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的8个季度,易车全都是运营亏损的。虽然公司先后获得了京东、腾讯、百度的大笔投资,但是说实话,汽车这个领域和电商、社交、游戏等等还是有很大差别。真的要自建渠道做电商,完成购车用户从线上到线下到交易闭环,砸100亿下去也不一定会有点声响。
易车净利率从2014Q4的20%一路下降到亏损最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率快速上升,这其中费用的大头是汽车电商(交易)业务的大手笔投入和因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但是从2016年2季度开始,费用率(销售费用/营收)开始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57%),如果未来费用率继续下降,则2017年开始扭亏为盈是有可能的。
扭亏为盈?已经有一些小信号了
其实,费用率的下降或对成本的控制是否可以追溯到16年7月份的裁员风波?
应该来说,16年中的这种主动收缩是汽车电商困境的直接写照,关于汽车电商是否能盈利,网上有诸多讨论,但从汽车电商和经销商从业人员的反馈来看,汽车电商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经销商本身卖车环节的利润很薄(主要靠售后维修和保养赚钱),汽车电商目前主要在第一个交易环节介入,这个环节有多少盈利空间不得而知。
未来汽车电商(交易)业务的盈利空间探讨?股价能否持续走高的关键
如果汽车电商坚持自建线下渠道,那么这个成本是非常高,而且相当于和目前自己的客户抢食,这种模式想要实现盈利难度很大。相信前两年包括易车在内的汽车电商平台,都在不断的试错和摸索,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自然会比较高。但是从最近易车管理层的讲话当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汽车电商降低费用、获得盈利的另外一些路径:即仍然将服务的落脚点放在经销商和客户上,除了简单的线上导流,还可以通过优化汽车供应链、优化汽车金融和营销等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目前汽车电商业内人士讨论出来的转型方向有:
1、做全球汽车的反向供应链平台
2、做汽车金融平台:
把经销商作为核心资源之后,经销商的资产也就找到了很好的资金来配套。“汽车的金融属性极强,别管大4S店还是小经销商,没有不缺钱的。而就是把这些资产和资金连接起来”。特别是二手车经销商很难获得融资。
目前我们看到易车(易鑫)所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在朝着汽车金融方向在走,具体情况依旧可以参考管理层的发言:
易鑫金融已完成智能数据、风控管理、资产管理三大中心布局,截至2016年末,总资产规模近200亿元,线上申请资金额日均逾20亿,累计服务人次破亿,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2017年3月,易鑫金融与中泰证券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了总额高达200亿元的一揽子战略框架协议,合作涉及资产证券化、债券、结构化融资等多种债务融资项目。按照目前国内二手车交易量的增长速度,2-3年内易鑫总资产规模上到500-600亿是可以预期一下的。我们且不管公司的大数据和技术能力可以在风控上有多大提升,按普通银行资产给个1-2%的ROA毛估估,汽车金融这款业务实现5-10亿的净利润是可能实现的。
因此,如果易车未来的发展路径是通过汽车金融开拓收入和盈利,同时在原来的交易服务领域减少试错成本并降低费用,那么目前18亿的市值,值博率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