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广州南沙区正式开启收费运营模式,标志着出租车行业迎来全新的变革节点。8月1日,全国首个智能网联车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多家智能网联车企纷纷上路测试。元戎启行用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汽车进行全无人路测,即主驾驶室不再设置安全员,自动驾驶向商业落地再进一步。
在此前召开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RT6。该车支持有/无方向盘两种模式切换,目前在技术层面已经具备上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该车成本下降到25万元左右,几乎是一辆中高端新能源车的价格。相比前一代无人车成本降低了近50%,这意味着如果应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明显降低用户打车的价格。
自动驾驶汽车畅通无阻
路测过程中,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按照道路限速自动行驶。在拥堵路段的十字路口,它“眼观六路”,与对向车辆灵活“博弈”,避开横行乱闯红灯的电动车,最终顺利通行。在狭窄路段,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与两辆逆行并装载着庞大塑料泡沫的电动车“狭路相逢”。它的感知系统提前识别周围车辆的“异常”,并根据逆行车辆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调整自身速度,灵活应对,安全通过。面对突如其来横穿马路的行人,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也没有慌张,系统预判这位行人仍会前行,刹车礼让行人。
在9.6公里的测试路段,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准确地识别了红绿灯、临时障碍物等多种道路情况,应对了城市快速路段、施工路段、多车道汇流等路况,全程用时约30分钟。
业内专家认为,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拥有让机器代替人力的能力,其背后的商业价值也逐渐清晰。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的推行,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业准则、交通事故权责、商业化运营将会得到规范,这对自动驾驶企业进行商业化落地是极大的利好。
自动驾驶出租车成本更低
自动驾驶汽车真的来了,它的出现将改变多行业的运营模式,让人们拥有全新的出行体验。在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的探索方面,广州走在了前面。从6月30日开始,广州市民就可以在南沙区的街头体验手机下单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了。在南沙区运行3年多的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正式开始收费运营。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动驾驶出租车采用广州市出租车统一定价标准,示范运营区域覆盖南沙全域,用户可在线上平台选择所需的路线,在居民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学校、医院等地设有500多个出行站点,服务时段为上午8点半至晚上10点半。
根据《广州市南沙区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及特殊运营场景混行试点总体方案》,南沙区到2025年,将分4个阶段投放总计不超过2000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开展不同混行比例、车路协同不同参与度以及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
在7月21日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RT6,成本下降到25万元左右。“如果该车用作出租车,将给乘客带来很大的实惠,初步估计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左右。”百度有关人士表示,RT6目前的整车成本是25万元左右(此前据称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成本为48万元),即使按5年折旧报废算(目前出租车运营期限一般为6至8年),一年的成本就是5万元,再加上电费、保险以及远端软件等成本,每辆车每天的成本约为200-250元。按平均每单20元计算,一天只要跑够12单,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剩下的是净赚。而据他们预计,最快到明年,这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就能进入市场。
对乘客来说,自动驾驶出租车有传统出租车甚至网约车都比不了的优势——它并不需要司机,也就没有占大头的人力成本,最终体现到终端是出租车收费标准大幅降低。
新的社会问题有待解决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自动驾驶汽车一旦带来交通事故,车上又没有承担责任的司机,那事故责任该如何判定由哪个企业为此买单
对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业界早就有有识之士在探讨。从目前各地的规定来看,似乎对自动驾驶出租车这一新生事物持鼓励态度。今年4月,北京发布了一条新规,允许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主驾驶位置上没有人。当天,百度Apollo和小马智行就迫不及待地把安全员挪到了副驾位置,开始提供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7月20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此前的“示范运营”上更进一步,变成了“常态化商业运营”。百度和小马智行同时成为首批获许企业,可以在经开区的规定范围内,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从单纯的道路测试,走到商业化运营,历经了数年辛苦,自动驾驶出租车终于看到了和传统出租车分庭抗礼的希望。但对即将出现的新社会问题,还是要有解决的方案,才能让这个行业走得更稳更远。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对无人驾驶产生的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记者了解到,有驾驶人的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自动驾驶汽车一方责任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自动驾驶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汽车和普通汽车一样享有路权,同时按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有驾驶人的,驾驶人负责;没有驾驶人的,车辆所有人和管理人负责。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生产厂家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因为系统问题引发的事故,谁来最终“埋单”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