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汽车电子】全国各地已经进入冰雪模式,又到了出门需要勇气,取暖基本靠抖、每天早上都想抱住胖胖自己的冬天。走在路上的行人羡慕开车的,开着空调,吹着暖风,听着小曲,寒风暴雪不怕不怕啦...不过,车上的人似乎并不这么想,冬天气温低、雨雪天路滑、雾霜严重,对车技的考验也多了一分。看看老司机们跑出来的冬天行车秘籍,天寒地冻照样浪。
你还在原地热车吗?
最近这几天,大早上总能听见楼下长达10分钟的热车声,还夹杂着轰油门...笔者着实心疼。车子经过一夜的停放,机油便会满满回流到发动机底部。发动机上部没有机油润滑,直接打火走人,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磨损。所以,“开车前,一定要热车”也成了许多车主的好习惯。
北方的温度已经低于零下,早上起来开车,除了那些心疼那些站在外面等待车热的司机,还有一批给车窗除冰的。
车窗玻璃上满满都是冰碴子。用雨刷肯定是行不通的。比较粗暴的方法直接用塑料刮片或玻璃冰霜铲除去。但是要提醒车主,为了防止将玻璃刮伤,应该同一方向推。比较“懒”的办法就直接暖风除冰,启动车子后,发动机水温上升后,用暖风吹挡风玻璃,就是比较费时费力费油。
蛋疼的车窗起雾
车里开着空调,温暖如春,听着小曲,正惬意时,车窗上就出现了一层薄雾。拿起抹布擦掉,不一会儿又卷土重来。冬天车窗起雾是很头疼的一件事。雾里看路,水中望车,对于司机来说很蛋疼。这时候遇上太阳光直射后者对面会车的灯光,危险系数倍增。
很多有经验的司机经常利用空调系统来除雾,但是用暖风还是冷风呢?只能说因需而定。如果着急上路,开启冷风应急。而且关闭冷风后,雾气可能会再次席卷。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暖风来除雾,虽然会比冷风除雾效果慢一些,但总比大冷天开冷气舒服。刚开启暖风的时候车内雾气会变得更大一点,但等热风将车内烘干之后,雾气就消失了。
雪天行车技巧
下雪结冰路面,车轮很容易打滑,车速一定要降低,保持车距,平稳行驶。加速减速时缓缓松踩油门,避免驱动轮因突然加速减速打滑。制动时,采用点刹方式,轻踩刹车,不要一脚踩死。这正是需要老司机慢下来的时候。
行驶时打开ESP,陷车时关掉ESP
ESP也就是车辆的电子稳定程序,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模式。不同的品牌的车上名字也不同。像大多数车型上(奔驰、大众等)称之为“ESP”,丰田:VSC;宝马:DSC。虽然叫法不同,但干的活儿还是一样的。
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滑时转弯太急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以此来稳定车身。所以雨雪天打开ESP,能够有效防止打滑,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时,可以明显感觉到ESP将车辆回正。
但当车辆陷入雪地时,应该关闭ESP,因为轮胎一打滑,ESP就会涉入使打滑轮刹住,从而无法脱困。不过要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平常不要动这个按键。日常行车时ESP是处于默认开启的。点击或长按会将ESP关闭。
冬季胎压如今大多数汽车出厂时的标配轮胎都是四季胎。低温环境下,四季轮胎的抓地力会有所减弱。而冬季轮胎在低温环境下,橡胶会变得更柔软,在雪地上的牵引力更强。一般在零下七度以下的情况下最好更换冬季轮胎为宜。
冬季低温对胎压也会造成影响,热胀冷缩的原理,气温低,胎压也会降低。车主们可以适当增加点胎压。
编者点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低温和雨雪让汽车备受考验。司机的车技水平也到了检验的时刻。一定要缓加油、巧减速、慢转向。那些车上配备了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或者雪地驾驶模式的老司机们,警惕性也丝毫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