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浅谈汽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者:系别:汽车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指导教师:2012年04月01日中文摘要浅谈汽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从工业革命时代,出现了蒸汽机车,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飞机。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异地传输更为便捷,商品的运输更加便利,促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带来巨大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其快速发展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所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可盲目,应与自然环境、社会协调发展,避免“汽车社会”给人们带来负担不起的沉重代价。关键字:汽车;可持续;社会发展i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
2、届毕业论文目录中文摘要i1引言12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12.1引起了生产管理的变革12.2形成了公路网12.3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2.4开拓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22.5产生了一系列新生事物23汽车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23.1汽车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23.2汽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3.3汽车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4汽车发展带来的问题34.1过大的资源消耗34.2严重的环境污染44.3频繁的交通事故44.4繁杂的社会问题54.5汽车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55汽车工业正确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55.1从汽车设计方面考虑55.2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法66汽车与人们日
3、常及社会发展的关系67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1引言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也使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连接着第一
5、产方式”。这几项工业管理革命,改变了几乎所有工业中一切形态,包括生产组织和管理组织以及传统观念。敏捷生产管理方式的推进,进一步导致汽车产业全价值链的变革。2.2形成了公路网汽车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具有“远距差效益”、“时差效益”和“运输质量差效益”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为发展汽车运输业,世界各国都加速开发公路网络。二次大战后则更是高速公路时代,高速公路网几乎穿透了世界大部分城市和城镇。汽车为促进地区和工业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2.3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更是汽车的效应。组团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空间放大,而城市空间放大有利于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导致汽车流通速度加大,
10、时,汽车的发展是对自然、对社会一种严重挑战。4.1过大的资源消耗首先,汽车的发展引起了能源消耗。在我国,石油储藏量和开采量非常有限,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依靠进口,据统计,1996年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而到2003年,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且按目前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大。据专家称,中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现在是44,2020年至2025年可能达到60,中国进口石油的13是供汽车使用的。汽车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还在增大。同时,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紧张,汽车开始寻找各种替代能源,如天然气等,而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多的消耗将导致
11、人类的后代无能源可用。其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需要占用土地来建设更多的道路、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而中国人口众多,就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为贫乏的国家,汽车的过度发展必将进一步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1986年的1.37亩降低到了1995年的1.18亩,不到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最低标准的三分之一。如果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未来汽车保有量达到日本的水平的话,即每两人拥有一辆汽车,那么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亿(目前2300万辆)。按照欧洲和日本标准,每辆汽车消耗的土地面积为0.02公顷,这将消耗1300万公顷的土地。而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只有2300万公
12、顷,已超过了一半,因而耕地资源短缺问题将非常严峻。汽车的发展引起了能源消耗。汽车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还在增大。同时,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紧张,汽车开始寻找各种替代能源,而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多的消耗将导致人类的后代无能源可用。随着汽车的增加,需要占用土地来建设更多的道路、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汽车的过度发展必将进一步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4.2严重的环境污染汽车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振动等,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co,hc,nox和颗粒物等,而这些主要集中在人口聚居的城市,通常在城市中心交通排放的co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占co总浓度的90%95%
13、,hc和nox占80%90%。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已达到80左右。汽车废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众所周知的城市温室效应,与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有很大的关系。汽车的噪声和振动已成为污染居民生活环境和学校、机关、医院等敏感设施的突出因素。另外,道路与汽车交通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影响土地、绿化和水质,汽车占据了本可以用于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有限空间,使居民失去了健康的生活环境。4.3频繁的交通事故汽车的发展使人生活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恐惧,我国是世界上汽车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尽管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2,但每年车祸死亡人数
14、占全球的20,每年死于车祸的人超过10万,加上受伤者人数有100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交通事故41.3万起,造成8.4万人死亡,28.6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2亿元。而到2002年,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数上升到10.9万,受伤56.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2亿元。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国1545岁人群的第一大杀手,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其次,汽车的高速发展造成道路堵塞,导致低效率,使汽车原本应带来的快捷、舒适、高效无法实现,严重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了汽车燃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交通堵塞已成为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重
16、但他必须同汽车拥有者一样,承担汽车造成的污染、交通堵塞及城市道路等带来的各种问题,还要负担道路建设和维护成本。另外,汽车这个文明时代的产物,不仅给人们物质上带来了损失,而且心理、精神上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堵车、红灯前的漫长等待是人们城市日常失望情绪蔓延的根源之一,导致各种烦躁、郁闷情绪,甚至“公路怒火”,“柏油综合症”等。同时,汽车社会剥夺了人类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整天面对的钢铁、混凝土,引发了人们的心理伤害,人们倍感孤独,幸福感降低。汽车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它造成了人们在享受便利和成本负担上的不公平。对没有车的人来说,他们要同汽车拥有者一样,承担汽车带来的问题,还要负担道路建设和维
17、护成本。另外,汽车给人们心理、精神上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堵车、等待是人们城市日常失望情绪蔓延的根源之一。同时,汽车社会剥夺了人类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整天面对的钢铁、混凝土,会使人们倍感孤独,幸福感降低。4.5汽车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在我们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欣欣然准备走入“汽车社会”时,不得不忍受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伤痛。目前全世界平均不到10个人占有一辆汽车,地球的资源与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汽车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汽车成为多数人的出行工具时,汽车的发展是对自然、对社会一种严重挑战。5汽车工业正确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5.1从汽车设计方面考虑要减小汽车的尺寸和排量,使用无铅汽油、
18、电喷发动机、三元催化剂等环保系统,推行欧、欧标准,发展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等。车子小了,制造时耗费的原材料就少,使用时占用的道路和地面也少,耗费的能源、排放的污染物自然也会少。同样的资源,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汽车,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上汽车。同时,国家必须出台各种政策限制大排量的汽车生产,鼓励环保、经济型汽车,对汽车报废等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的引导汽车的发展;加强交通管理,应用先进的信息、控制、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调整交通结构,加强交通法制法规建设,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5.2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法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的交通方式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城市的运输。从世界各国
19、的情形看,人口的居住密度小于15/公顷,交通需求会急剧上升。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建设紧凑型城市,自足型卫星城市;优先发展和全面改善公共交通。一辆公共汽车占用两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而高峰期的运载能力是小汽车的数十倍。可以建设专用公共汽车道,发展轻轨、地铁;改善公共交通设施的舒适度、清洁度和服务的和善周到及提高乘客的文明素质,引入公共交通在车费和服务上的竞争机制;合理规划交通叉路,改进路面;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站点,做到以人为本。对使用非机动化的交通方式上、下班的给予补贴,保证自行车和人行道足够的宽度,收交燃料税等各种综合措施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汽车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了全球性问题,根据自
22、汽车有上万个零件,由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纺织品、木材、涂料等繁多材料制成;应用冶炼、锻造、锻压、机械加工、焊接、装配、涂装等许多工艺技术制成;涉及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电力、石油、轻工等部门,汽车的销售和营运还涉及金融、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可以断言,没有哪个行业与汽车完全无关。汽车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大的产业,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约150多个上下游产业,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此外汽车工业也给社会带来许多机会-日本的汽车制造、销售、营运等行业职工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9,美国和德国的这个比例更高,占1/6。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回促进个行业的繁荣兴旺,带
23、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一是经济利益很高的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许多著名的汽车企业举足轻重,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这些国家汽车工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8%,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30%,其实力足以左右国民经济的动向。因此,世界各各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10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31958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建阶段,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是这一阶段的标志。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建设工作是在原苏联的全面援助下进行的
24、,产品由苏联引进,工艺流程由苏联设计,主要设备由苏联提供,连厂房设计也是由苏联方面承担的。1968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在湖北十堰动工兴建,1975年投产。这个阶段的汽车制造厂及其主要产品由于依赖国家提供原材料和报销全部产品,汽车企业“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缺陷.后来又因为文革的原因,汽车产量停滞不前。19581984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二阶段。1958年左右,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汽车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一起进入自力更生的时期。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工业之后,我国各地纷纷仿造和试制了多款汽车,逐渐形成了几个较有规模的汽车制造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汽车行业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开始的蓬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