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市场起步于2000年,2001年中国入世后,汽车开始往家庭普及,2009年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2017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894万辆,连续9年全球销量第一,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
一、中国汽车产销小幅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9月,汽车产销同比小幅增长,增速比1-8月继续回落。2018年1-9月,中国汽车产量为2049.13万辆,同比增长0.87%,增速比1-8月回落1.9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销量为2049.06万辆,同比增长1.49%。增速比1-8月回落2.04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量为1735.07万辆,同比增长0.13%,销量为1725.97万辆,同比增长0.64%;商用车产量为314.07万辆,同比增长5.17%,销量为323.09万辆,同比增长6.31%,产销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2018年1-9月,乘用车共销售1725.97万辆,同比增长0.64%,增速比1-8月减缓1.9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842.62万辆,同比增长1.2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723.50万辆,同比增长3.92%;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26.14万辆,同比下降13.06%;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3.71万辆,同比下降19.57%。
二、中国汽车关税及进出口分析
关税下调是国内汽车产业的长期趋势,2018年7月我国进口整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进口车国内售价下调8%。进口车关税下调将加剧进口车不合资车之间竞争,合资车的竞争力将被削弱。长期看,相对弱势合资车企未来将淘汰。
主要国家进口车关税
2018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为76万辆,同比增长22.3%,出口金额为10158282千美元,同比增长25.6%;2018年1-8月中国汽车进口数量为78万辆,同比下降2.4%,进口金额为35332633万辆,同比增长9.8%。
2012-2018年中国汽车出口情况统计表
注:2012年、2013年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2012-2018年中国汽车进口情况统计表
三、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分析
商用车是自主品牌的天下,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重卡主要由一汽、东风、重汽等占据,轻卡由北汽福田、江淮和江铃汽车占据。大中客由宇通、比亚迪和东风占据,轻客则有江铃、福田和东风为主。
2017年乘用车销量中,TOP5市占率合计仅为36.4%,上汽大众最大,仅占8.5%;自主品牌同样较为分散,TOP5占比52%,通用五菱占15.1%,吉利汽车12.2%。有销量的汽车企业,2017年共有87家,自主车企有59家(不包括无销量车企)。
注:不包含交叉乘用车数据
2018年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4.21万辆,同比下降1.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93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74.46万辆、318.93万辆、184.44万辆、80.33万辆和25.29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70%、18.48%、10.69%、4.65%和1.47%。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增长较快,德系和日系呈小幅增长,美系和法系降幅较为明显。
淘汰显现,进展将加速,自主品牌将出现1-2家大型车企:1、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推出需要更多研发费用投入,小企业研发投入难以为继。2、整车企业觃模效应明显,销量越大,单车成本越低,小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更具弱势。我们判断,自主品牌领域淘汰进程将加快。
近期发生的整车企业并购、退出事件
四、中国汽车行业并购重组的机遇与挑战
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审查中,并购重组的过会率远高于首次公开募股(IPO)。2017年,上市公司IPO的过会率仅77.5%,相较于10个月75%的过会率,2017年10月新股过会率50%、11月66.7%,说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IPO的监察力度在不断加大。反观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从2015年到2017年过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2015-2017年并购重组上会企业情况汇总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有180多家汽车企业,其中销量排名前十名汽车企业占据了2013年全部市场销量的66%,预计到2018年末,该比例将提高到87%。这就意味着汽车领域全行业的销售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然而,汽车行业的制造阶段以及售后服务阶段均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特别是产业链的前段,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过于分散,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因此即便不断有大量的资本进入汽车行业,也无法切实提升行业的生产能力,最终形成投资过度和资源浪费。
汽车行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盲目并购导致后续重组失败
早在2005年,中国南汽就以53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罗孚资产。在此之前,上汽曾以6700万英镑收购罗孚汽车两款车系的使用权。两大知名企业分别以罗孚汽车改良后的“名爵”、“荣威”为品牌,在汽车销售市场展开竞争。两年后,双方签订收购协议,由于前期的竞争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与资源,上汽在收购完成后的整合情况并不理想,名爵与荣威的销售量至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2、企业层次高低不齐影响行业并购的良性发展
3、跨国并购重组的潜在风险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国家针对企业跨境并购的行为,给予了政策和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上文已经提及,在未来3-5年内汽车行业的跨国收购依然会是产业转型的热点。然而对境外企业的并购重组,无论从文化融合还是政策审查上都存在着固有的限制和阻力。更何况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大部分进行跨国收购的企业构成中都含有国有资产的成分,怎样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不被流失,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又一项艰巨的挑战。
针对汽车行业并购重组的建议:
尽管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存在着上述风险,但总得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球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环境下,企业要避免盲目并购,也要有能力应对后续整合失败的风险。
1、注重战略规划,防止决策失误
为有效避免企业因为盲目收购而造成的重组失败,参与并购环节的企业,尤其是并购方应当做好前期的战略规划,在并购实施阶段,对交易标的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评估。特别是跨境收购的企业,标的所在地的法律监管体系和价值评估方法都要纳入考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