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上海车市】今年1月7日,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正式启动,意味着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平行进口汽车摆脱了“水货车”的名号,豪华车价格或将迎来了大实惠。不过笔者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平行进口车商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平行进口车的经销商资质申请已放开,但申请成功的经销商并不多,而且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平行进品车仍存在着许多售后隐忧。
平行进口车的价格将介于“水货车”与4S店之间
相比传统4S店,平行进口车型为什么会便宜那么多?其中涉及到许多经营成本问题。传统4S店要面临房租、员工工资、日常开销和各种面对消费者的服务成本,这些综合原因成为部分车型价格高的因素之一。反观平行进口车,成本中最大的除了国外车价,就是车辆运费、和25%的关税、最高4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以及一些通关商检费用。将这些费用与传统经销商相比,平行进口车的售价自然要低很多。
笔者来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港口区域的洋山进口汽车保税中心,展示厅里一列宝马、奔驰、丰田、特斯拉等平行进口车,部分车型有标价和商家的联系方式,但并未有销售人员。据了解,这里的平行进口车主要以中东版为主,主要是面向大客户经销商批发,零售业务很少,而且价格比批发价要高出许多。这里作为展示中心,也只是提供车源,具体售后、保修都直接交由渠道商去负责。
在《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下达后,笔者从吴中路、天山西路多家平行进口车经销商获悉,政策的放开对终端销售几乎没有影响,主要是车价并未因政策而发生变化,大部分“小3C”经销商还在观望政策进一步的促进。
《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规定了可以申办平行进口车试点业务的企业资质,确定了平行进口车将由经销商承担召回、质保以及三包等政策,明确不允许进口旧车和非法改装车。此外,上海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定于2月9日起正式试营业,将一同对外开放综合维修服务中心,建立开发平行进口汽车质量信息追溯系统。这些尝试都将更有利于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发展。
便宜背后的服务隐忧
对于消费而言,平行进口车便宜的背后仍有许多利弊需要去权衡,平行进口车是通过外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品牌4S店并不负责其保修,意味着售后问题只能自行找社会修理厂解决,发动机、变速箱等大部件的保修只能通过保险公司购买“三包”,据了解,三年10万公里的保修费用约6000元左右。部分4S店可以接受平行进口车的常规保养或更换配件,不过费用方面肯定会比社会维修厂贵。
目前推行平行进口车的试点,与“水货车”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都是脱离了传统品牌厂商、4S经销渠道的控制。经销商完全可以自己从港口进车销售,但本着谁开票谁负责的态度,需要合理的门店布局、售后技术力量以及正规的配件供应,同时给消费者提供由保险公司出具的售后协议。
所以对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知》划定的企业申请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业务的门槛———包括从事汽车销售业务5年以上,具有最近3年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上一财务年度汽车销售额超过4亿人民币等,其中最关键的一条还是要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维修、服务、零部件供应网点与设施。对无法满足该条要求的企业,可依托自贸试验区区内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相应服务,达到要求后方可参与试点。
编者后记:2014年大规模的汽车行业反垄断行动,众多豪车企业受到了重罚,并引发一波零配件降价潮,平行进口车汽车试点的开通,随之而来的将是中规车和平行进口车的价格战,平行进口车全国销售网点的快速布局以及进口车销售渠道之争的升级,进口车在中国市场将迎来多年来最大程度的一次政策调整。PCauto将进一步对平行进口车的政策进行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