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课程学时:54学时,其中含实验8学时
08.课程学分:3
09.面向专业:车辆工程、工业设计
10.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汽车性能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培养学生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应汽车性能试验研究技术新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教学要求
通过《汽车理论》实验教学,实现实验教学目的,达成如下实验教学要求:
为达成上述实验教学要求,针对教师、条件与学生,提出如下保障要求: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围绕《汽车理论》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与通过性等实验教学,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包括:
12.开设实验项目
(1)汽车动力性试验研究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动力性试验研究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动力性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2)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研究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研究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3)汽车制动性试验研究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制动性试验研究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制动性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5)汽车平顺性试验研究项目
针对关联汽车平顺性试验研究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方案,完成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综合有效结论等一系列实验任务。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引入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新发展成果,强调综合考核、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验研究”、“适应发展”等知识、能力与素质,达成汽车平顺性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
表1《汽车理论》开设的实验项目
编号
名称
类型
计划分配学时
每组人数
42200201
汽车动力性试验研究项目
设计或综合
每位
同学
必修
8学时
6~8人
42200202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研究项目
42200203
汽车制动性试验研究项目
4220020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项目
42200205
汽车平顺性试验研究项目
1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或主要参考资料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学生掌握的汽车性能试验研究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针对实验实施能力及实验设计/实验分析/适应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打分,评分标准参见表2、3所示。
表2实验实施(现场操作)能力评分标准
操作规范性,满分40分
0-9分
10-19分
20-29分
30-40分
不听从老师指挥,不配合实验组工作,干扰实验进程。
实验规划较差,在老师多次督促下能够操作仪器,沟通协作能力较差,实验现场记录潦草。
实验规划较好,能够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仪器,沟通协作能力一般,实验现场记录较为准确。
实验规划得当,过程衔接紧密,能够主动操作仪器,沟通协作能力较强,实验现场记录详细、准确。
表3实验设计/实验分析/适应发展能力评分标准
方案合理性,满分20分
0-5分
6-10分
11-15分
16-20分
方案总体目的不清晰;方案中设计的实验方法表述模糊;方案中设计的现场记录表格严重缺失;设计的实验方案没有考虑实验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手段科学性,满分10分
实验报告中表述的实验手段过程存在缺失;通过实验报告的描述无法完整重现整个实验过程。
实验报告中表述的实验手段过程完整;通过实验报告的描述能够完整重现整个实验过程。
数据准确性,满分15分
实验数据记录严重错误;数据处理计算有重大误差,结果不可信;数据图表存在严重错误或表达不科学。
实验数据记录较准确;数据处理计算基本完整、较准确,结果基本可信;数据图表基本准确、表达较合理。
实验数据记录准确;数据处理计算完整、准确,结果可信;数据图表准确、表达合理。
结论有效性,满分15分
考核方式采取现场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
实验成绩(满分100)=现场操作成绩(满分40)+实验报告成绩(满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