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花都加力支持第二期新车消费补贴来了详询:4009723239

花都加力支持汽车促消费!第二期新车消费补贴来了!

活动期间在参加“2024年花都区汽车促消费活动”的花都区限上汽车销售企业中购买符合活动条件汽车并注册登记的个人消费者(企业除外),且满足如下全部条件:(一)在参加“2024年花都区汽车促消费活动”的花都区限上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车,且所购车辆属于“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的燃油小汽车或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能源小汽车。

(二)所购车辆必须是新车,且符合公安部《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19)中机动车规格术语分类表规定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营运车辆及特种车辆不在补贴范围内。补贴标准

以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的不含税价为准,补贴标准按照购买新车价格分档进行补贴:

第一档:购车发票金额(不含税)5万元(不含)—20万元(含)以下补贴3000元(现金1500元和消费券1500元),名额935个。

第二档:购车发票金额(不含税)20万元(不含)以上补贴5000元(现金2500元和消费券2500元),名额90个温馨提示本次汽车消费补贴是在购车人享受了汽车经销商折扣让利基础上,花都区政府针对购车人的进一步补贴,且不与guojia、省、市以旧换新汽车补贴政策叠加,每辆新车只能享受一次政策补贴。政企叠加补贴优惠花都区鼓励支持全区汽车销售企业参加汽车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叠加购车优惠让利。加码助力2024年花都区汽车消费补贴(第二期)活动,政企联合双补,换新好时机,全链条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使消费者享受到丰厚的补贴福利。转载:广州花都发布

THE END
1.广东: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一次性补贴五百元,力争换新40万辆上牌新在9月19日举行的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解读培训会上,广东省电动车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参与的消费者在广东省内报废已登记上牌的老旧电动自行车(含电池),购买符合有关要求的合格新车且新车售价在1500元及以上,一次性补贴500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F5JUOB0514R9P4.html
2.2018年前5月新能源车相关政策汇总89条政策横跨八大类别广东省1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工作的通知》,2017-2020年在广东省(不含深圳)购买或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可申报补贴,且要求在广东省初次注册登记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269415.shtml
3.广东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延期半年省发展和改革委12月29日表示,为积极响应广大消费者诉求,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2021年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 广东省2021年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于7月1日启动,原截止时间为12月31日。专项行动期间,省级财政资金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补贴: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在使用环节补https://news.sina.cn/minsheng/2021-12-30/detail-ikyakumx7362248.d.html
4.广州汽车置换补贴申请指南(流程+条件+补贴标准)(二)2020年4月3日至12月31日,对置换二手车的消费者,在我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安全高效且技术先进的低油耗汽油车、节油效果明显的非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每辆给予0.6万元补助(与购买“国六”标准新车的不重复补助)。 三、消费者申请办理流程 https://wap.kuyiso.com/guangzhou/news/413c4d3167.html
5.广东版“以旧换新”政策来了!车主最高可获万元补贴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2021年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从2021年7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持有广东省号牌个人消费者在省内“以旧换新”,最高可申请10000元/辆补贴。 记者7月6日从多家车商处了解到,上述政策发布后,车主反应积极,咨询换车的人数明显增加,7月份车市https://m.gmw.cn/2021-07/07/content_1302392568.htm
6.2022年二手车置换补贴领取流程及注意事项二手车置换补贴流程一般为提出申请、审批通过,购置新车,申请补贴和发放补贴,需要注意的是车辆的年检、强制险、有无违章等问题。手车置换补贴的折旧率最低为百分之五。 一、二手车置换补贴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流程 1、车主将老旧机动车转出本市或送到具有正规资质的解体厂进行报废; https://www.findlaw.cn/181500/article_4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