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科技生活频道

尽管资本“寒风”吹得起劲,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却有着另一番景象:VR峰会一场接着一场登场,机器人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发布,智能汽车背后BAT的身影忙碌不停。这派火热之下,自然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以VR为例,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金额就高达2.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近8%。此外,机器人、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数据也十分亮眼。那么,在资本的簇拥之下,VR、机器人、智能汽车,谁会率先孕育出下一个独角兽?

VR:一座布满坑的“金矿”

乐相科技

作为国内一线VR硬件制造厂商,乐相科技来头不小,背后的“金主”就有雷军。去年12月,小米和迅雷等公司斥资3000万美元入股乐相一事曾在圈内引发轰动。其创始人为陈朝阳,在VR行业浸淫十多年,从做军用头显到如今的消费级VR头戴设备,从在英特尔再到自立门户创业,他见证了国内VR行业的发展历程。目前,乐相专注于为游戏提供VR设备,旗下最为人熟知的产品是大朋头盔,这是国内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的VR硬件之一。

暴风魔镜

虽然早已沦为二三流视频网站,但暴风影音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只对产品研发有兴趣,于是便推出了这款硬件产品——暴风魔镜。从使用体验上看,暴风魔镜与用户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眩晕、模糊的问题备受吐槽。但是,借着“VR+影视”的东风,暴风魔镜仍然吸引了不少“尝鲜者”,截止今年第一季度,这款产品已经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台,占据国内VR眼镜市场的“半壁江山”。

蚁视科技

早年与Oculus的“掐架”,让蚁视科技在国内VR圈火了一把。去年12月,这家公司完成了3亿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了8.3亿。其实蚁视的“黑历史”并不少,从在Kickstarter众筹,到第一次产品发布会,再到后来的员工离职争端,这家公司都曾陷入过“口水战”。目前,蚁视推出了移动端VR头显和PC端头显,此外还和联想合作推出乐檬蚁视VR眼镜。与大多数VR厂商扎堆游戏影视不同,蚁视科技的重心放在了“VR+体育”,未来期望成为国内体育赛事VR直播的“龙头”。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VR行业的公司之一,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经纬科技,旗下主要的产品为3Glasses,这是亚洲首款沉浸式VR头盔。去年6月,3Glasses二代面世,成为目前国内VR头盔市场上清晰度最高的产品,眩晕感减轻不少,一度受到VR爱好者追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VR+旅游”方面有所尝试,这家公司去年还宣布和春水堂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可能会推出VR成人内容。

灵镜VR

成立于2014年,灵镜VR的资历不算深,但话题性却挺足。自从获得乐视1000万美元投资,这家公司一度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目前灵镜推出了两款VR设备,分别是一款主打影院功能的“灵镜小白”和移动VR一体机“灵镜小黑”,其中灵镜小白的市场反馈不错。乐视对灵镜VR颇为重视,将其视为自身VR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但如今的VR硬件还处在“烧钱”阶段,灵镜VR恐怕还需要源源不断“输血”。

点评:

VR硬件投资风口已过,独角兽难以再现?尽管市场唱衰的声音不断,但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仍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可见在VR行业发展初期,VR硬件设备方面的更新迭代依然最受投资人瞩目,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这正是VR投资有趣的的地方,虽然投资硬件的风险极高,但入局者仍然络绎不绝。

“VR是一个布满坑的金矿”,这是目前很多投资者对VR的态度,谨慎却不乏乐观,始终坚信VR前景是光明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VR的故事还会接着讲下去。而下一个VR独角兽,也许正向我们徐徐走来。

机器人:行业火热,但融资还是难难难

除了VR,国内资本一直虎视眈眈的还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从2016年春晚上令人惊艳的机器人舞蹈,到不久前谷歌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机器人旋风”刮了一遍又一遍。而资本市场自然不会对这股热潮视而不见,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

新松机器人

作为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产品技术含量可圈可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洁净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成功出口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如今,随着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起步,新松机器人在产品类型上渐渐偏向民用,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

均胜电子

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均胜电子似乎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抛头露面”。从2009年起,这家公司就在“买买买”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并购了上海华德、德国普瑞,最近更是一口气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巨头KSS和TechniSatDigitalGmbh的汽车业务。目前,均胜自动化及机器人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Preh和IMA,而这两家公司都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细分领域前列。

埃斯顿

成立于2002年,埃斯顿去年如愿以偿登上了新三板,成为国内继新松机器人后又一只“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顿在机器人研发方面除减速器外购之外,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政策补贴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年以来受到资本热捧。不久前,埃斯顿参与设立先进制造产业并购基金,试图借助资本力量进行“大吃小”,发展壮大。

狗尾巴草科技

不同于众多工业机器人企业,成立于2013年的狗尾草科技是一家情感社交机器人研发公司。其团队历时两年设计的“公子小白”卖萌耍宝无一不精,主要面向的用户群是年轻新生代用户,主打“社交、宠物、智能物联”三大功能。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宠儿”,公子小白机器人不但得到明星胡海泉的投资,去年10月更是完成了千万级别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1.3亿人民币,同时也刷新了国内众筹史上最快下一轮融资记录。

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了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和价格竞争上。

尽管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正享受着资本的“沐浴”,但在这个行业内,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机器人产业属于前瞻产业,投资回报期长,需要投资者长期投入。而如今,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被资本已经“烧旺”了,如果后面的“干柴”跟不上,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最后留下的恐怕是一地灰烬。

智能汽车:用钱也填不满路上的“坑”

“这是一辆驶向未来的汽车。”在硬件领域,智能汽车也是近年来资本十分青睐的对象。无论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是苹果公司代号为“ProjectTitan”的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早已从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化身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同时也给了资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在国内,随着BAT以及乐视的入局,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悄然进入了“战国时代”。

百度

早在三年前,百度就效仿谷歌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这是李彦宏最具野心的项目之一。紧接着,百度发布了智能互联车载产品“CarNet”。这款产品由百度LBS部门提供API及部分软件支持,合作公司钛马车联网负责硬件部分。去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首次完成测试。尽管一度被质疑“炒冷饭”,但百度的“造车”大计并没有受到影响,按照其计划,百度无人车将在未来5年内量产,驶入百姓生活。

腾讯

善于“布局”的腾讯自然也不会缺席智能汽车这个“风口”。2014年5月,腾讯发布路宝盒子,并成立“i车生活平台”,正式宣告进军车联网。后来,腾讯又宣布入股四维图新,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通过这一系列的收购,腾讯在汽车互联网大步前进。而重头戏是,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展开合作,最近甚至“打包”挖走了宝马的整个智能汽车研发团队。

阿里巴巴

尽管有些姗姗来迟,但阿里还是赶上了智能汽车这场投资盛宴。去年3月,阿里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该基金将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未来将是开放式的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一个是中国汽车业中雄踞多年的老大,一个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翘楚,两者的结盟带来了无限遐想。更令人期待的是,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今年上市。

乐视

随着贾跃亭喊出那句“万劫不复也要造汽车”的口号,乐视的“造车”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2014年,乐视首次宣布SEE计划,将造车计划公诸于众。之后,乐视一直在高调地制造着各种“噱头”,先是丁磊、吕征宇等业内领军人物加入,再到与北汽、阿斯顿马丁合作。今年4月,这家公司正式推出了LeSEE概念样车,“PTT造车”的争议暂且告一段落。此前,有传闻称乐视超级汽车首轮融资已经完成,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但具体哪些机构参投并没有透露,着实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蔚来汽车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造车”基本上都不是传统汽车行业的玩法,也不是特斯拉模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即不参与汽车的工业制造部分,而是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的方式,向汽车公司注入互联网基因和技术,使其成为一部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动汽车。

虽然智能汽车产业前景可观,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基建设施、安全保障、法律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制约。一辆智能汽车要真正像人们所预想的那般“智能”地上路,恐怕还要绕过很多很多的“坑”。

THE END
1.汽车之家2020汽车报价图片,深层设计策略数据VR版30.26.37汽车之家的VR版(版本30.26.37)为其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个版本结合了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能够在购车前进行虚拟试驾,更加直观地感受车辆的性能和驾驶体验,VR版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汽车资讯和互动功能,使用户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汽车文化。 汽车之家的创新与探索 http://www.juliangyuanshu.com/post/27779.html
2.用车体验#M03年轻有态度#提车后用车感受建议:中控屏便捷功能太少,每个人用车习惯各有不同,所需要的动能也各有不同。 1、倒车下翻功能,个人建议ota添加“一键下翻”,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在中控底部直接点击使用,而不是只能通过在控制面板选择打开(打开后即默认每次倒车外后视镜下翻),由于每个停车场景的不同并不是每个场景都https://bbs.xiaopeng.com/article/3106853
3.汽车实拍VR看车最新汽车图片大全汽车图片大全,易车图片库是国内汽车图片量丰富、图片清晰度高的专业图片频道。摄影师为您呈现出,汽车外观、内饰、内部空间、行驶、汽车创意图等精美汽车图片。http://photo.bitauto.com/
4.打开手机就能“实地”选车飞猪租车上线360°VR看车功能据飞猪透露,其360°VR看车功能是与易车网合作推出,由后者将VR技术及车型数据接入飞猪,后续双方将进一步扩大车型覆盖面。 7月1日飞猪租车中心杭州东站店开业/图源 飞猪 包括360°VR看车功能在内,今年以来飞猪在租车体验方面的投入动作频频。今年4月,飞猪提升租车服务保障标准,针对消费者下单后商家无法提供用车服务的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445&newsId=5619930
5.易车专业看车买车汽车资讯平台版本记录易车APP意见反馈群:410165586 易车APP社区车友2群:172577726 微信号:易车 微博:易车网 版本: 11.24.0 版本更新日期 2024-11-01 易车-专业看车买车汽车资讯平台 海量购车,一站式汽车服务app 更新日志 【车型】条件选车新增搜索功能,快速选车更便捷 【车型】差异配置页面全新升级,车型差异更直观 https://www.qimai.cn/app/version/appid/384399758/country/cn
6.易车网2022款报价大全下载易车app汽车报价大全汽车这款app为一站式车主服务平台,看车、买卖车,或者养车,关于车的服务都可以来这里,洗车价格十分便宜。有VR看车功能,外加上帮选车,而且还有好玩的车友互动游戏噢! 4、《汽车报价大全》 这款app有海量的汽车资源,每天都有十万条汽车报价信息,提供8种以上的汽车辅助工具和功能,可以按各种筛选条件选车,支持十款车型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11367.html
7.智东西早报:Uber将购2.4万辆沃尔沃建无人车队;巴黎拟向共享单车11月20日,易车网发布了截至9月30日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人民币23.4亿元(约合3.524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净亏损为人民币5.102元(约合767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4740万元(约合710万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318亿元(约合3480万美元),同比增长78.5%。 https://zhidx.com/p/100422.html
8.2024易车网汽车报价大全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2024易车网汽车报价大全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114401
9.易车网app易车网appv10.75.0下载易车APP社区车友2群:172577726 微信号:易车 微博:易车网 易车网app下载安装失败或使用异常,请 -> 联系我们 易车网app软件特色: ·实用干货:直播聊车、测评导购,大V入驻丰富有料 工具大全:油卡充值、爱车估值、优惠特卖早知道 VR看车:3D汽车外观、内饰,无死角真实体验 https://www.cicimiao.com/ruanjian/cygj/1302.html
10.第49周收录118起投融事件,国内O2O纷纷从C转到B,单车领域再添新兵同道是一款精细化移动用户营销工具,拥有自动化营销功能,营销人员可根据APP用户的实时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小安时代是消费金融服务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消费白条和现金贷款,核心产品有现金贷、车抵贷以及消费场景2014年4月,公司获得易车网、嘉御基金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2013年8月,公司获得德迅投资1000万人民币https://m.tmtpost.com/253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