月为12.7%);2家来自韩国,全球份额为5.0%(1-7月为5.2%);2家来自美国,全球份额为13.9%(1-7月为12.5%);1家来自欧洲其它区域,全球份额为1.9%(1-7月为3.6%)。
这也是全球唯二的两家市场份额超过10%的品牌。
宝马以206,342辆,排名第五,全球市场份额为3.6%(1-7月为3.7%);
两家韩国企业起亚和现代表现出色,排名分列第9、11名,全球市场份额在5.0%(1-7月为5.2%,其中现代排名下滑一位)。
五菱宏光MINIEV以278,838辆,排名第二,全球份额为4.8%(1-7月为5.0%)。
当然Model3的竞争力下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2023年会不会有来自中国的品牌超越Model3?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其它的四款非特斯拉的产品为:大众ID4在1-9月的全球销量为99,880辆(第8)、现代Ioniq5在1-8月的全球销量为67,781辆(第15)、起亚EV6在1-8月的全球销量54,896辆(第19)、福特电马在1-8月的全球销量为51,447辆(第20)。
这也是唯二的全球份额超过10%的车企集团。
2、8月欧洲乘用车市场遇到了部分危机,整体市场销量下滑明显。预计随着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市场将会有更加明显的缩减。在8月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已经占到全球销量的69%,预计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全球新能源市场将会更加依赖中国市场的销量。
3、随着全球新能源月度渗透率突破15%门槛后,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市场的引领下,全球新能源进入加速增长状态,在这个时候谁能够实现中国+海外市场的双重布局,讲势必会享受到中国+海外双重增长的红利——而这个正是曾经所表述的:国际化是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增长的第二条曲线,虽然国际化这条路异常的坎坷,但也总要有人不断的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