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摩拜召开董事会,决定将摩拜以总价37亿美元全资出售给美团。这次收购行动对上市前的美团有何意义?并入美团的摩拜将来如何发展?收购行动背后有着怎样的竞争?央广《王冠红人馆》为您深度解析摩拜卖身美团背后的那些事儿。
一、聚焦--美团收购摩拜,股权比例等出现新变化
4月3日晚上9点,北京嘉里中心,针对美团点评提出的收购方案,摩拜单车在这里举办了股东会议,最后决定将摩拜全资出售给美团,在媒体披露的美团收购的财务方案中,摩拜将会以37亿美元的总监出售给美团,其中包括12亿美元现金,15亿美元股票和10亿美元债务。据记者独家获悉,股东会上只有一个股东提出了质疑,几乎全票通过议案。这意味着摩拜绝大多数股东们放弃了继续持股的权利,选择离场。王兴接替李斌成为摩拜董事长,摩拜成了美团点评王兴构建的出行场景的一部分。
被收购之后的摩拜股权比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团收购摩拜之前,腾讯既是美团的大股东,也是摩拜的大股东,所以收购之后,腾讯依旧是摩拜的外部第一大股东,持有摩拜单车超过20%的股权。除此之外,A轮和B轮投资者愉悦资本持有摩拜超过6%的股份,蔚来汽车和易车网创始人李斌如今持有摩拜单车超过8%的股权,三者占有的摩拜股权比例超过35%。摩拜原创世团队在经过几轮融资之后,股权被逐渐稀释,创始人胡玮炜现在的股权只剩3%左右;而2015年底入职摩拜的前Uber高管李晓峰则比创始人胡玮炜更少;摩拜的天使投资人兼懂事长李斌是对摩拜去留拥有话语权的人,他选择立场,即不再是实际控制人,但是任然持有摩拜单车超过8%的,成为摩拜众多投资方中获益较大的一方。
美团CEO王兴在内部信中称摩拜的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王晓峰继续担任CEO,胡玮炜继续任总裁,而王兴本人出任董事长。
现阶段,摩拜投放单车大约900万辆,而日订单不足1000万单,即摩拜平均每天每辆车只有一单,这一数据与2017年9月份摩拜每天超过3000万订单的数字相比跌去了70%。此外,摩拜内部财务报表显示,截至目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10亿元人民币,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在找不到投资人和资金接盘的当下,摩拜"卖身"几乎已成定局。
美团负责人称,摩拜可能会在今年5月份前后被纳入美团新成立不久的出行事业部。收购摩拜将在美团启动网约车服务之后进一步完善美团出行事业的板块,为美团构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这四大场景之一的出行场景。美团点评作为起家于团购的互联网公司,正在不断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现在它涉足了团购、电影票、外卖、餐饮、旅行、出行等多个领域,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造了全生态的产业链。
二、聚焦--收购背后美团另有打算,共享单车有新变局
美团收购摩拜的弊与利
弊:在被美团收购以前,摩拜就已经陷入了资金危机,自2017年6月E轮融资6亿美金之后,至今9个月左右,没有融资,这与此前的2016年融了四轮、2017年上半年融了三轮相比,显得有些反常。据媒体报道,摩拜过去几个月入不敷出,包括运营和折旧,摩拜每月运营支出超过5亿元人民币,加上薪酬福利等管理支出1.46亿,以及0.8亿减值损失,而当月摩拜收入仅1.1亿元人民币,最后净利润为亏损6.81亿元人民币,出去亏损,摩拜每个月减值损失8000万,即按照1000块一辆单车计算,每个月有8万辆车坏掉。此外,摩拜单车还有严重的债务,而共享单车行业没有盈利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团在收购摩拜的同时也承担了摩拜的债务,以及必须承担共享单车行业的风险。当下收购摩拜很显然会加剧美团在出行领域的投入,而随摩拜而来的债务和无盈利情况也无疑加剧了美团的资金压力,并对美团以及整个美团出行的业务进展和资金储备非常不利,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与精力问题拖慢美团新零售的业务发展。
利:在承担收购摩拜的以上压力的同时,美团此次的收购行动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在行业内的竞争来说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王兴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摩拜C轮与C+轮共计超1亿美元的融资,与摩拜的合作早有苗头;而在前不久,美团又宣布进入网约车领域,其在出行行业的野心可见一斑。鉴于美团、摩拜均属于腾讯阵营内的公司,腾讯极有可能撮合这笔交易。而随着美团的入局,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开始呈现出摩拜、ofo和哈罗单车竞争的局面,而后面两家公司都属于阿里系。最终,行业还是出现"二马"对立的格局。对于美团来说,则借此补齐了出行板块的短板,全面与滴滴抗衡。所以这次收购行动,第一层是摩拜和ofo的竞争,第二层是美团和滴滴的竞争,而最终还是腾讯和阿里的竞争。
2017年年底推出网约车业务三个月后,美团便传出正讨论IPO事项,计划最早于2018年年内在香港IPO,估值为600亿美元。网约车业务的推出,让美团点评的估值飙升了一倍之多。而现实是美团之前的团购、外卖、旅行等业务难以支撑600亿美金的估值,所以美团面临着拓展资本市场估值想象力的压力。摩拜的共享单车则与网约车一起,为其构建了四大场景之一的出行场景。对于美团来说,摩拜并不是用来盈利的,它更像是美团的一个基础设施,为美团的物流、支付和信用培育用户。至此,美团组建的完善的超级生活平台便为其估值打下了基础。
共享单车行业的新变局
摩拜和ofo无疑是共享单车行业中的领航者,作为第一梯队的两个主要品牌,摩拜和ofo拥有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此后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在第二梯队的众多共享单车品牌中,只有hello单车存活了下来。在摩拜与ofo小黄车纷纷恢复月卡价格之际,hello单车很"淡定"地宣布全国范围内信用免押金,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均可在全国免押金骑行hello单车。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黑马,hello单车成为了共享单车第二梯队的唯一幸存者,得到了复星集团与阿里巴巴的加持。
2017年共享单车成为最大的风口,交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先后进入市场,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注册用户达到4亿人次,累计服务170亿人次,日最高使用量达到7000万次,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进入调整期。悟空单车、3Bike、町町单车先后停运或倒闭,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纷纷陷入押金难退困境。3月份,广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广东省消委会诉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鸣单车)民事公益诉讼案,小鸣单车仅在广东省就拖欠押金超990万元。
今年初滴滴托管了小蓝单车,但押金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近期滴滴将自主品牌"青桔"替换小蓝单车进入广州、深圳、武汉,但都被各地交管部门叫停。
硝烟落幕,共享单车市场增量期已过,现在重点是要开始做存量用户经营了。企业必须有合理的盈利模式才能持续发展。但是共享单车的竞争远未结束,只是竞争模式从粗放竞争进入到下半场竞争,共享单车行业仍然需要精细化运作。
三、思考--共享单车赢利模式有限,创业者情怀无限
共享单车行业的有流量、无闭环
共享单车行业能够收集用户信息,产生线下流量。但是由于摩拜等共享单车行业是独立经营的,其产生的流量难以再有效地产生利益,即没有产业的自循环。而美团背后的腾讯以及滴滴背后的阿里等都需要共享单车的线下流量,一旦摩拜和ofo等在几轮融资以及各种资本的加持下做出了流量模式,两个互联网巨头就可以利用这个流量模式来完成闭环。将共享单车这个小环节放入其大版图,补齐产业链中的短板,而共享单车收集的线下流量可以用于这个闭环中的其他节点来盈利,所以最终不会出现整体的亏损。另一方面,这样强大的闭环模式的支持也可以保证共享单车的继续存在,既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又保存了创始人的初心。
对于美团进军出行领域,有分析者认为这对整个领域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一个有影响力的"第二名"能够有效地促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并且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美图的介入首先是打破了摩拜资本扭曲的死局,让共享单车重新回归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层面,这才是这个行业存在的意义。
创始人的初心和情怀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摩拜之前是一位汽车科技记者,但是她自己对汽车和科技并不感兴趣,她曾在一篇自述中说,自己对什么手动挡、百公里加速一点不感兴趣,如果不是迫于现实,她只想做"广场上画画的闲散女青年,或者跟《天生杀人狂》里一样当一次夺命女贼"。创立摩拜的过程有苦有甜,其中的滋味也只有创业者自己能够感受。摩拜单车的设计经过了几轮改进,车锁也换成后来的智能锁。资金紧张,第一批投入的200把智能锁都是全体同事们手工做出来的。智能锁设计师杨众杰教大家给零件批发市场和网购来的零件用小刀锉形状、涂胶水。他在阳台上铺了报纸,给塑料外壳喷上黑油漆,喷黑一只袖子。油漆干了以后,胡玮炜帮忙拧上外壳螺丝。
同事们都称胡玮炜为胡阿姨,"胡阿姨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牛逼人士,"在离开GeekCar去创办摩拜的时候,胡玮炜给同事们写道,"越往后我们越会发现'钝'的力量,就是不耍小聪明,回归到本质的力量。"
2014年,胡玮炜创办摩拜时的初心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新型的商业模式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而她本人也对自行车有特殊的情结,她希望能让自行车回归城市,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胡玮炜的创业初衷十分的理想化,但是最终胡玮炜的共享单车模式还是成功了,并且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但是随着摩拜的逐渐成长,其规模已经越来越大,目前摩拜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800多万辆的单车,这个规模必须借助强大的资本支持,否则摩拜将很难再坚持下去。摩拜成立两年以来已经完成了9笔融资,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胡玮炜在摩拜的股权和话语权也不断被稀释。最终,就算胡玮炜想要保持摩拜的独立经营也无法与现实状况抗衡。
4月4日凌晨,胡玮炜在朋友圈表示,"大家都更喜欢戏剧性,然而我更愿意积极看待一切。并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我看来一切是新的开始。很多人都把摩拜单车看成是出行工具,实际上我一直说它是'美好的生活方式'。livebetter也是美团的愿景,这一点上我们有巨大想象空间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团也保存了创始人最初的情怀。
四、总结
美团收购摩拜,在承担摩拜的债务和风险的同时为其进一步完善了出行场景,更为即将上市的估值打下了基础;摩拜也告别独立经营,成为美团乃至腾讯大版图中的一个环节。至此,共享单车竞争中的生存者纷纷投靠了互联网大佬,被纳入巨大的产业闭环。虽然无法独立经营,但是这样的收购也可以补足共享单车行业难以盈利的缺陷,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失为上策。创始人的理想和初心能够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但是最终还是要根据市场整合的需要来决定企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