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汽车后市场的前景,相信不用赘述。拥挤的城市交通反映的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问题,而是更加直白地说明了我国无论是汽车保有量还是保有量增速,都处在世界的最前列,这样的大环境,保证了这个市场的“钱
于汽车后市场的前景,相信不用赘述。拥挤的城市交通反映的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问题,而是更加直白地说明了我国无论是汽车保有量还是保有量增速,都处在世界的最前列,这样的大环境,保证了这个市场的“钱途无量”。并且俗话说得好,“三分修,七分养”,但现在来看,连五五分都没有达到。
至于这个市场的触网,它已经开始了,并且如雨后春笋般,高密度,高频次地爆发。高密度,是因为这个市场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都可以搞起来,它并不是特别地需要什么地理优势;高频次,是因为搞到一半,“死”了的太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已经开始开拓的这个市场,哪些还活着,活的好不好,出路怎么样。
1、以汽车之家、易车网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媒体平台转型
最直接就是汽车之家拆分其原平台频道“二手车频道”,打造独立域名的“二手车之家”和易车网打造的“淘车网”。似乎两个大佬都对二手车市场有着更大的欲望,不过这里难怪,因为传统的汽车媒体网站以前也多是运营整车服务的,所以切入二手车市场,一是能发挥丰富的运营经验,二是能更好地迎合原来的受众。不知道现在在汽车之家主网站培养的“养车”频道会什么时候又再次独立出来。
2、以淘宝聚划算为首的团购平台和58同城这样的大综平台
聚划算的汽车服务似乎是从前年就开始了,刚开始是搞一批汽车用品来卖,后来发现效果还不错,就又谈了一些商户,现在连汽车服务项目也上了。不过这貌似是第三方在运营,店铺评分多是一片惨绿。虽说淘宝有着令所有平台欣羡的流量,和最好的购物习惯,但对于商户来说,上聚划算,也就是个冲业绩混个人气而已,没有什么长远利益好想。就跟屌丝逛个夜店搂搂黑丝差不多,但毕竟我是要结婚讨老婆的,跟你混,年轻的时候还行,玩两次就差不多了。
对于车主呢?五个字,“偶然”+“捡便宜”。你就看消费者这五个字,凡是智商高于80的商户,都不会把团购当成光明大道。
再说说类似58这样的大综合网站,也有二手车零配件啥的,不过在我看来就是扯淡。现在你那还能挂出点信息,是因为还没有更好的地方,一旦有好地方,你那保准分分钟散伙,并且以后的好地方不会在你这孕育出来。
大综网站可能说在我这有什么不好,看二手车看累了还能顺便淘沙发椅子床啥的,那你就错了,杂七杂八的太多,不是丰富,是烦,招人厌,就做你该做的,就对了。如果我要有个汽车后市场平台,不管做什么,我的口号就叫:不做那么多,就做一点点。
3、车险无忧这样的新生儿大战车险拳王
这是个有点在大众眼里“非主流”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不过话说回来,它的市场还并不小,只是现在的格局有点尴尬,就如同我这个小标题一样,不过他俩没打什么架,我只是比喻一下哈。
想以互联网为跳板做一个整合类车险服务平台的车险无忧,却发现大哥平安车险,太平洋车险等在上流疯狂的截流,百度搜关键词“汽车保险”出来的首页中一半都是推广链接,有这样的高富帅在上游,日子不好过。
4、重生最快的领域——车品商城
养车无忧,怎么说呢,我看养车无忧的界面,得把空调开到22度左右,因为烦躁。这种界面布局就是在侮辱网友的审美(又嘴损了,哎)。说到底,分不清轻重,一眼看不出你到底是干啥的,首页首屏还时不时的出现保养知识大全,你这么一个小网站还去做教育市场的工作,你得多有责任心啊,你让大哥汽车之家情何以堪,消费者来你网站来学知识了么?既然你这个是附加服务,那就放在附加一点的位置上。最后说一句,你好,再见!
建议:做小,在小领域做广,做专;卖商品,价格还是王道,若是需要线下施工的产品,还是要和线下商户打个招呼的;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为了充实界面而乱填版面,不要为了凸显丰富而乱加内容。
5、服务型创业,从平台起家的车蚂蚁和以APP入手的车小弟
首先抓住了最好的一个小领域,现在车蚂蚁只做快修快保,这一块没有特别突出的巨头,并且这是块利润空间最大的领域,而且还自己在之前积累了大批的商户和培养了一批比较出色的销售团队,后期拓展其他城市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把最迎合市场的商业模式融入了进去,当别人还在O2O的时候,它开始了C2B,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这一点就足以满足和打动消费者的;还有就是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只需要搭建平台,不需要自己承担库存的压力和风险;
再者就是创始团队的管理经验比较足,可以抓的了商户,稳得住资源,据说大多数都是阿里出身,跟马云混过的人,想想都知道,说个一上午都不用歇的选手;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毕竟我所了解的有限,至于它的那个APP,等出来后我再说吧。
对于商户的服务,价格和联系方式直接给出,不知道这样的话,盈利方式出自于哪。这是一个一阵见血的市场,不是吃喝玩乐的休闲工具,你不需要那么宠着这块消费者,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给他提供服务,然后收费,不需要遮掩。对于商户报价和信息完全展示出来这块,我有两个判断:要么是你根本就没拿到给力的价格,否则你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出联系方式的,换句话就是说这样的商户谁都能拿到,你没有抓住他们,他们随时都可能走掉,如果这个商户是所有人的商户,那就不是你的商户;第二种可能,你在酝酿其他不靠谱的盈利模式。
差不多了,就说这么多吧,上述的一些企业,我有的是褒的,有的贬的,有的恨铁不成钢的,但也都一己之见而已,并未怀着特别叵测的心理。最后跟大家说一句,都在迷茫都在搞,没有婴儿没有老,都继续加油吧,要么玩的嗨点,要么死的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