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车企的流量,不得不谈到车企的线索系统,线索系统相当于是一个流量汇集的入口,但只对有意向购车的用户才生成线索。
流量一但进入线索系统,后续的流程就是对线索进行清洗、下发跟进,直到线索转化,其中线索到成交的转率只有4%~10%;近90%多的线索都战败或流失,在传统的线索跟进模型中。
90%的战败和流失线索往往不了了之,变成了流量黑洞,反向增加了线索的成本,对于战败和流失的的线索如何激活一直车厂和经销商的一大难题,且激活方式也非常有限。
怎么盘活90%的战败和流失线索,这也许是搭建私域流量池的最好的原因了。
二、车企私域流量池:承接流量、培育客户
这里车企所指的私域,是指车企消费者APP或小程序的所有用户;流量池是用来承接这些流量,避免流失的载体。
而领克APP就相当于承接所有流量的流量池,通过流量池接住所有流量,并将流量转化为用户,对用户进行培育,形成一定粘性,后续再进行转化。
领克APP
汽车销售业务是一个高客单价、低频、决策周期较长的业务,整个客户旅程共有21个(如下图)触点,触点相对较分散,如果没有统一的私域流量池承接这些用户,很容易流失。
所以需要搭建私域流量池,在用户旅程中反复触达,占领用户心智,最终影响决策。
客户旅程地图
三、车企如何玩转私域流量池:“三端一全”
汽车市场经过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各大车企通过汽车的售卖沉淀了一定的用户群,但一直缺少和用户持续互动的载体,搭建私域流量不仅仅是为了承接新增的流量,也是为老用户提供运营和培育的阵地,提供老客的生命周期价值。
1.流量端
1)营销推广
主要包含汽车垂直媒体的线索合作和媒介投放,目前垂直媒体的整体转化效果较媒介投放要好些,但随着朋友圈、抖音、头条新媒体的崛起,此部分的投放比例在逐年增大。
从整个线索分布来看:
怎么引流到私域流量池,营销推广的阶段要注重投放策略,核心有两个场景:
3)全民经纪人
从各大车厂在新零售的布局来看,这块将会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渠道,不过目前大家都处在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
4)自然到店
自然到店的流量目前在整个线索分布的前三,主要的驱动应该来自持续品牌投放对用户心智的占领,所以这块流量不容忽视。
2.运营端
主要通过Club、会员、卡券和积分等工具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同时将线索进行加热。
1)PGC
主机厂发布新车资讯:
2)UGC
3)人群运营
通过人群模版(拉新人群、促活人群、深耕人群等)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
3.交易端
主要通过销售助手赋能经销商,形成结合线上运营的精准跟进策略,通过邀约客户到店、试乘试驾到最终下订成交。
私域流量池和车企的线索系统不同,线索系统主要的职能是将各个渠道的流量汇聚起来,然后下发跟进转化,缺少流量的运营维护功能。
而私域流量池不仅汇聚流量,还承载“留量”的作用,通过运营的手段将流量维持在自己的池子里,反复培育、触达,将流量变成潜客,然后下发跟进,跟进过程中也反复回流到线上继续加热,直到线下成交。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线索的战败和流失率,也更容易对战败和流失的用户进行激活。
4.全域运营
主要通过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含车主运营)、线索运营三者联动运营在用户整个看车、选车、购车、用车和养车的全旅程中不断的反复触达并转化。
全域运营利用全域营销模型(AIPL模型:Aware认知、Interest兴趣、Purchase购买、Loyalty忠诚),通过数据驱动,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全数据、全渠道、全触点、全链路的营销体验,同时可以使品牌与消费者的AIPL关系链路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