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快速发展,泛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了新形势下的新需求。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对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汽车行业的产品开发提出新要求。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需求和新要求,融合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关键环节,加速保险行业与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保险角度的汽车安全技术研究路径,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首次从汽车的持有使用环节,将汽车作为承保标的物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
一、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因应当前消费市场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来的对汽车安全的新需求和新要求,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跨行业合作,基于中国道路、车辆和行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解决方案,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为抓手,聚焦中国道路交通的安全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全局。
指数可应用于:1)为消费者购车养车提供参考;2)为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提供技术支撑;3)为整车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供输入;4)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
汽车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或刮擦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广大车主都会遇到的高频问题。而在低速事故中发生的车辆损坏,不同的车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都直接关系到车主在车辆保有环节的综合成本,而这些特性在购车环节中又是隐性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针对该隐性特性,参照国外保险行业汽车技术研究机构通行采用的试验方式和评价规程,开展实车碰撞研究,对车辆的耐损性和维修经济性等进行信息公示,提供消费者更全面的购车和养车信息。
汽车在中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对车内乘员是非常危险的,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高速碰撞事故,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大。通过结合国内保险赔付情况和国外保险行业汽车技术研究机构的研究,针对保险赔付案例中人伤程度最严重,赔付风险最突出的情况:易发生乘员空间侵入的正面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侧翻翻滚,以及极易形成挥鞭伤,即颈椎过度屈伸性损伤的座椅鞭打情形等,通过实车碰撞研究,对车辆的车内乘员安全性能进行试验评价,并面向消费者进行科学的安全信息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地选车购车,通过引导需求侧促进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