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表示,上述车型在采用全新价格体系后,新定购用户及已定购未交付的用户均可享受新价格。另外,理想汽车官方也将为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的已提车车主提供现金回馈。
伴随着这一价格调整,在L6之外,理想L系列的价格区间调整为30.18万元到43.98万元。与此同时,而理想MEGA的售价也降了三万,落定为52.98万元。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这一轮价格调整的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理想汽车应对外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的被动应对,某种程度上,这次调整背后,也是理想汽车从各个维度进行自我反思并进行积极调整的主动变革措施。
简单来说,通过价格下探,理想汽车正努力地「慢慢从坑里爬出来」。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这次价格体系的调整,影响面最广的是本次理想L6系列发布之前的三款L系列车型,也就是2024款的理想L9系列、L8系列和L7系列。
从价格调整的逻辑来看:
同时,这也意味着,在30万到45万价位段,理想L系列的上述三款车型,已经严丝合缝地覆盖了30.18万元到43.98万元的价格区间。
需要强调的是,理想L系列上述三款车型在3月1日发布之时,采取的是与旧款采取同样价格的策略——然而,到了今年3月中旬,理想汽车曾经对这三款车型进行过一轮产品配置的调整,新增了不含空气悬架的Air版本,并实现价格下探(但并没有开启交付)。
而如今此番调整,其实相当于在砍掉了Air版本的基础上,将L系列上述三款车型的整个价格区间进行了下调。通过这些价格调整,理想汽车的L系列三款车型,在整体保持定位不变的同时,实现了面向消费者的价格让利。
虽然中间的产品调整看起来有些纠结手忙脚乱,但现有的价格体系调整结果,对于潜在客户群体来说,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从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保守;同时,理想L市场竞争正在变得激烈,尤其是在BBA受到冲击之后,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降价行为。基于这个背景,理想L系列上述三款车型采取了整体降价来主动应对的策略。
另一方面,从产品定位的角度来看,理想L7、L8和L9三款车定位在30万到50万的价格区间,因此虽然整体进行了让利,但通过砍去Air版本,它们维持在了30万的价格底线。
当然,从理想产品梳理的角度来看,这次价格体系的调整,也是理想汽车在L系列中做减法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这次价格调整,并不涉及到刚刚发布的理想L6。
所以,现有理想L6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基于遵循最新的理想汽车价格体系而做出的决定,也充分考虑了市场竞争的结果。
另外,一位接近于理想汽车知情人士告诉我们,在理想汽车内部,理想L6的定位和它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与理想L9、L8和L7三款车型是不一致的。毕竟,在20万到30万的价格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且理想L6也要面对类似于问界M7这样的竞争对手,而且相应的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相对敏感,因此在销售策略上也非常不一样。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在理想内部,「现在是把L6当成从0到1来打,而不是把它当成从1到10」。
在这次价格体系的大调整中,一个引人注意的动态是:理想MEGA的价格直接下调三万,也就是从55.98万元直接调整为52.98万元。与此同时,为了安抚已经提车的MEGA车主,理想汽车直接采取了回馈3万元现金的策略。
这对于新老用户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
据我们从可靠信息了解到,在这一轮价格体系的调整中,一开始内部考虑的是仅仅面向L系列;但是后来在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的建议下,理想汽车最终决定MEGA也同步降价3万元,这也算是对MEGA车主一个交待。
其实,理想MEGA这次随着L系列降价,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毕竟,作为理想汽车旗下的首款高端纯电车型,理想MEGA虽然未必要承担多大的销量任务,但在内部,它也有一定的销量目标。据了解,理想汽车内部对MEGA的最初月销量预期是6,000台到7,000台;现在来看,理想MEGA的实际销量表现,离这个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通过降价策略来吸引MEGA的潜在目标群体,不失为一个策略。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们,针对MEGA发布之后的失利市场表现,理想汽车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复盘,并得出了几个方面的教训。
首先是充电问题。
其次是舆情问题。这位知情人士表示,从理想内部的复盘来看,MEGA发布之后面临的舆情问题,比想象中的严重很多。随着舆情的发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EGA的销量。
当然,理想MEGA的发布,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一线的节奏。实际上,从销售效率的角度,MEGA在发布初期采取的销售策略,也消耗了理想汽车一线销售的精力,也挤压了理想L系列的市场接受度,正如李想本人所言,「主力车型理想L8甚至连店面摆放的位置都没有了」。
从结果来看,这不仅未能实现预定的MEGA销量目标,反而影响了L系列的销售效率。
此外,理想内部还在复盘时意识到,在节奏上,选择把2024款L9、L8和L7三款车与MEGA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一起发布,也是不妥当的。本质上,这也是理想「对销量的欲望」所导致的负面结果。
尽管如此,MEGA发布之后面临的问题,也有它的积极意义。
一位接近于李想本人的内部人士告诉我们,其实MEGA让理想汽车踩坑之后,实际上也是让内部反思了不少,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同时也帮助理想汽车想清楚它在纯电市场的策略——这样一来,理想汽车在后续推出更加强调走量的纯电SUV时,就可以避免踩坑了。
反过来看,如果出现问题的是理想的纯电SUV,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了。
这次内部人士还告诉我们,在理想汽车内部复盘时,李想本人也承认,MEGA这款车是为他本人而造的;但同时,理想MEGA还是会坚持它面向家庭用户的产品定位,这也是理想汽车品牌调性的一部分,是不可能改变的。
慢慢从坑里爬出来,还要面向未来布局
这次的价格体系调整,也非常清晰地表明:在经历了MEGA上市的不利之后,理想汽车整体上已经进入到快速调整的状态。
对此,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我们,理想汽车内部最近确实在反复强调「降低预期」,一方面确实是内部对以往过于自信的心态调整,一方面也是对外部市场大环境的预判。
而在心态调整之后,理想汽车的很多动作更加果决,比如说,对于这次价格调整,「内部已完全经放弃幻想」,就是要把该有的价值给出去。
除了心态问题,理想汽车内部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复盘,那就是通过对组织进行调整,来解决现有决策机制中出现的问题。
一位参与理想汽车内部复盘的人士告诉我们,理想汽车一直学习做流程管理,虽然带来很多好处,增强了作战能力;但是为了流程,也让一些真正能够作战的业务负责人被流程所困,导致理想汽车一度成为类似于传统车企的「老板发号施令,下边只会执行」的传统车企。
然而,理想汽车从上到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调整。
实际上,据我们从理想汽车内部了解到,理想汽车的这次价格体系大调整,正是由理想汽车4月初组织调整时新成立的产品部发起的——具体来说,刘杰组织了新产品线团队的会议讨论,讨论结果是L要降价,并成功说服了李想。
简单来说,「现在理想汽车的机制,使得内部有人可以与李想的个人决策进行博弈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价格体系的变动,也可以反映出理想汽车的内部组织调整之灵敏。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进行了大幅度的价格体系调整,并且面向用户让利,但从企业的大面来说,理想汽车从整体上并没有乱了阵脚。
一位接近李想的内部人士告诉我们,在这次价格体系调整中,李想本人的思路也非常清晰,他一方面是同意通过降价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要稳住销量的同时,要求企业继续保持健康的盈利,保持稳定的现金流。
毕竟,「理想汽车是一家算账的企业」。
另外,李想本人也在内部会议上反复强调,必须投入下一代技术,尤其是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技术,比如说端到端、大模型等;从长远来看,随着智能化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发展,电动车和人形机器人会变成同一套东西的不同载体,这也是理想汽车要大力投入和布局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正在努力从当下的困境抽身而出,但理想汽车的眼中,依旧是长期主义的星辰大海。
纵观理想汽车从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理想ONE帮助理想汽车完成从0到1的过程,理想L系列的三款车型(L9、L8和L7)帮助理想完成产品体系构建并实现商业成功,而理想MEGA则是让理想进入增程+纯电的双线产品并行作战的全新发展阶段。
目前来看,这个全新发展阶段的开局,并不顺利,也着实踩了坑。
下载界面新闻
现在是把L6当成从0到1来打,而不是把它当成从1到10。
文|42号车库
正在积极求变的理想汽车,刚刚进行了自它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轮价格体系调整。
今日上午,理想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理想L系列的三款车型L7、L8、L9和MEGA采用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