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得主马尔科夫,终于又有新书了!这一次,他决心书写传奇人物——斯图尔特·布兰德。
为了这本书,除了翻阅私人日记和信件以及馆藏资料,他们每周进行一次交谈,持续了整整一年半。
近500页的新书《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一经出版就荣获《纽约客》年度最佳图书。中文版重磅上新,湛庐君为你争取到了独家福利:限时6.5折+包邮到家。
无论斯图尔特·布兰德走到哪里,我们其他人都会跟随。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布兰德是谁?他是“个人计算机”的概念最早提出者。乔布斯、贝佐斯、凯文·凯利等科技巨擘,他们一生都在追随布兰德(马龙·白兰度也爱他)。
遥想当年,布兰德将写书的想法拱手相让,才有了凯文·凯利的《失控》……
Stayhungry,Stay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乔布斯这句传世格言,就是从布兰德的《全球概览》封面上复制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乔布斯说:迷茫的时候,我就会阅读布兰德。
为什么每一件历史大事件中,总能看到布兰德的身影?他是如何预见未来的?他每天都想什么?他的灵感从何而来?
“我真想在布兰德的脑子里逛上一年。如果他能把对世界的评估装进瓶子里,我一定要抢先去喝它一大杯。”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德尼斯·卡鲁索
1
这是一本什么书
布兰德说自己被“贪婪的好奇心和对无聊的巨大恐怖”驱使,不断改变着重心。
他有的是机会创造巨大的财富,但每次等到金钱开始润滑大篷车的车轮时,他已匆匆离开了表演现场。
硅谷盛产富豪,也不乏巨头,布兰德则是硅谷工具中的灵魂。
点击书封,立减52元
重磅新书,包邮到家
截至8月9日24点
▼
一本传记,普利策奖得主笔下的人生传奇
20世纪40年代,布兰德在伊利诺伊州长大
出生于1938年的布兰德,其人生就像一部电影。他当过学生、士兵,还混过艺术家圈子,最后成了技术界的大佬,成为科技时代的启蒙者与思想家。
他的故事,是关于如何用好奇心和创造力去探索未知,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去挑战现状,如何用远见和热情去塑造未来。
年轻时期的布兰德混迹于纽约和旧金山,这里汇集着“垮掉的一代”、反主流文化者、嬉皮士、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波希米亚式群体,像是处在一个巨大的主流文化和建制体系中的“法外之地”。
布兰德晋升中尉,被临时指派到五角大楼拍摄约翰·肯尼迪总统
布兰德的好奇心和无聊感很早就显现出来,推动他走上一条非线性的生活道路。16岁的布兰德就借走父母的汽车,到加利福尼亚州淘金去了。不平静的青春期之后,布兰德上了斯坦福大学,拿下一个生物学学位,随后一头扎进纽约的流浪艺术家圈子。
一位年轻人遇到如此时代,凭着直觉投身其中,其实是最好的人生。他放任思维漫游,也积极行动,那个时代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影子。布兰德的一句著名语录“信息渴望自由”,长期被黑客群体视为集合令。
在精神上,他们寻求建立和扩展新的意识。为了向嬉皮士们提供服务,布兰德创办了《全球概览》。
一场反主流文化在社会运动中所产生的能量,在硅谷转向了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布兰德无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滑动查看本书完整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洞察时代的智者:斯图尔特·布兰德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推荐序二硅谷的图腾——斯图尔特·布兰德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
推荐序三全球视野和长期主义——整体思维的启示
余晨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
《看见未来》作者
推荐序四硅谷工具中的灵魂
周健工
未尽研究创办人
译者序斯图尔特·布兰德:中国依然稀缺的“物种”
方兴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
中文版序每个人都是肩负责任的地球飞船船员
致谢
注释
一本思想史,影响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变迁
为了拍摄第一张“地球照片”,布兰德走上街头。“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张整个地球的照片?”布兰德以一己之力发起了一场游说。最终,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照片,该照片也成为第一期《全球概览》的封面。人类第一次看清了“地球母亲”的全部容颜。
除了创办《全球概览》,布兰德还组织第一届黑客大会和反主流文化与环保主义运动,是他创办美国第一个在线社区WELL,是他首次提出“个人计算机”的概念,提出“信息渴望自由”的理念,推动开源软件的发展。
布兰德创立了“恒今基金会”,主导了“万年钟”项目,宣扬长期主义理念,提醒人们放眼长远。是他迫使NASA发布第一张卫星拍摄的整个地球的照片,让人们看到第一张地球照片。
布兰德(蹲坐者)很早就意识到,个人计算机即将成为大流行
《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是一位杰出思想家的传记,更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科技与文化变迁。马尔科夫挖掘与复原了大量历史关键事件的细节,也注入了个人对于数字革命历程的见解和洞察。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时代精神的力量。这种意识可以成为人类在未来动荡的世纪中导航的重要北极星。
布兰德查看万年钟的模型(贝佐斯为这个项目进行了投资)
在布兰德的万年钟项目首页,标注着T.SEliot的名句:
我们不会停止探索,
而所有探索的尽头,
都将是我们出发的起点,
并且生平首次了解此地。
2
这本书有什么来头
《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作者:约翰·马尔科夫
普利策奖得主,幕后的“硅谷独家大王”
未来学家保罗·萨福说:“马尔科夫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不只是报道独家消息,而是报道独家幕后的独家。”对互联网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与敏锐度,马尔科夫被誉为“硅谷独家大王”。
根据兰登书屋的介绍,他是最早对互联网进行报道的记者。1988年,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首次出现时,他就对此进行了报道。其在1993年就将互联网誉为“信息时代的藏宝图”,更是2010年报道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第一人。
40多年记者媒体经验,绝不“纸上谈兵”
曾任《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4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专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报道,是乔布斯等业界大咖信赖的记者。他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记者。
BFM报道马尔科夫新书《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
方兴东教授倾心翻译
中国互联网和高科技越成功,布兰德这样新思想和新文化先驱的缺失使得我们内心越显得空空荡荡,进而越发迫切地呼唤“中国的斯图尔特·布兰德”早日出现!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仅有产品和商业是不够的。
总之,希望更多的人阅读本书,更多的人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布兰德。我也期望自己有机会能早日去拜访他,在那艘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索萨利托、他和妻子栖身的改装过的拖船上,听他娓娓道来。
——方兴东
3
哪些大咖正在读
▲
点击海报,立享6.5折优惠
截至8月8日24时
在国外:《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绿色反主流》作者安德鲁·柯克、《图灵大教堂》作者乔治·戴森、《硅谷搅局者》作者莱斯利·柏林、《密码》作者玛格丽特·奥玛拉、《黑客》作者史蒂文·利维、《失控》作者凯文·凯利、《纽约客》《图书馆杂志》《华尔街日报》《柯克斯书评》《洛杉矶书评》《书单》等联袂力荐!
在国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未尽研究创办人周健工作序力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发起人方兴东教授担纲翻译,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等重磅推荐!
从《全球概览》到互联网,斯图尔特·布兰德预见到了每一个风向。他说自己被“贪婪的好奇心和对无聊的巨大恐怖”驱使,不断改变着重心。
牢记布兰德的话:“你只要发现水流的方向,然后逆流而上就是了。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自己活着。”
——胡泳
读布兰德的人生故事,使我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人类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浪潮中。
——周鸿祎
布兰德是一位顽皮的游吟诗人,在过去的6个10年中引发了每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社会运动。在这本对他进行了深度报道、令人兴奋的书中,伟大的科技编年史家约翰·马尔科夫捕捉到了布兰德作为一名远见者的才华。
这本书不仅是对技术乐观主义、环保意识和黑客资本主义的深刻解读,更是引领我们理解当今世界驱动力的一份宝贵指南。
——沃尔特·艾萨克森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凯文·凯利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4
为什么要现在入手
管理者:学习布兰德的情景规划方法和前瞻性思维,以更好地引领团队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
创业者、创新者:学习布兰德的精神有助于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确定的增长密码,成为下一个乔布斯、贝佐斯或凯文·凯利。
科技从业者:学习布兰德的反主流精神、终身学习精神、行动主义、整体思维、跨界思维、成长思维等精神。
投资者:寻找下一个大事件的风险投资家,对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充满期待。了解布兰德如何识别和支持有潜力的技术和理念。
更多读者:了解布兰德与《全球概览》杂志的策划出版故事,探索不同领域的交叉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知识追求找到灵感。
#随书附赠布兰德生平大事年表#
[布兰德精神]
反主流精神:布兰德创立的《全球概览》是反主流文化的代名词,在这场运动中受其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名人包括乔布斯和凯文·凯利。
终身学习: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布兰德的一生一直在学习新的知识,他的观点也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改变。
行动主义:布兰德一旦认为什么是对的,就会尽快努力去做。
整体思维:整个地球的形象让所有看到它的人学会从整体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