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贴膜有“门道”正品应有电子质保卡
记者张帆
实习生钟玉芹黎新艺曹军基
无论是怕晒,或是在意个人隐私,中国车主对汽车太阳膜的热衷有目共睹。尤其是今年长沙经历了历年来持续高温最多的天数,在如此高温天气的煎烤下,大部分长沙车主都为自己的爱车贴上了太阳膜。
1汽车太阳膜市场鱼龙混杂
市场上的车膜品牌虽然杂乱,但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有生产能力的国际品牌,如3M、龙膜、量子膜、强生等经过世界窗膜协会认可的品牌;二是没有生产能力,用其他有生产能力的品牌的货源贴牌销售,如雷朋用的是马迪克的车膜;三是各种“山寨”车膜,质量差、价格浮动自由、利润空间大得吓人。
品牌混乱带来的是价格混乱。3M、威固等国际认证的品牌膜,质量有保证,质保等售后服务比较完善,但价格较高。一般来说,品牌真膜低端产品一车价格在1500~2000元;中端产品一车价格2000~5000元;高端产品一车5000~8000元。当然,还有上万元一车的膜。至于市场上的“山寨”车膜,价格更是混乱不堪。
这个市场为什么一直这样鱼龙混杂?据胡尧分析,主要是假的膜价格便宜,而目前消费者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少贴膜门店的产品以次充好,经朋友介绍,消费者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贴了膜;二是有些消费者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贴便宜的。
胡经理说,太阳膜的差价,差得也太离谱了。有些膜一车成本只要100多元,贴膜只收三四百元;而有些膜最低端的产品一车成本也要上千元,贴废了还得重贴,损耗比较高。据他了解,汽车膜很难用肉眼去判断,目前长沙10位车主中,可能只有1~2位贴的是真膜。
2贴膜最重要的作用是行车安全
当记者问到贴膜是不是很有必要时,胡经理很肯定地说:“非常有必要!”他表示,说到贴膜,大部分车友首先想到的是防晒和保护隐私,尤其是炎炎夏日,总盼着它能带来些许阴凉。消费者贴膜,往往只注重隔热,看舒不舒服,而不重视安不安全。其实,汽车膜最开始叫“防爆膜”,隔热功能是后来加上的,给汽车贴膜最重要的作用是有助于行车安全。
贴膜首先能防眩光。晚上开车,司机看着对方开过来的车大灯,眼睛会很不舒服,往往造成眩光、影响视线,因此晚上开车会车时出事故比较多;贴膜后,遇到再强的光也不用躲了,也不会感到刺眼了,可以保障驾车安全。
其次是能防爆。平时开着小车在路上碰到渣土车掉砖头,或在路上车轮里夹着小石子飞到了玻璃上,玻璃烂了很可能伤到车里的人;贴膜后,烂了的玻璃就不会散掉,不会伤到车里的人。
再次是防晒和隔热。防晒主要是防紫外线。紫外线可以让人皮肤晒伤、老化,甚至有可能使人患上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顶级太阳膜防紫外线的指标值是我们平时所用防晒霜的1700倍,普通膜也是防晒霜的200多倍,不会让人的皮肤变黑、老化,还可以保护车的内饰不变颜色和老化。如3M的顶级膜,防紫外线率高达99.9%,防红外线率达97%,可以隔离50%以上的太阳热量。因此,贴了膜的车还能省油,车内空调制冷也会更快。
颜色较深的汽车膜能保护个人隐私。不过对于女性车主,选浅色膜会更安全,特别是夜间行车,车内发生意外时,能让车外的人容易发现。而对于新手司机,也建议选透光率好的浅色膜,以保证驾车视野不受阻碍。
3电子质保卡是保障权益的关键
作为消费者,在对品牌和产品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车膜,又不吃亏上当呢?
记者采访了解,目前还没有一种直接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让车友自己去甄别太阳膜的质量优劣。尽管威固体验中心的赵店长告诉我们一些简单的方法:对比较常见的金属膜,可以“一看二闻三摸”,首先看膜的颜色是否均匀,是否清晰;然后闻气味是否刺鼻;最后可以抖动薄膜,听听是否有金属质感的清脆声。但类似这样的方法,也无法作为绝对标准。
胡经理坦陈,这个行业的产品不是很直观,需要一些专业仪器来检测。他们虽然经常和膜打交道,但他们也无法自己准确判断出膜的真假与好坏。因为太阳膜不是消费者品牌,而是渠道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选择国际认证的知名品牌。
温馨提示
贴膜前后注意这些事
一家大型汽车美容门店的技术员黄先生对记者说:“尽管贴膜过程完全由门店操作,但车主贴膜前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贴膜后一个星期内要注意保养工作,这样才会让贴上的膜使用长久。”
他提醒车主,贴膜前,玻璃上尽量不要张贴如年检等各类标志,应确保车子玻璃升降器能正常运作,如发现问题,应先修复再贴膜。贴膜前还应确保车辆玻璃的完整无破损,玻璃上也不要喷洒上光剂、防雾剂之类的化学喷剂。
他建议车主,贴膜3天内不要升降车窗或用水洗车,因为刚贴的太阳膜并没有跟玻璃完全贴合,容易发生移位和渗水。发现问题,应送回原装贴膜店检查。车主切忌用尖锐物品拨开贴膜边缘,一旦进入空气和尘土,贴膜的质量会大打折扣。贴膜一周内,玻璃上的电加热除雾尽量不要使用,以免贴膜被高温加热起泡。如出现气泡,应及时与门店联系,切勿自行处理。尽量让贴膜避免接触含氨水或酒精成分的溶液,以免影响膜的有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