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力“新基建”东风,打造新能源城配生态圈
二、行业背景
(一)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更迭
2019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蛰伏期,共享汽车行业遭遇集体阵亡,网约车市场受政策因素影响也在不断萎缩。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约为9898亿元,未来3-5年预计仍将保持5-7%的增长速度,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因此,城市配送也成为各路物流势力纷纷争夺的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逐步向物流行业集中。海印蔚蓝也敏锐把握机遇,加大对新能源物流城配用车的投放,目前累计已为超20家物流营运商提供近350台物流车租赁、充电、维修、ETC等综合服务。进入疫情后时代,海印蔚蓝现有合作运营商纷纷向物流领域转型,对物流城配用车及配套服务的需求愈发旺盛。
(二)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充电桩建设情况,2019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1.1万台,同比增加18.1%,新增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车桩比达到2.9∶1。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台,私人充电桩70.3万台,车桩比约为3.4∶1,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的指标。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充电桩保有量较高,均高于5万台,紧随其后的是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区,全国前10个省份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近74%。
三、海印股份的独特创新
(一)应用场景的创新——专注城配物流
在海印股份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尝试,始终保持在物流行业这一特定应用场景精耕细作。新能源物流车产业更多是在政策扶植和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在2019年2月份由国家发改委等24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绿色物流发展,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配送车型,并提出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
在政策大力鼓励新能源物流车的购置使用补贴、城市交通管理路权倾斜及环保政策的支持下,极大激发了物流企业使用新能源物流车的热情,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商和物流业也给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全新的物流服务模式如支线运输、城市配送等城市物流需求,特点为大多是短途行驶且路线固定,适用于小型纯电动物流车的使用场景。
(二)商业逻辑的创新
在确定将主要经营方向放在新能源物流车产业方向后,应用“双向金融保理”的商业模型,有效的解决了市场中现行的问题及行业痛点,在充电桩市场凭借全新的商业逻辑独辟蹊径。
1、解决中小物流运营商之痛
由于物流运营商在供应链中处于靠后的位置,面对上游客户议价能力比较低,通常存在T+30~90垫付周期,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且其资质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同时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差,压款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物流企业的轻资产特性,面临巨大的垫资压力和融资需求,因此物流行业的保理业务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测算国内物流行业保理业务市场约有万亿市场。
2、解决金融服务商之困
新能源汽车的融资需求对银行服务的技术以及专业化要求很高,然而目前情况下银行缺乏相应的技术专业人才,不能形成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化的服务。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也不能覆盖新能源汽车的整条供应链,贷款单一模式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要求,而且近些年银行惜贷趋势日益严重,资质较差的企业基本无法从银行中获取相应的贷款。
3、封闭的应用场景解决用户导流问题
新能源厂商一直面临着里程焦虑、三电维修难、充电难等行业痛点,且由于充电桩前期投入大,缺乏应用场景的问题,新能源厂商对此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
通过双向保理的业务逻辑,将能够实现以城市配送为场景,以服务司机为核心,以车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平台为保障,联合主机厂商、银行、保险、金融机构、车后企业、培训机构等周边优质供应链企业,共同建立开放的车辆服务生态系统,为司机提供整车购买、租赁、车后、金融、保险、二手车交易的全周期服务。通过上述建立封闭的应用场景,将物流运营商、司机、新能源运营商之间建立封闭闭环,使得整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广州海印蔚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运营基础设施平台”,针对共享汽车、网约车、物流车B端运营商提供汽车租赁、汽车金融、充电等综合服务。通过大范围内布局建设充电桩实现规模效应,一方面抬高了行业准入隐形门槛,另一方面长远布局为打造千亿级别新能源城配生态圈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以上的业务运作,海印蔚蓝得以聚合金融保理、汽车租赁等多重资源,为新能源中小型物流运营商提供服务,并链接“海印生活”平台,发挥项目协同共振效应,实现“线上+线下+物流配送”全闭环。
四、海印股份独特优势
(一)运营经验客户资源丰富
背靠集团的过万商户和百万会员数据库,结合大数据和风控模型等技术手段,四年来海印蔚蓝基在新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运营经验,将加快对物流城配领域的业务布局。
(二)布局建设新能源港
(三)品牌优势显著
海印股份借助强大的互联网技术,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运营基础设施平台,形成“以快充桩为中心,停车位和维修服务点相配套”的网格体系,目前海印蔚蓝已形成海印租车及海印充电两大自有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租赁方面,海印蔚蓝现已形成3年以租代购的汽车融资租赁运营模式,保有350辆物流车和近250辆北汽新能源乘用车;
充电桩运营方面,目前已在海印集团旗下的海印中心、美食城、海印又一城、海印展贸城、海印桂闲城等多个核心商圈及中大轻纺交易园、壬丰大厦等知名商圈建设充电网点,首批60根快充电桩已通过自主研发的海印充电APP上线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充电服务。围绕合作运营商的充电需求,目前已为首汽Gofun、环球车享、曹操专车等知名出行品牌提供充电服务。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变数,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疫情下,“非接触型经济”再次崛起并不断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物流俨然成为“非接触型经济”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作为聚焦于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城配市场正爆发巨大的生机。
3月初,广州市政府已出台政策明确对2020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每车1万元的综合性补贴,而针对充电桩投资和运营的二次补贴政策也有望于近期出台。
截至发稿日,根据公司3月30日公告显示,海印股份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向海印蔚蓝增资,用以优化与加大海印蔚蓝新能源物流城配资源整合能力,高效整合覆盖珠三角的物流客户资源、公司金融保理牌照以及金融服务经验、自主新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维修、保险等领域的合作资源,打造“以金融保理为支撑,多重配套服务为场景”的新能源城配生态圈。
预计公司在2020年先期充电桩布局收入有望迎来明显的拐点,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拉动业绩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