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由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主要创始人共同投资成立。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研发制造、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依托大华股份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其在技术研发、流程体系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强调工程师文化,对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工艺品质有着极致的追求。公司一期投资26亿元年产10万辆的整车制造基地座落在美丽的金华市新能源小镇,工厂占地551亩,厂房面积23余万平方米,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产线及三电生产车间。
让我们一起从零开始,赢跑人生!
和众泰没有关系。
众泰怎么样大家心里有一杆秤。但是为什么福特和众泰合资。坊间传闻是为了应对油耗政策,因为众泰的新能源做的不小,有部分指标可以出售,福特油耗压力大。
但是福特最近是销量惨淡,想靠新华福克斯翻盘,但是今年年景不好,希望不大啊。所以和众泰弄合资公司的事情……应该不会太快吧,车型能在五年内看到?我去买个枕头睡一睡。
不是,是由零跑汽车生产,公司全称,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的12月24日,是一家创新型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公司的主要投资方是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置在浙江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
一共有三款车型在售,第一款车型是一款微型车,是零跑T03,第二款车是一款小型车,是零跑s01,第三款是零跑c11,是一款中型级别SUV,目前只有这三款车型出售,车辆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但在市场上的反响比较不错。
车辆有三款车型,不同的车型有着不同的续航里程,其中零跑c112021款豪华版,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480公里,零跑c112021款尊享版,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600公里,零跑c112021款性能版,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550公里。
要买众泰的朋友们,我只有一个建议:到你所在地众泰4s店的员工停车场看看有没有众泰的汽车!(内部员工价是8.2折)
近日众泰汽车复活的消息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而且计划布局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很多网友又开始纷纷调侃,特斯“泰”的梦又有望了。
而最近一个号称“白衣骑士”的江苏深商,拿着20亿的投资款来救众泰,并且最新消息称二十亿重整投资款已经全部支付到位,众泰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按照规划,众泰未来将从恢复优化传统汽车业务,升级拓展网约车、微型电动车等方面发力,并有望向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发出冲击。就此很多网友好像看到了10多万的特斯“泰”,距离开豪车就差一个众泰。但真的会这样吗?
我觉得不会,众泰此次回归后应该不会再走模仿的路,因为历史告诉他们看似走了捷径登上了巅峰,实则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深渊。从2020年众泰公布的TS5就可以看出,众泰开始了追求自我的路,而不是在去造下一个兰博“泰”,法拉“泰”了。而且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因为别人还不够完善。
最后,希望众泰能再次成就非凡,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自己,也让我们为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加油吧。
亮哥说车,只挑实在的说!
皮尺部,山寨汽车,中国底部人的豪车梦
本人一个月前刚买了众泰50081.3时尚型.不是汽车老手.技术上的问题不太了解..开了第5天遥控锁坏了.下了3天连阴雨.雨刷也坏了.反正就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还好我家里维修地不远..呵呵.主要就是很喜欢这个车的样子..买的时候.我爸就不同意.说这个车牌子不行.质量口碑什么的都不太好.看自己喜欢的程度了.不知道你是男还是女.如果是男的而且身材很魁梧的话.建议不要买.空间很小.我开正好.我爸上去就觉得很小..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再问我恩..还有.5万9千提的车.整车手续车牌下来.大概花了6万5..
您好,众泰2008的外形基本就是山寨丰田特锐的,车子经济性还可以,价格不贵,但是小毛病不少,这款车已经停产好几年了。
说到众泰汽车很多朋友应该还有点印象,毕竟在破产之前也曾凭借“保时泰”的绰号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在停摆两年后,近日ST众泰发布《关于汽车整车复产情况的公告》,根据此公告显示,众泰在2021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整车的复产工作,并宣称第一批复产的T300将于10月20日正式下线。
缺少核心技术,T300难成“燎原之火”?
众泰T300的复产下线意味着停产许久的众泰品牌也随之复活,那么众泰T300能否成为“燎原之火”,让众泰品牌逆势翻盘呢?
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众泰T300就在工信部完成了申报,根据之前的申报信息来看,此次复产与原车型并无太多变化和升级,依旧是以前外观造型,依旧是搭载1.5L发动机。众泰T300其实是众泰在2017-2018年期间生产的车型,车辆定位是一款小型SUV,此前售价为4.59-9.38万元,属于偏低端的车型,那么众泰是想凭借低价再次打开市场?
众泰T300
其实早在2017年期间,众泰汽车还是“火”了一把的。众泰汽车靠着“皮尺部”直接将保时捷“原模原样”地搬了过来,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保时泰”的名号也是这样来的。那个时候国内的自主品牌都还在摸索发展中,都还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保时泰”也才会因为抄袭、模仿出圈。
众泰SR9
不过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早已不是之前的“少年”,比亚迪有自己核心的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混得“风生水起”,长城、长安、吉利等品牌也不甘示弱,都有自己核心技术,所以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再看众泰似乎一直以来都只有“大胆”地抄袭,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没有好的产品力,仅仅想靠低价吸引用户恐怕有点难。虽然众泰T300成功复产,但是拿几年前的产品来糊弄消费者,又有几个人会买单呢?
T300内饰在现在看来已经略显“老气”
布局新能源还有希望?
另外,在今年6月份众泰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其中约47亿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这一举动自然是为了布局新能源市场,为众泰再寻一条出路。
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新能源赛道确实还存在一定的机会,不过目前新能源领域也已经竞争十分激烈,起步较早的“蔚小理”已经有了月销过万的爆款车型,并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战场”,虽然是后程发力,实力却不容小觑,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已进入月销10万辆的时代。在这样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重新出发的众泰汽车想杀出一条道路,也不是一件易事。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众泰复活之路必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显然仅仅靠复产一款过时的车型是不能做到的。在复活之路上众泰更应该将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毕竟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现如今仍靠着借鉴模仿已经不会有出路,如果不能有技术上新的突破毕竟再被市场淘汰。最后,我们还是希望众泰能够搭上新能源汽车这班车,在时代浪潮中找到新生。
因为当尝过依靠“山寨”来轻松赚快钱后,就没有动力去提升产品质量,把车造好。
在2016年,这一年众泰汽车年销量超过了33万辆,绝对量上看肯定还算不上主流,但50%的同比增幅,让众泰汽车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另外,也坚定了众泰汽车做逆向研发的决心。
日前,众泰汽车公布了2020年首季度的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下降9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7亿元,较之去年同期1.0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94.10%。
“好汉”也提当年“勇”
2013年,众泰汽车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中型SUV车型——T600,这款车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需要介绍的亮点,唯一会被大家反复谈起的就是T600的造型,车头看是大众途锐、车侧看是奥迪Q5,众泰T600的多处外观设计几乎都是一比一的“临摹”了途锐和奥迪Q5。
诚然在当时不少自主车企都在进行着逆向设计,但如同众泰T600这样做到极致的“高仿”,还是比较罕见,所以,这款车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消费市场的热议,也正是从此刻开始,“模仿者”的帽子就正式戴在了众泰汽车头上。
与争议一起到来的还有市场的爆发,十万左右就能落地一辆“豪车”,在当时汽车消费正在呈现崛起之势的国内三四线市场上,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众泰汽车的业绩伴着不断高涨的争议之声开始一路攀升。
名头这么响,没理由不更进一步
在名声和市场表现都迅速提升之后,众泰汽车干了三件大事儿:“借壳”上市、合资福特、发布高端品牌君马汽车。
三件事儿都是在2017年完成的。
一个是借壳金马股份完成上市。2016年10月,金马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以116亿元价格收购众泰汽车全部股权,2017年6月,金马股份股票正式更名为众泰汽车。以116亿元的超高价格收购众泰汽车还把上市公司的股票名字改成了众泰汽车,金马股份为何会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呢?原因其实简单,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本来就是一个家族的成员。
众泰汽车董事长金浙勇原本是众泰汽车的第一大股东,金马股份则是铁牛集团2003年收购的控股公司,金浙勇又是铁牛集团实际控制人应建仁夫妇的外甥,也正是因为有这层亲属关系在,金马股份当初发布收购众泰汽车公告的时候,还曾被证监会提出过质疑,当然,证监会真正质疑的是众泰汽车高达116亿元的高估值。一番波折之后,众泰还是实现了“借壳”上市,但收购主体最终改为了金马股份的母公司铁牛集团。
另一个是发布高端品牌君马汽车。2017年6月,君马品牌问世,这时候有一个大背景需要介绍一下,长城汽车的WEY品牌和吉利汽车的领克品牌都才刚刚发布不久,自主车企向中高端市场寻求突破俨然成为潮流,当时看来形势一片大好的众泰汽车显然也有了冲高的打算。
作为众泰汽车的全新品牌,君马的定位是一个新能源车品牌,不过前期也会兼顾燃油车型。
众泰牌“过山车”起航
和擢升速度一样快的是众泰汽车跌落下来的速度,事实上,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2017年,众泰汽车的市场表现就已经开始滑坡,虽然继2016年之后,众泰汽车2017年的年销量再次突破了30万辆,但31.7万辆的销量数据较之2016年下降了4.8%,距离全年40万辆的销量目标也差了一大截。
到了2018年,形势更是急转直下,众泰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下滑至23.19万辆,营收方面,2018年实现营收147.6亿元,同比下降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9亿元,同比降低36%。2019年就更惨,中汽协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众泰汽车的累计销量为15.3万辆,同比下滑40.1%。销量大幅滑坡也严重影响了众泰汽车的经营业绩,2019年众泰汽车的营业收入为32.04亿元,同比下降78.3%,净利润亏损92.94亿元,降幅达到了惊人的1260%。
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大幅滑坡的同时,众泰汽车的高端品牌和合资项目也遭遇困境。
按照最初的规划,君马品牌在2017年就会推出两款跨界SUV,在2018年会布局中型7座SUV、5座轿跑SUV和紧凑型7座SUV三款车,到了2019年,还将再推出四款新车。不过,截止目前,君马汽车共计推出三款车型,从车型的市场定位看也并未与众泰品牌拉开距离,市场表现更是差强人意,事实上,去年年中时候,君马汽车就传出了停产消息。
“山寨”车企还有重振的希望吗?
是什么让众泰汽车的发展轨迹坐上了过山车?说到底还是发展模式选错了,“模仿式创新”的弊端太明显了,特别是当一家车企的名字直接和山寨划上等号的时候,短期爆发和长期无力这个矛盾的病灶就已经埋下了。
要如何破局呢?
首先,在产品规划方面,众泰汽车即将上市一款紧凑级SUV——众泰TS5,对这款内部代号为A16的新车,众泰汽车显然给予了极高的市场期待,内部为这款车设定的目标是成为爆款。通常意义上,一款新车要想被冠以爆款之名,迅速实现月销量破万是个必要前提。
再者,众泰汽车未来的发展重心会向氢能源汽车市场倾斜。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众泰汽车公关负责人表示,清洁能源战略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泰汽车认为氢能源汽车市场在这一时期一定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目前,众泰汽车已经完成了近五年的氢能源战略布局和技术规划,今年年内,众泰可能就会上市一款氢能源车型。
此外,众泰汽车即将对品牌战略进行调整,和吉利、奇瑞等品牌过往的经历类似,众泰汽车也已经认识到此前几年扩张时期的多品牌战略容易分散资源和精力,众泰汽车也将进行战略性收缩,回归到一个品牌,就是众泰品牌。众泰汽车公关负责人对盖世汽车表示,后续众泰汽车将聚焦到“一个众泰品牌”,同时将加大在设计、核心技术以及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投入来提升品质、性能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