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荔枝公园旁的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简称“深圳少儿图书馆”)环境优雅、闹中取静,既有秀丽的自然景观,也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自2009年开馆以来,该馆按照“快乐阅读、自然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将少儿阅读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让优质阅读覆盖每一名少年儿童,成为孩子们的欢乐海洋。
用数字化延伸阅读服务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读者对数字文献越来越倚重。顺应这一趋势,深圳少儿图书馆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着重解决“青少年读什么书”和“怎么把书送到青少年手中”两大问题。前者通过“阅读榜”下功夫,后者通过“共享图书”项目推进。
青少年爱读什么书?打开深圳少儿图书馆的青少年阅读大数据分析平台“阅读榜”,便一目了然。该平台通过收集青少年阅读大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析并掌握青少年的阅读现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研究少年儿童的阅读指数,为孩子建立阅读档案。目前,深圳市已有99所学校参与这一项目。
“共享阅读”是利用先进技术与服务手段,组成了方便少年儿童借还图书的“书联网”。去年,深圳少儿图书馆联合龙华区妇儿工委、工商银行,以龙华区为试点开展“共享阅读”项目。该项目借助流动图书馆、城市物流链、24小时自助借还机等技术和设备,具备人脸识别、无证借阅、个性化预约图书、资源共享、阅读跟踪与评价等功能,从而实现精准投放,提升了流通率。开展仅4个月,就投放了图书32332册,总借阅量为17276册。
深圳少儿图书馆通过推广数字资源、延伸阅读服务、提升智慧阅读,优化了读者体验。去年,该馆采购订阅了Me学院、贝贝国学、中少社等30个电子数据库,提供给少年儿童及家长、老师在线使用。同时,完成了读者预约系统运维工作,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方便读者无证借阅。
用阅读陪伴特殊儿童群体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特殊儿童提供无差别的阅读服务,是深圳少儿图书馆着力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深圳少儿图书馆依托分馆、馆外流通点,开展“蒲公英”劳务工子女图书馆计划和“康乃馨”无差别阅读计划,在大浪街道建立了全国首家劳务工子女图书馆,在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分馆,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设立白血病房爱心书屋。
为深入了解服务群体阅读习惯与信息需求,深圳少儿图书馆加强对分馆与馆外流通点的管理。去年,由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圳市龙华区群团工作部、龙华区龙华街道办事处三方联合,在龙华街道景龙社区工作站办公大楼三楼建设了景龙社区少儿图书馆,为社区的儿童及家长提供图书6000余册,同时链接更多优质资源,为少年儿童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服务。
深圳少儿图书馆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常青藤”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全市共有146所学校加盟“常青藤”项目。截至2020年11月,共计36.3万册图书在加盟学校中流通,让在校师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献资源。
专业,是“阳光伴读”活动的特色。该项目招募了34名志愿者,其中28名是通过了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培训的全民阅读推广人。由于重症患儿免疫力低,为确保参与伴读活动的患儿安全,项目邀请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护士和社工以及专业的儿童心理学讲师,在服务前对志愿者进行医疗卫生及重症儿童心理方面的培训。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阅读指导组根据重症患儿的病程、年龄、性别等情况,为患儿量身打造书单,希望借助优秀童书给患儿带去欢乐和力量。2017年至2018年,“阳光伴读”计划举办了43期活动,直接服务重症患儿81名,用阅读为他们点亮生命的灯火和希望。
浙江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
5月29日,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浙江杭州春蕾舞蹈学校的学生来到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举行了一场精心编排、富有视听美感的芭蕾舞变奏,让小读者们了解舞蹈、热爱生活。“特别是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形式讲述革命故事,寓教于乐,很有意义。”家长吴女士说。
“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约绘神笔’——‘神笔马良’2021展、阿基米故事屋等10多项活动,希望能带给杭州孩子带来身心愉悦的节日体验。”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副馆长胡芳说,“近年来,我馆一直在探索创新小读者阅读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爱读书的良好环境。”
“杭小图直播间”走红
“跟着老师一起在现场走读红色路线,重温红色历史,和书本阅读是不一样的感觉。”网名为“米朵”的小读者说。
胡芳表示,少儿直播现已成为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的日常工作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调试网络、开关设备,自然地在镜头前主持活动、推荐书目、与读者互动等。“设立‘杭小图直播间’,定期在线上开展深受大小读者喜爱的各类活动,也是图书馆应对新时代阅读方式变化、阅读需求多元化的重要举措。”据统计,目前“杭小图直播间”已开展了近40场直播活动,超100万人次参与观看。
建特色书房、流动图书馆
2020年8月,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的少儿红色书房成立,这是浙江省首家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少儿书房,现有红色主题纸质文献3000多册及红色主题数字资源近800集,共享红色主题有声图书1000多册,并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建“馆社合作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儿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胡芳说:“少儿红色书房自开放以来,我们以‘线上+线下’的全新活动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主题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如红色图书之旅、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红色经典电影配音秀、红色晚安故事、与特种兵叔叔面对面等系列活动。目前已开展了30场活动,服务20万人次,赢得了大小读者的广泛喜爱。”
“少儿红色书房项目的建设我们尚在探索中,杭州图书馆希望通过整合图书馆、出版社、学校等各方资源,搭建一个少年儿童读红色文学、听时代声音、看经典影视、悟人生真理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说。
除了特色书房,杭州图书馆还联合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发起“悦读快车——孩子们的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这个可移动的小型图书馆,设备齐全,馆藏可达5000册,旨在将未成年人喜爱的图书和活动送到相对偏远的乡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让那里的师生能便捷获取图书资源,享受阅读乐趣。自2016年至今,该馆共开展了近百场“送书上门”服务,学生凭市民卡便可借阅图书,还书时可以将图书直接还到离自己最近的还书点,受到了孩子和学校的欢迎。日前,当“悦读快车”开进杭州建德大同第一小学时,该校校长陈建珍激动地说:“大同是杭州偏西部的一个地区,阅读资源相对缺乏,‘悦读快车’的到来对我校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书中的知识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一键借阅”广受好评
早在2015年,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现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联合市教育局实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覆盖中小学校”项目,建立“课后也精彩”青少年课外阅读平台,为全市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资源服务。2020年,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合并。刘冬说:“图书馆人融为一个更大的家庭,这也为我们开展少儿阅读服务工作搭建了更强大的阵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少儿馆在学校建起书房
之后,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与高新区孙旗屯小学、瀍河区机车小学、涧西区东升二中、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安乐校区及政和校区等合作,7座“童悦书房”陆续建成。
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闫朝霞表示,“童悦书房”建设打破了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壁垒,馆校形成合力、统一服务,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率,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如果将来实现全市少儿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的大流通,将公共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多方位融合,洛阳市的少儿阅读推广事业将会更进一步。
馆内馆外同样精彩
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组建“789少儿阅读推广联盟”文化志愿者队伍,联合幼儿园、小学、心理学会的优秀教师,面向不同群体分别开展的“萤火虫故事会”“小小志愿者”“职业体验课”“789父母沙龙”“心理驿站”等活动,相互助力、彼此补充。
持续多年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书香伴成长”少儿阅读年系列活动、“我最爱的童书”评选活动、“阅读推广校园行”活动等也吸引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让书香陪伴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及特殊儿童群体,并将爱通过阅读传递给他们,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先后与洛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西工区培智学校等单位联合开设分馆、开展阅读活动,通过成立洛阳市图书捐赠中心,接受出版社、爱心机构、爱心人士捐赠图书5万余册,32座已建成的萤火虫书房、200余场的“暑期阅读公益行”活动更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了“阅读的光亮”。
此外,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通过“童悦书房”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馆内资源与学校授课相结合,让书籍“动”起来、让阅读“活”起来。
能融尽融,处处是舞台
2019年10月,占地1万平方米的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除了60余万册藏书,300多种报刊以及自科阅览区、社科阅览区、立体阅读区外,该馆更注重打造孩子玩的空间,宝贝空间、艺术空间、国学馆、数字体验区、特色阅览(玩具)区、特殊读者服务区、家长阅览区、小小餐吧及“阅读+文创区”等特色区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如馆内的大型黄河剪纸浮雕,通过剪纸这一非遗技艺向读者诉说着黄河“九曲十八弯”的壮美、讲述着黄河“滋养华夏”的故事。
用心、用情是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好、用好、管好的重要要素。自2015年以来,该馆与国有企业、街道办事处、教育机构、幼儿园、文化产业园、房地产企业等力量合作,已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由2家总馆、24家分馆、17个图书流通点和14个汽车服务点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开创了洛阳特色的少儿图书馆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