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是,行车数据在众多新能源车企眼中又是“命根子”
最近,特斯拉陷入诸多争议之中。
早在2017年,特斯拉与美国本土汽车保险公司——AAATheAutoclubGroup就曾发生争执。当时,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HighwayLossDataInstitute)将市场主流车型索赔的次数和严重性与乘用车的总体平均索赔次数和平均索赔额进行比较时发现,特斯拉ModelS和ModelX的索赔数量和索赔额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ModelS为例,它的索赔率要高出平均水平近46%,而索赔的费用也要高出平均水平近两倍。ModelX索赔额同样比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多。
理赔数据是保险公司设定保险费率的主要依据之一。AAATheAutoclubGroup认为ModelS和ModelX电动汽车的保险索赔频率高,成本也高,因此提出要在美国部分州将特斯拉车型的保险费率提高30%。
特斯拉强势反击有现实考虑。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率无疑将提高特斯拉买家的拥车成本,冲击汽车销量。
特斯拉为何遭保险公司“嫌弃”?
在美国本土市场,特斯拉与保险机构合作确存一定障碍。
在Insure网站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特斯拉ModelS、ModelX为全美最昂贵的保险车型中的第三位和第四位,平均年保费分别为4143美元和4025美元,超出宝马,直追玛莎拉蒂。
市场研究咨询机构JDPower(下称JDP)调查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间,美国50个州所有新车车型在售后90天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记录。其中,包含了223个车辆使用项目的调查,并通过每百辆车出现故障的数量得出了新车质量研究报告(PP100),分数越低则说明每百辆车型出现的问题越少,也就是新车质量越好。特斯拉排名末尾。
在国外,新能源车保险费率建立在成熟的车型风险等级评价和人员风险等级评价体系之上,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的保险定价相对更为市场化。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国内新能源车保险使用的是传统燃油车的条款与定价。现有的车险体系并未有针对新能源车的专用保险,国内保险公司只能套用燃油车保险体系。这导致了用户投保费贵,保险公司理赔却“降级”赔付的局面。
有国内财险公司负责人分析,从理赔情况看,新能源车出险率比传统燃油汽车要高一些,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池材料、驾驶习惯,会导致出险率偏高。
此外,在车辆维修方案和价格中,特斯拉都处相对强势地位,保险公司话语权缩减。
特斯拉想要革保险公司的“命”?
与AAATheAutoclubGroup之间的争执,或直接促使特斯拉萌生了进军保险业的念头。
早前,特斯拉都是与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特斯拉车型的车险服务均由第三方保险公司提供。
特斯拉推出保险业务的消息既让市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特斯拉掌握的内部数据要多于保险公司,也更了解客户和汽车的风险状况。特斯拉拥有来自所有驾驶员行为和车辆技术性能的实时数据,包括摄像头记录和传感器读数,可以准确地预估风险和维修成本。
特斯拉对保险的热情同样也延伸到中国市场。上海工厂投产后,特斯拉就开始进军中国保险市场。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8月,特斯拉就在上海注册成立了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取得的只是经纪牌照,距离真正自主开发保险产品还有距离。
即使在美国市场,特斯拉的保险产品也并不十分成熟。官网介绍称,特斯拉保险旨在为特斯拉车主提供折扣高达20%-30%的全面保险和理赔管理。
但是一些车主发现经过特斯拉网站计算费率后,保费仍高于其他公司。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的保险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新能源车险有待市场充分开发,也亟待规范。
监管部门已经展开行动。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
有多名保险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必须公开行车数据,才能让新能源车险产品定价更为精准和科学。
矛盾的是,行车数据在众多新能源车企眼中又是“命根子”。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还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