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1、汽车动力市场前景
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政策扶持力度及产业规划合理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数年内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已积累了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柳州五菱、九龙客车等客户资源,同时也已与国内多家大型汽车厂商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和合作,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纯电动乘用车、客车及纯电动物流车等车型。
在汽车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整合的趋势背景下,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市场的拓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力,公司新能源车的配套车型和合作厂商将逐渐增加。
2、储能市场前景
中国储能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640.13MW,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累积装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40.13MW,新增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200MW。储能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电站中占比最大的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张将为储能锂离子电池带来巨大的增量需求。
随着5G网络逐渐兴起,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计2020-2025年,通信铁塔的建设速度会加快,到2025年,通信铁塔数目将增至1300万座,基本实现全球主要城市5G网络覆盖;2020-2025年,基站锂电池需求增速明显,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计2025年全球基站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60GWh。
在储能市场领域,公司已拥有多年的生产销售经验,积累了智能电网系统储能和电信运营机房、基站后备电源等客户,随着储能市场机会的逐步显现和公司加大对储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发,公司的产品线已拓展至家用储能、分布式微网储能和兆瓦级储能系统等领域。
3、电动自行车市场前景
2018年5月17日,工信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18),新国家标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新国家标准对多项指标做出限定,如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上限为55kg等。
铅酸蓄电池行业以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能量密度低、重量偏大是铅酸蓄电池行业在新国家标准规定下面临的重要障碍。铅酸电池的新国家标准车型要进行设计上的改造,只有将车型的尺寸减小或采用轻型材料设计,但新材料成本较高,消费者需求较小。与此同时锂电池便携性、长使用寿命等优势性能被消费者所认可,随着电池技术不断创新,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下降,锂电池的价格会进一步调整,竞争性会进一步提升。
公司已积累了铁塔换电、哈喽换电、超威集团、哈啰单车运营商钧正科技、广东羽博等著名电动自行车行业客户,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颁布和环保政策的背景下,公司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的销售将快速增长。
4、电动工具市场前景
近年来,电动工具的发展呈现小型化、轻型化、无绳化趋势,使得锂电池在电动工具领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6至2021年,无绳电动工具增量空间53.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6%。2016年无绳电动工具市场规模140.4亿美元,预计2021年市场空间将达193.5亿美元。
公司已经具备为电动工具设备等多品类的电动工具配套电池的生产技术能力,逐步开展与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巨头的业务合作。
(2)公司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产业区位优势助力公司华东区域战略布局
江苏省是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机器人等锂电池的终端市场的聚集地。无锡市锡山区产业园区内有186余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年产电动自行车200余万辆,年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20%,是重要的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基地;启东市有电动工具企业442余家,包括东成、国强、康平等明星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动工具产业链,电动工具年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60%,其电动工具产业实现年产值310亿元,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电动工具市场。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国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引导等措施,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市场推广应用工作。目前江苏省已涌现出北汽集团、众泰汽车、苏州金龙、南京金龙、扬州亚星等一大批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整车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应用方面,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有望达到13个,市场应用处于国内前列。作为江苏省苏锡常经济圈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常州市经济发达,产业政策完备,投资环境良好。近年来,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代表的区域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奠定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司拟以常州为基点推进产品华东区域战略布局。
(一)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锂离子电池作为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核心产品,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竞争,同时现有锂离子电池企业不断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无法持续保持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无法进一步扩大重点发展品种的市场份额,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二)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受有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及规模也会出现一定波动。为降低原材料价格和供应风险,公司已采取供应链管控等措施提升采购管理。另外,公司已建立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系统,通过提前采购等措施,有效控制成本。
尽管公司已建立较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体系,但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仍有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升的情况,或内部采购管理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将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采购价格较高,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收账款风险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及2020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6,593.48万元、155,181.20万元、151,554.36万元及156,636.00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1.73%、30.77%、28.07%和28.47%。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大还受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商业模式和客户特点等因素所致,虽然期末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但由于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比例增加,应收账款如不能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存货金额较大的风险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55,874.55万元、91,002.97万元、89,796.56万元及92,151.49万元。公司存货的主要构成为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占存货价值的比重分别为64.95%、66.33%、67.55%和69.37%。期末存货账面价值较大主要受产品订单增多、产品品种多样、生产流程复杂、通用型产品生产备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的金额较大,导致存货金额较高,且可能会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较高的存货金额,一方面对公司流动资金占用较大,从而可能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如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在日后的经营中出现存货减值的风险。
(五)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六)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优惠,发行人、发行人全资子公司河南鹏辉、珠海鹏辉及控股子公司实达科技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或评定。如公司及子公司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届满未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将面临因不再享受相应税收优惠而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
1、本次发行摊薄即期股东收益的风险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1、本息兑付风险
2、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的风险
本次可转债转股情况受转股价格、转股期内公司股票价格、投资者偏好及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如因公司股票价格低迷或未达到债券持有人预期等原因导致可转债未能在转股期内转股,公司则需对未转股的可转债偿付本金和利息,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负担和资金压力。
3、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实施的风险
本次发行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该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股东大会进行表决时,持有公司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的股东应当回避。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该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间的较高者。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和股票面值。
4、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的风险
公司股价走势受公司业绩、宏观经济形势、股票市场总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可转债发行后,如果公司股价持续低于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可转债的转换价值将因此降低,从而导致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蒙受损失。虽然本次发行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但若公司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及时向下修正转股价格,或者即使公司向下修正转股价格股价仍低于转股价格,仍可能导致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5、可转债转股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摊薄风险
(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多个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公司严格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要求,逐步开展复工筹备工作。随着全球疫情的扩展,一方面公司境外收入将面临订单减少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下游客户受疫情影响订单较少也导致公司的订单下降。本次疫情影响已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影响,对公司2020年全年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如本次疫情未能迅速控制解决、后续疫情发生恶化或产业链上重大不利的传导等,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