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啥普遍不高?
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选择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整体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具备更长续航里程的车型更受消费者欢迎,各家新能源车企也将越来越长的续航里程当做打开市场的杀手锏。但是,这一情况在今年有所改变,一波合资电动汽车的上市,似乎让“续航里程增加”的趋势出现了“逆转”。
现状合资、自主续航里程两极分化
不久前,上汽大众旗下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朗逸纯电正式上市,官网售价为14.89万元。工信部的产品信息显示,朗逸纯电的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278公里,这与当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主流续航里程相差甚远。
实际上,除了朗逸纯电,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不高。与上海大众师出同门的一汽大众,旗下的高尔夫·纯电和宝来·纯电,续航里程更低,仅有270公里;别克首款纯电动车型VELITE6,续航里程仅有301公里;曾在燃油车领域与朗逸“一时瑜亮”的日产轩逸,其纯电车型售价远超朗逸纯电,官方指导价高达24.3万元,但续航里程也只有338公里。
以自主品牌的几大新能源巨头为例,北汽新能源EU7,续航里程为451公里;吉利在今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几何A,共6款车型,分为500公里和41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广汽新能源最新上市的超跑SUVAionLX,分为5款车型、4种续航里程,最低续航里程为503公里,最高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旗下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低配版本的续航里程均在400公里以上,高配版本更是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
除了传统车企,国内的造车形势也很“痴迷”高续航里程。蔚来ES6续航里程达420公里,可选装为490公里;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续航里程为520公里;交付一再延期的理想汽车,根据其官网公布的信息,理想ONE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号称可以直接从北京开到青岛。
释疑合资品牌沉迷低续航究竟为哪般
根据计算公式不难发现,续航里程对新能源车积分的影响微乎其微,只要超过了150公里,就能以续航里程计算,获得高于1分的标准车型积分。以一款续航里程为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为例,其标准车型积分为0.006×300+0.4=2.2,(根据算法要求,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则该纯电动车标准车型积分为2.2分。随后,再以标准车型积分乘以电耗调整系数,而这个电消耗系数为车型电能消耗目标值除以电能消耗实际值,根据规定,该系数的上限为1.5倍,假设该车型的电耗调整系数达最大值,则车企每生产一款该纯电动汽车,可获得车型积分3.3分。
除此之外,根据最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才能享受补贴。这意味着缓解“双积分”压力的同时,还要拿额外的补贴,25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是一个分界线,只要超出这个数字,对于车企来说,就是一款合格的纯电动汽车。
建议理性看待续航里程整车品质才最重要
“多数消费者在咨询时,都要求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在某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4S店中,销售人员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对于消费者来说,续航里程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产品指标,事实上,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问题一直存在。那么,面对这些续航里程相对较低的合资品牌纯电动车,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
根据用车需求,如果只是日常上下班通勤,短续航里程完全够用了;但如果需要一辆既能上下班通勤,又要能胜任全家出游的车辆,较长的续航里程才更靠谱。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选择方式,对于消费者该如何选择,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单从续航里程来看,选择的方式其实比较简单,但我们应当看到续航里程背后的因素。对于合资品牌来说,眼下的中国车市仍以燃油车为主,合资品牌在这一市场一直都有优势,在保证燃油车市场的同时,新能源车以取得双积分为主要任务。不难发现,不少合资纯电动汽车可以称之为‘油改电’,以朗逸纯电为例,其与燃油版的朗逸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根据大众公布的信息,其新能源汽车产品将基于MEB平台打造,朗逸纯电更像是一款‘过渡’车型。除此之外,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同一款车往往只提供少量集中配置供消费者选择,个别车型甚至只有一种配置,这样一来,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可选择性较小,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其‘过渡’车型的身份,毕竟,从燃油车来看,合资品牌通常是一款车,推出数量众多的高配、中配、低配版供消费者选择,怎么到了新能源车,消费者就没法选了?”
不可否认,合资品牌在整体的驾乘品质、产品质量、保值率等方面更有优势,但自主品牌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来也一直由自主品牌占据主导。而在续航里程方面,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里程焦虑的问题也终将解决,以燃油车为例,谁会担心它加满一箱油能跑多少公里?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消费者应当从整车品质、性价比、用车习惯等多角度选车、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