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传统汽车经销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新兴汽车品牌和创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对已有的市场格局造成深刻影响,也导致许多传统经销商发展遇到瓶颈。为突破当下困境、寻求新的增长机遇,传统经销商必须在改革自身的同时,回归服务本质,挖掘内在潜力;还需巩固现有业务基础,并迅速发展新的高质量成长引擎,以确保在变革中保持竞争力。
布局十载,多元品牌经营互补策略
历经十年的精心经营和布局,海伟集团现已形成极具规模的汽车销售网络。旗下涵盖一汽红旗、比亚迪、哈弗、深蓝等九大自主品牌的4S店,以及六个2S店;至2023年底,集团的销量突破万辆大关,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区域市场竞争力。
在周峻亦看来,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型升级,成为一家业务涵盖金融保险、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销商集团,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经营品牌布局在省内重点车市,为集团稳固且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基础业务的经营已不似初创时期那般轻松自如。”一方面,随着存量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淘汰整合的不断深化,海伟集团亟需抓住新能源品牌的市场机遇并深耕,以获取更大的自主品牌经营的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由于云南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步较晚,渗透率相对较低,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显不足,燃油车在云南汽车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不仅为海伟集团的经营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其迅速建立起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品牌协同体系以提升盈利能力,也成为了集团经营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据了解,为了保持区域市场竞争优势,集团主动对旗下品牌进行了精细化的战略调整,优化品牌运营的权重配置。自2021年起至今,集团积极对接各大主流新能源品牌,并调整其建店节奏。目前,新能源门店在集团中的占比已提升至六成,确保集团对各品牌门店的稳定盈利和均衡发展。
周峻亦坦言,自主品牌作为集团发展的核心,与新能源品牌和平行进口汽车业务的经营有效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集团而言,以自主燃油品牌协同细分市场的新能源品牌深耕发展,更利于整个地市州的渠道下沉及区域性覆盖;而通过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则能有效补足了集团豪华品牌体系建设的空白板块。“推行多元品牌的互补经营策略,更先进一步构建起了目标客户群体更精准的阶梯化品牌运营模式,还能为集团旗下众多自主品牌进行赋能。”
量与质的平衡,打造海伟特色营销体系
除了在运营渠道中灵活运用“多元品牌经营互补策略”以增强市场适应性外,海伟集团的核心驱动力则在于其合理而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力。
在与周峻亦的交流过程中,他进一步讲到,合理配置资源对于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核心则是磨练内功,打造高效高能的服务团队。
为此打造一支拥有明确服务目标、服务技能、专属沟通技巧,以及能够快速解决客户问题与随时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服务团队有助于旗下各品牌门店在市场上树立差异化优势。
“在此过程中,服务人员需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定式,避免陷入‘先入为主’和‘习以为常’的陷阱。警惕自己不要被外部环境的压力所束缚,而是要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努力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
顺应变革,海伟集团的成长策略
站在新的起点,昆明海伟集团如何在保持客户信赖的同时,进一步提振销量、实现盈利增长,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集团未来的战略规划将聚焦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打造与集团扩张相匹配的营销策略,以响应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年销目标增长10%和燃油品牌销量目标增长5%的挑战。预计通过这些举措,集团将有望实现年销量达到1.1万辆的目标。
此外,集团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拓展业务版图。与金融、租赁、出行等领域的企业合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整合机会,提前布局未来市场。
蓄势待发,乘势而上。藉借昆明海伟集团十周年之际,周峻亦强调:“精细打磨,深度拓展产业链每一环。”在变革的时代中,集团需紧跟市场节奏,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运用多元化竞争优势,在汽车市场中持续突围,以期开拓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