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钥匙走向虚拟?中金:数字钥匙解锁无感智能体验,落地更多场景

中金公司认为,数字钥匙是提升人车交互智能体验的重要技术方向,有望伴随技术升级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数字钥匙,顾名思义就是将汽车钥匙数字化,以智能设备为载体实现汽车钥匙功能。根据高工智能汽车,1Q22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渗透率达20%,汽车钥匙虚拟化蔚然成风。

中金公司认为,数字钥匙是提升人车交互智能体验的重要技术方向,有望伴随技术升级带来更多新的机遇。预计至2025年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车端硬件模块市场有望分别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达到18/27/36亿元,2021-25ECAGR分别为31%/45%/56%。

数字钥匙将智能手机作为载体,汽车钥匙由实体走向虚拟。1949年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集点火、启动于一身的钥匙,拉开现代钥匙演进的大幕,此后汽车钥匙历经机械钥匙、遥控钥匙、数字钥匙时代,沿更便捷、更智能的路线迭代。数字钥匙托身智能手机,可以方便做到远程操作、多人共享、人车互动,大幅提升车主体验的同时增加了消费者和主机厂的粘性,为未来拓展更多的汽车互联网应用提供了可能。一个完整的数字钥匙系统涉及车厂、手机厂、芯片厂商、软件技术厂商等多个领域。中金认为数字钥匙生态体系的建立,需要各领域厂商共同推动。

数字钥匙装载率处于快速上升通道,UWB方案有望成长为重要组成部分。1)市场现状:根据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0-1Q22国内乘用车市场前装标配数字钥匙上险量中,比亚迪、特斯拉合计市场份额持续超过35%,引领市场潮流;2)渗透情况:中金表示造车新势力与自主品牌对数字钥匙的接纳度更高,且越新上市的车型中数字钥匙的渗透率越高;整体来看,2021年数字钥匙渗透率达14%,1Q22已提升至20%,增长迅速(高工智能汽车数据);3)技术方案:智能手机中NFC、BLE渗透率接近标配的现状塑造了数字钥匙技术方案的当前格局。2021年BLE方案占比达64%,BLE+NFC方案占比超过30%(佐思汽研数据),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展望未来,中金公司认为,UWB技术有望凭借更高的定位精度与安全性,以及通过硬件复用实现的更多功能(如体征探测、自动泊车等),成长为更有竞争力的方案。4)应用场景:除开关车门,数字钥匙还可落地车辆共享、自动泊车、汽车支付等更多场景,覆盖toC或toB市场。

风险

数字钥匙装载率不及预期,UWB方案渗透率不及预期。

以下为其最新观点:

智能终端化身虚拟钥匙,解锁智能体验

数字钥匙:托身智能设备,形态由实体走向虚拟

历经七十年的发展,汽车钥匙的形态发生三阶演变。1949年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集点火、启动于一身的汽车钥匙,开启现代钥匙演进序幕。70余年的发展,汽车钥匙跨越“机械钥匙”“遥控钥匙”时代,向“数字钥匙”时代迈进,走出一部便利程度提升、功能不断丰富的进化史。

图表1:汽车钥匙发展历程

“机械钥匙”功能单一,以提升安全性为首要。机械钥匙纯粹用于开关车门、车辆启动,其发展围绕提高安全性展开,期间芯片钥匙(雪佛兰,1986)、激光切割钥匙(雷克萨斯,1990)等安全性更高的机械钥匙不断涌现。

“遥控钥匙”承前启后,弱化机械钥匙必要性。这一阶段强调远程操控,逐渐由一开始的“遥控器按键模式”发展至后来的“无钥匙进入模式”,便捷程度不断提升。

“无钥匙进入模式”又可称为“PEPS模式”(Passiveentryandpassivestart,被动进入与启动),仅需携带遥控器靠近车辆,无需手动操作便可自动实现开锁、落锁、启动。PEPS本质是遥控器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当车主拉动门把手时,车辆LF天线发射低频信号以唤醒遥控器,遥控器被唤醒之后向车辆发射RF高频信号以传递身份信息,车辆验证成功后开启车门或发动汽车。

图表2:PEPS系统架构

“数字钥匙”以智能设备为载体,钥匙形态由实体走向虚拟。智能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人们或许会忘带实体汽车钥匙,但智能手机大概率是不会忘记的。如今,支付、刷卡等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于智能手机上,我们认为智能手机融入汽车钥匙功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本质仍是“手机与车辆之间的通信”。手机通过通信信号向车端传递身份信息并验证,车端通过定位技术判断手机是否趋近、远离、进入车辆,从而执行开锁、落锁、启动操作。

为了打造无感、智能的入车体验,越来越多的车型将车身周围划分为迎宾区、解锁区等区域。以清研智行UWB钥匙解决方案为例,当车主进入迎宾区(3-10米范围内),车辆打开车灯迎接车主;进入解锁区(1-3米范围内),车门自动解锁,同时转向灯闪烁、短笛鸣响迎接车主入座。

图表3:数字钥匙生态架构

图表4:清研智行智能进入方案

实现机制:BLE、UWB、NFC是三种主流路线

一个完整的数字钥匙系统不仅包括实现手机端与车端通信硬件模块,还包括云端的软件管理平台,涉及多方生态。为推动数字钥匙落地普及,CCC联盟(CarConnectivityConsortium)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建立智能手机与汽车跨行业的统一连接标准。截至2022年7月,CCC联盟成员单位接近160家,包括手机、汽车、配套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核心厂商。

目前,CCC联盟数字钥匙标准已迭代至3.0版本,NFC、BLE、UWB被确立为实现“手机-汽车”通信的三项主流技术。三项技术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优势在于功耗较低,适合手机电量耗尽时的备用场景;BLE(Bluetoothlowenergy,低功耗蓝牙)已在手机端广泛配置,生态环境易于搭建;UWB(Ultra-wideband,超带宽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以及安全性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数字钥匙的智能化体验。

图表5:CCC联盟成员单位(部分,截至2022年7月)

图表6:CCC联盟数字钥匙标准迭代

图表7:NFC、BLE、UWB技术对比

典型的配置方案:BLE系统唤醒、UWB测距定位、NFC备份冗余。在同时配置三项技术的方案中,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三项技术承担着不同职能。BLE与UWB均可用于测距定位,其中BLE功耗相对更低,负责数字钥匙的发现与用户验证;UWB凭借高定位精度,负责安全测距以达到无感进入的效果。而NFC功耗最小,通常在电量较低的情况下充当备用钥匙。

图表8:典型数字钥匙技术配置方案

BLE:主要应用RSSI技术测距定位,精度、安全性有所欠缺

BLE技术在蓝牙设备中已应用广泛。蓝牙是常用的短距无线通信技术,4.0协议中引入BLE技术,自此蓝牙技术被拆分为经典蓝牙(BT)与低功耗蓝牙(BLE)。BLE功耗仅为经典蓝牙的1%-50%,满足了智能手环、智能家居等低功耗场景需求。根据SIG联盟数据,2021年蓝牙设备出货47亿个,其中“纯BLE方案”“BLE+经典蓝牙方案”占比分别在20%、65%左右,BLE技术在蓝牙设备中广泛渗透。

图表9:经典蓝牙与低功耗蓝牙指标对比

图表10:2017-22E蓝牙设备出货量情况

RSSI技术是蓝牙定位的主要技术之一,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判断信号源的距离(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在一定范围内,RSSI值与距离呈正向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RSSI值推算距离。当数字钥匙进入探测范围后,车端蓝牙模块检测信号源、获取RSSI值并汇集至蓝牙主模块处。蓝牙主模块通过内置的定位算法,根据各模块获取的RSSI值确定信号源位置。简单来说,数字钥匙会落在以蓝牙模块为圆心、RSSI值为半径的圆周上,多个蓝牙模块圆周的交点即可判断为数字钥匙位置。

蓝牙定位的缺点在于精度不高、易受中继攻击侵扰——

定位精度方面,BLE精度在分米级,而UWB、NFC精度在厘米级,定位精度较差。

安全性方面,RSSI技术主要依靠静态信号强度进行定位,容易暴露在中继攻击的风险之下(通过中继手段,欺骗车辆认为数字钥匙位于附近)。若能实现连续动态定位,则有望减弱中继攻击有效性;但由于较大的定位误差,RSSI技术的动态定位难以取得理想结果,蓝牙定位在安全性上存在较大的漏洞。

2022年5月,NCC集团研究人员利用中继工具、iPhone13mini与2020款TeslaModel3,在远超蓝牙通信范围的25米距离实现了中继攻击,并宣称该攻击适用于所有采用BLE通信技术的数字钥匙方案[1]。

图表11:车端蓝牙定位主要依靠RSSI技术

图表12:中继攻击实现方式

UWB:TDoA是较为广泛的定位方式,定位精度高

UWB技术具有大带宽、低功率频谱密度、窄脉冲等物理特征。

大带宽:UWB工作频率为3-10.6GHz,横跨超过500MHz的带宽,相较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覆盖更宽的频谱范围。根据香农公式,系统最大传输速率与带宽成正比,因此UWB具有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此外,信号的距离分辨力亦与带宽成正比,使得UWB的定位精度也大幅高于其他通信方式。

低功率频谱密度:UWB功率频谱密度较低,接近于自然噪声;经编码伪随机化之后,对其信号的检测更加困难,因此UWB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窄脉冲:UWB利用纳米级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与其他多径信号相互重叠时能够轻松分离出来,可以有效抗多径干扰。

图表13:UWB与其他无线技术频谱关系

图表14:UWB利用窄脉冲传输数据

图表15:UWB技术定位原理(ToF与TDoA)

NFC:通信距离较短、安全性较高,多充当备份钥匙

NFC利用磁场进行短距离通信,包括卡模拟、读卡器、点对点通信三种工作模式。NFC脱胎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相似:整个系统包括读卡器、身份标签两个部分,读卡器向身份标签发射射频信号,碰到身份标签后,将携带身份标签的信息反射回读卡器。NFC芯片可模拟读卡器或身份标签,或借由射频信号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NFC数字钥匙实际上是利用了其“卡模拟”的工作模式。

由于通信距离非常短,NFC的安全性相对较高。NFC通信距离通常小于10cm,有时甚至需要紧贴才能完成通信,因而中继攻击无法应用于NFC钥匙上,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缺点在于无法获得远距感应、无感进入的体验,故在包含BLE、UWB的数字钥匙方案中,NFC通常充当在手机电量耗尽情况下备份钥匙的角色。

图表16:NFC通信原理

车企装载率提升迅速,数字钥匙有望快速普及

市场现状:特斯拉、比亚迪引领潮流,合计占比超过35%

特斯拉、比亚迪是最早搭载数字钥匙的车企。数字钥匙首度问世于2014年,特斯拉ModelS、比亚迪G5上线蓝牙数字钥匙;但彼时蓝牙数字钥匙需要手动点触,相当于数字化的按键遥控钥匙。2017年,特斯拉Model3取消实体钥匙,仅配备NFC卡片钥匙以及手机蓝牙钥匙,此时的蓝牙钥匙无需点触即可自动感应,开启数字钥匙的“无感时代”。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1Q22国内乘用车市场中,比亚迪、特斯拉前装标配数字钥匙上险量分别达25.24万辆、10.89万辆,分别占全市场总上险量的25.8%、11.1%,在所有车企中占据领先地位;且按佐思汽研统计,这样的领先地位自2020年以来维持稳定,比亚迪、特斯拉目前在数字钥匙方面仍引领市场潮流。

图表17:特斯拉手机App界面

图表18:2020-1Q22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数字钥匙品牌上险量占比情况

渗透情况:新能源汽车、新智能车型渗透率较高

新能源汽车中数字钥匙渗透率更高。根据高工智能汽车1Q22各品牌数字钥匙装载率数据,特斯拉(100%)、理想(100%)、小鹏(86%)以及长城欧拉(100%)、比亚迪(96%)的数字钥匙装载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造车新势力与新能源汽车对数字钥匙拥有较高的热情。

数字钥匙逐渐成为新上市车型的标配方案。以蔚来为例,观察其2021年前11月销售情况(佐思汽研数据),我们能明显看到越新上市的车型,数字钥匙装载率越高,且ES8(在尚未应用数字钥匙时上市)也在改款车型中将数字钥匙作为标配(11M21装配率达63%),体现出数字钥匙接纳度持续提升的未来趋势。

图表20:1Q22各品牌数字钥匙渗透率情况

图表21:2021年1-11月蔚来各车型数字钥匙装配率

技术方案:蓝牙、NFC占据主流,UWB有望加速渗透

智能手机现有生态塑造了当前数字钥匙技术方案的格局,蓝牙、NFC占据主流地位。根据TechNavio数据,搭载NFC模块的手机渗透率于2019年已经达到81%;而SIG联盟宣称,2021年BLE模块已经几乎成为智能手机标配。蓝牙与NFC模块在手机中有如此之高的渗透率,使得在基于手机开发的数字钥匙解决方案中,蓝牙、NFC成为最主流的技术方案。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1年应用了数字钥匙的上险车辆中,蓝牙方案占比达64%,此外超过30%的车辆选择“蓝牙+NFC”方案。

图表22:NFC、BLE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

图表23:2020-21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主要类型占比

UWB在手机端、车端的渗透尚处于初期阶段。2019年苹果发布iPhone11,推出市场上首款搭载UWB芯片的智能手机;2022年宝马BMWiXM60与iXxDrive40上市,是首个搭载UWB模块的车型;无论是手机端还是车端,UWB都是新兴的定位技术。

赋能短距雷达、自主泊车、无线充电、汽车支付,UWB有望加快车端渗透。UWB模块成本较高,如果仅将UWB模块用于开锁、落锁,则不具备经济效益。基于其高精度定位的优势,NXP、中电昆辰等业内厂商畅想将车端UWB模块复用于自动泊车、无线充电、汽车支付等更多场景。我们认为,“一套硬件、多种用途”的方案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赋予智能汽车更多功能,提高了UWB模块的经济效益,有望加快UWB模块在车端的渗透。反过来,车端渗透也能促进智能设备中的渗透,我们预计搭载UWB的机型有望由iPhone向更多安卓机型拓展。

图表24:2020-26年全球UWB设备出货量预测

图表25:UWB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预测

图表26:车端UWB更多应用场景

三项技术彼此并非互斥,我们认为BLE、UWB、NFC有望充分发挥各自在功耗、定位精度、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使“BLE+UWB+NFC”联合方案成为未来的主流。

应用场景:解锁更多落地场景,打开车厂与消费者交流的窗口

除开关车门,数字钥匙还可落地更多场景,覆盖toC或toB市场——

自动泊车:该功能涉及停车场UWB基础设施建设。在已搭建UWB基站网络的停车场中,车端UWB模块与停车场UWB基站通信,计算车辆在停车场中的位置,再结合高精度地图,实现自动泊车功能。

汽车生活:基于“定位+通信”的底层原理,车端模块与外侧模块进行能量或数据的传输,实现车辆无线充电、免下车支付等功能。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数字钥匙不再仅仅是钥匙,更是一个促进车厂、消费者互相交流的窗口。在传统的主机厂与消费者关系中,主机厂与消费者在汽车销售后处于失联状态,主机厂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使用反馈,无法针对性地对汽车设计做出改进。数字钥匙以App的形式呈现,为主机厂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根据银基安全的调研,未采用数字钥匙时App日活不到1%,但采用数字钥匙以后App日活提升至30-40%,消费者使用App的频次大大增加[2]。我们认为,在保证用户隐私前提下,车企可以借由数字钥匙的窗口,与消费者需求建立直接联系;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加消费者和主机厂的粘性,也为拓展汽车互联网更多应用提供了可能。

图表27:长期来看,数字钥匙将落地更多应用场景

市场空间:2025年中国数字钥匙车端硬件模块市场空间有望达18-36亿元

我们预计至2025年,数字钥匙渗透率在悲观假设下有望达30%,乐观假设下有望达60%。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1年数字钥匙上险量达285万辆,装载率为14%,并在2022年一季度继续上升至21%,渗透率不断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数字钥匙的功能由简单的开落锁向车辆共享、自动泊车、汽车生活等更多方面拓展,市场对数字钥匙的接受度有望持续提升。

图表28:2020-1Q22中国数字钥匙装配情况

图表29:2020-25E数字钥匙渗透率预测

我们预计至2025年,数字钥匙解决方案中“BLE+UWB+NFC”联合方案有望占比35%。TSR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UWB普及率有望达到约15%水平。参考该预测,结合我们对数字钥匙渗透率的预测(2025年中值达45%),我们估测2025年UWB方案占比有望接近35%(15%÷45%)。该假设在悲观、中性、乐观预测下一致。

关于各钥匙方案中NFC、BLE、UWB模块配置数量,我们假设1)在以BLE或NFC为主的钥匙方案中,BLE、NFC分别搭载5个、2个;2)在“BLE+UWB+NFC”联合方案中,BLE、UWB、NFC分别搭载1个、5个、2个。该假设在各种预测假设下一致。

图表30:2020-25E数字钥匙配置方案占比预测

图表31:各数字钥匙方案硬件配置假设

关于各模块价格,我们参考各厂商在经销商网站上的销售价格。具体是:NFC模块价格参考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BLE模块价格参考Nordic、NXP、泰凌微;UWB模块价格参考NXP。我们将2022年NFC、BLE、UWB模块的价格分别估测为20、35、95元,并假设每年以10%的幅度降价。

据我们测算,至2025年,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方案中车端NFC、BLE、UWB硬件模块合计市场空间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分别有望达到18、27、36亿元,2021-2025ECAGR分别达到31%、45%、56%。其中,车端UWB模块市场空间至2025年有望分别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达到9、14、19亿元,成长为数字钥匙市场中更有潜力的技术路线。

图表32:2021-25E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车端硬件模块市场空间测算

此外,数字钥匙系统方案除NFC、BLE、UWB模块以外,还包括MCU、数字钥匙管理平台等其他硬件与软件。根据清研智行估测,车端UWB数字钥匙系统单车价值量约为1000元。我们按“市场规模=UWB方案单车价值量×汽车销量×数字钥匙渗透率×UWB方案占比”的逻辑测算,至2025年UWB数字钥匙方案市场空间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分别有望达27、40、54亿元。2022年是UWB数字钥匙方案上车“元年”,我们认为UWB数字钥匙有望迎来高速渗透,发展空间广阔,硬件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均将受益。

数字钥匙只是起点,接入车联网打开更大想象空间。我们认为,搭载数字钥匙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提升进入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以数字钥匙为窗口加强主机厂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从而主机厂能为消费者提供如汽车维修、保险、租赁等更多汽车后市场服务,打开市场空间更大的汽车互联网大门。

产业链图景

图表33:产业链地图

数字钥匙装载率不及预期。数字钥匙时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目前数字钥匙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一方面,如果数字钥匙生态体系推进缓慢,致使数字钥匙在车端与手机端落地节奏不一致、匹配性较差,则会影响数字钥匙的普及;另一方面,如果未来市场对数字钥匙的接受度不高,则会使得其装载率不及预期。

UWB方案渗透率不及预期。UWB数字钥匙解决方案是数字钥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刚刚量产登车,且仅有少辆车型使用。如果未来UWB价格居高不下或复用于其他功能时存在困难,则会影响主机厂对UWB模块的装载意愿。

THE END
1.当合资车撬开智能化大门,自主品牌还能遥遥领先吗?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在10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高达53.2%,较去年同期36.9%的渗透率提升了16.3个百分点,在今年,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连续数月跨过50%的关键门槛,对于车企来说,想要跑赢这场马拉松,就必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更多精力。 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除了要保证燃油车的基本盘不丢失,还需要重金打https://aikahao.xcar.com.cn/item/2298017.html
2.新能源汽车服务满意度评选结果出炉ModelY车友圈新能源汽车服务满意度评选结果出炉 13小时前发布于:Model Y车友圈 #点评我的车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出炉,这些车榜上有名!其中特斯拉拿下产品、服务双向第一。作者提到的车系: Model Y4.04分 最低售价: 24.99万询底价 参数图片车友圈问答二手车(2062辆)评论1点赞收藏分享 表情图片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1818218719246336
3.新能源车用户满意度:特斯拉车型和服务用户满意度均全国第一近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出炉,在产品细分市场和各项服务评选中,特斯拉都是第一名。 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 3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纯电动中型轿车,Model Y是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纯电中型SUV; 在品牌方面,特斯拉同时拿下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两项满意度第一名。 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6726971/
4.车型和服务用户满意度都是全国第一测评新能源汽车中国质量协会近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出炉,在产品细分市场和各项服务评选中,特斯拉都是第一名。 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 3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纯电动中型轿车,Model Y是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纯电中型SUV; 在品牌方面,特斯拉同时拿下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两项满意度第一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1UQTCA05561BXR.html
5.一文看懂新能源汽车产业图谱行业观察行业百科知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似乎正式摆脱了萌芽期,一脚“电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企查查发布的《2021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融资事件共57起,披露融资日照额达827.1亿元,其中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了42.5%。 https://www.lansin.com/news/229069.html
6.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行业黄金时代已到来,国产新势力乘风起航回顾过去数年的国内汽车销量数据,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总体市场已经进入成熟的低增速阶段,未来局部结构性增长将是主旋律,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促进汽车出口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推动后续汽车销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表1:国内月度汽车销量 https://new.qq.com/rain/a/20220912A07BYO00
7.行业发展报告范文第三节 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修订完成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三、汽车贸易政策》 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第四节 2010年中国汽车4S店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https://www.liuxue86.com/a/5133652.html
8.新能源汽车品牌图表一览大全–特斯拉汽车中文网新能源汽车现在无疑已经发展为汽车行业新趋势。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环境友好性,更是因为它们正在逐步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格局。从现在到未来,无论从技术、市场还是政策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都将成为行业的主导。 新能源汽车品牌现在也是越来越多,下面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图表一览大全。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特斯拉、蔚来、小鹏、https://teslacar.vip/2023/10/05/market/2392/
9.专题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行业报告汇总PDF洞察(附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持续变革,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行业正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领域。本报告汇总深入且全面地剖析了 2024 年 11 月该行业的多方面状况。从汽车消费市场来看,中产阶级崛起主导消费走向,中端车型备受青睐,自主品牌影响力渐强。车主出行模式多元且灵活,车后服务线上渠道蓬勃兴起并https://blog.csdn.net/tecdat/article/details/144361447
10.创维汽车SKYWORTH品牌介绍创维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汽车品牌企业介绍 创维汽车是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背靠开沃集团造车硬实力和创维赋能的跨界优势, 创维汽车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环保、科技 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定义“新中国制造”名片。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具有商用车、乘用车全系列生产资质、主要业务有新能源乘用车、大中型https://www.maigoo.com/brand/59033.html
11.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图表:82 ¥0 报告简介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是艾瑞基于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表现编写的行业研究性报告。该报告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特征与行业发展态势,从全球视角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短期内可能的发展方向。报告包含宏观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产销情况、市场格局、品牌表现、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812/3317.shtml
1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258146.3建设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 17 32114第七章结论 18 26630参考文献 19 摘要 为了响应全球绿色低碳出行的呼吁,绿色营销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汽车行业作为“衣食住行”中“行”的典型代表,新能源汽车不仅能解决未来汽车油耗量大的问题,而且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与此同时,新媒体电商营销的出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6/6120053202010015.shtm
13.优米新能源UMEV简介优米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优米新能源UMEV品牌简介,十大品牌网为你介绍台州市优米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优米新能源UMEV品牌信息,包括品牌介绍、联系方式、主营产品、最新评论、点赞数量等,告诉你优米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怎么样,致力于帮助你了解优米新能源UMEV真实有效的品牌相关信息。https://www.cnpp.cn/pinpai/4089356.html
14.中国乘用车市场,主流传统车企销量趋势图对比分析$比亚迪股份(01211本文采用终端月销量数据,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传统车企销量,进行对比分析,希望通过直白的图表对比,明确描述中国乘用车这个全球第一汽车市场的内在趋势,对比时间从2021年初至今年7月份。 合资品牌包括大众(合并南北大众),丰田,本田(都是品牌合并销量),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长城。 https://xueqiu.com/2021998461/303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