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朗逸和新速腾都推出了十款车型,差价基本在1-2万元,新朗逸因为刚上市不久,所以基本没什么优惠,而新速腾优惠价格在3000-10000元,置换优惠则会更多,所以去除新速腾的优惠,新朗逸和新速腾在一些车型售价上还是相差不大的,再就是有的朋友说为什么不和一汽大众宝来作对比,其实老款朗逸本来就要比宝来卖的好,再就是新朗逸在外观和配置上的升级,新朗逸已经要比宝来外观更好看配置更高了。
外观对比:新朗逸新速腾外观差别不大
新速腾和新朗逸外观都采用了全新的家族设计理念,这让它们看上去非常像更高级的帕萨特、迈腾等车型,其中新速腾加长的车身长度,外观相比老款多了一份稳重和踏实,新速腾外观放弃运动性而强调稳重的家用感觉,德国人用这种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方式轻松的完成了新速腾定位的转变,新朗逸外观则是改变的更加彻底,平直的线条让新朗逸外观上又上了一个档次,至于您喜欢哪个造型,就看您的个人喜好了。
新朗逸和新速腾将大众集团的新家族式设计已经用到了极致,相对它们的老款车型,新车被富裕了统一性极高的外观,加上旗下车型众多,只看局部就能让人一下分辨出是哪款车已经越来越难了。
侧面线条上,新西速腾个人感觉更加厚重好看些,特别是车尾和C柱位置,两车在车长和轴距上速腾更具优势。
外观细节配置上,两车都是标配了LED外后视镜侧转向灯,而电动后视镜折叠功能也是只有高配车型才有配备,后视镜加热功能速腾是全系配备,朗逸则是除了低配的风尚版两款车型外都有配备。
新速腾轮胎品牌有锦湖和韩泰轮胎,全系均配备了205/55R16的轮胎,而新朗逸则是配备的韩泰OPTIMOK415,1.4T车型采用205/55R16规格的轮胎,而1.6L风尚版配备的是195/65R15规格轮胎,这在老朗逸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外观对比小结:从外观的对比上来看,两车都是采用大众集团的新家族式设计,这让两车在外观上其实差别并不是太大,只是在一些细节和外观配置上有所差别,喜欢哪款车型还是看您的喜好,具体决定选择的还是两车的具体配置和价格上,毕竟购买这两款车型的消费者还是以家用居多,性价比还是大家看重的。
内饰配置对比:同样价钱新新朗逸配置更丰富速腾在品质上更优秀
朗逸和速腾的内饰造型上也是差别不大,都有米黑两种颜色的配色,这样也就有了居家和运动两种风格的选择,不过试驾过这两款车型的同事介绍,在具体做工和按钮的的使用手感来看,还是速腾要更胜一筹。
在安全配置上,速腾配置要比新朗逸要高一些,毕竟售价要高出许多,但是新朗逸全系标配坡起辅助系统。胎压监测装置也是除了入门的风尚型车型外都有配备,新速腾则是没有配备。
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最主要的配置差异,速腾和朗逸的入门版车型价格分别为13.18万和11.29万,两车差价在1.89万,新速腾相比新朗逸多了前排侧气囊、方向盘前后调节、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座中央扶手和杯架、日间行车灯、后视镜加热等配置,但是新朗逸也多了自动驻车、防紫外线玻璃、空调花粉过滤功能,再就是速腾轮胎尺寸全系标配205/55R16,新朗逸两款入门的风尚版轮胎规格则是195/65R15,但备胎相比速腾确实厚道一点,新朗逸配备的是全尺寸备胎。
对比完入门版车型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款车型同样搭载1.6L发动机价格又相近的两款车型,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车差价6000元,而新速腾优惠有3000-10000元,所以价格还是非常接近的,对比两车的配置差异,我们可以看出,配置上的差异编辑只能说具体选哪款要看您的喜好,不过泊车辅助、胎压监测、天窗和自动驻车/上坡辅助还是很有用的。
内饰配置小结:新朗逸和新速腾在内饰造型上差异不大,配置上粗略对比一下价钱更低的新朗逸似乎配置要更丰富些,不过试驾过两车的同事介绍,在按键手感和一些内饰用料质感上,还是速腾要更强一些,所以在内饰配置选择上就要看您是看重哪一方面了。
空间对比:新朗逸与老朗逸基本无差别新速腾空间提升明显
新朗逸由于车体结构没有变化,新朗逸的内部空间和老款朗逸基本相同,对于这个尺寸的车型而言,内部空间并不会让人感到压抑。而全新速腾由于轴距加长73mm,实际驾乘空间提升点主要在于前后座纵向空间,均比老款速腾有了明显的提升。
从实际的乘坐空间表现来看,还是新速腾在乘坐空间表现上略胜一筹,相比新朗逸新速腾在头部空间上不占优势,但是由于加长轴距的原因,新速腾整体空间表现还是要比新朗逸要好(注:新朗逸模特高1米79,新速腾模特高度1米75)。
新朗逸后备箱空间
新速腾后备箱空间
在后备箱空间上,新朗逸后备箱容积为478L,行李厢开口变得更加宽大,实际容积也增加了6升,新速腾则为510L,比老款的527L减少了17L,经过实际测量中,新速腾行李厢比老款的进深要短了20mm(腾给后排空间)、净高度低了15mm、宽度也对应变窄了20mm左右,我们也就只能接受行李厢变小的结果了,不过对于两款车型后备箱空间还是够用的。
新速腾
储物格两款车型都相比老车型有所增加,比如新速腾中控台下方增加的小储物格,很适合我们放手机,前排中央扶手箱、副驾驶手套箱等也同样做了修改,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空间小结:新朗逸由于车身尺寸变化不大,在空间表现上和老款车型相似,只是在车内储物格上有所增加,而全新速腾由于轴距加长73mm,实际驾乘空间提升点主要在于前后座纵向空间,均比老款速腾有了明显的提升,两车在车内空间表现上,特别是头部空间表现上朗逸表现要好一些,不过在空间的总体表现上,速腾还是更加优秀一些。
动力操控对比:两车动力悬挂相当都偏向于舒适
通过上表我们就可以看出,新朗逸和新速腾在动力配置上是一样的,只是1.6L发动机上最大功率和扭矩出现的转速上有所差别,1.6L配备传统的6速ti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箱,而1.4T车型则是7速DGS变速箱,而新速腾也是同样的搭配,只不过还多了一个1.8T和7速双离合的组合。
新朗逸
新速腾悬挂
虽然,新速腾后悬挂官方名字为创新耦合杆式悬挂,但是其实还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与新朗逸相同,从实际试驾感受来看,新朗逸悬挂调校整体偏舒适,路面上的颠簸大多都都不会产生不舒服的震动,就像试驾过朗逸的同事说的,新朗逸就是一款挂着大众标的“日系车”,但是悬挂整体不是那么松垮,而新速腾后悬挂由之前的多连杆换成了现在的扭力梁,可见新速腾相比老速腾更加偏向家用,少了些许运动,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同事感觉经过调校和电子装置的介入,新速腾换装悬挂后的实际表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
欧版新速腾欧洲碰撞成绩为五星
老款速腾国内碰撞成绩
老款朗逸国内碰撞成绩
从碰撞成绩来看,欧版速腾在欧洲NCAP碰撞中获得了五星成绩,国内的CNCAP碰撞试验中,老款速腾成绩为45.4,而朗逸因为在国外没有碰撞成绩,所以只有47.4的国内CNCAP碰撞成绩(老款朗逸),至于两车的车身激光焊接米数,编辑只查到之前老款速腾要比老款朗逸长,新款并没有资料介绍两车具体激光焊接米数。
实际试驾过程中,新朗逸时速刚60km/h,就已经升至7挡,而且转速不下1000rpm,绝不降挡。D挡线性踩下油门时,升档不会超过1800rpm,换挡时的转速根本不会超过1750rpm这个最大扭矩输出的起始值,也就是说涡轮增压器始终未能真正介入。而S挡就不同了,最低升挡转速也要在3000rpm以上,此时涡轮100%介入,全力油门时转速甚至直逼6000转红区才肯升挡,新朗逸的油门略比老款车型灵敏,液压转向助力的表现比起日系车那种轻盈感要沉稳许多,一如既往的大众感觉。
关于新速腾我想大家一定关心它后悬挂的变化带来了什么,易车网在实际绕桩测试中,扭力梁和多连杆到底有什么区别,新速腾的绕桩速度要远高于老速腾,65.1公里最大通过速度和1.03G横向加速度的成绩不亚于任何一款运动紧凑级车,当然,绕桩成绩优秀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操控性的确很牛。同事曾经在两段高速路上尝试驾驶全新速腾开到140-150公里/小时,这时较大的风阻开始在新速腾周围产生乱流效应,车身也开始有种发飘的感觉,而这时若要进行紧急制动,新速腾车身稳定性要稍稍比老款速腾差些。
动力操控总结:两车的动力总成相差不多,发动机变速箱都用的是同一款,所以区别主要还是在具体的操控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上,据试驾过两款车型的同事介绍,悬挂调校上新朗逸更加趋向于舒适,具体差异不是那么大,家用两车都不错,要是想运动一点还是选速腾吧。
车型保养对比:两车保养周期及费用相当
朗逸的1.4TSI车型首保5000公里免费;以后每10000公里小保养一次,更换机油,机滤和常规检查,小保养包括工时费在内,费用为700元左右。35000公里时有一次大保养,将涉及到换件,所以保养费较高,约为1500元左右。
新速腾带TSI技术的车型日常保养周期为10000公里并且每次保养都要添加G17汽油添加剂,而除TSI车型则为15000公里保养一次,在两年或者6万公里的质保期内,仅需要进行五次保养即可,不过4S店工作人员建议车主最好将能保养周期控制在7500公里左右。(注:此费用仅供参考,各地会有所差别,请以店内售后报价为准)。
优惠情况:新朗逸最高优惠3000元速腾最高优惠15000元
全文总结:
经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两车的外观动力上相差无几,但新速腾在内饰细节及品质上比新朗逸做的更好一些,当然这是以1-2万的差价为基础,这点上也符合它们之间定位的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只能说合乎情理,但并不算实惠,比如,入门版车型差价在1.89万,多出的配置编辑感觉并不值这些钱,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新朗逸就更好,具体还是要按需选购。
还是那句话,新朗逸在整体上仍然与新速腾存在一些差距,具体选购来说,如果家用,而且你不在乎血统是否纯正,只是看重性价比,新朗逸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看重车辆的品质,预算又够充足,那么拥有德系血统相对纯正的新速腾您可以考虑(这里我们说的德系血统指的是外观和具体的调教上),再就是售后保养上,虽然保养费用差不多,但是从服务质量和车辆使用中的稳定性来看,还是上海大众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