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转型,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全方位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
2、经济
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将会成为智能制造中智能装备的代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1.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提供工业机器人生产所需核心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器、传感器、伺服电机;中游是工业机器人制造环节;下游的应用领域则包括3C电子、汽车制造、金属机械等。
2.下游分析
三、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
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业的高景气度带来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增量需求,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扩张,维持在高位运行,2022年的产量为44.31万套,同比上涨21.04%。
2.销量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0.3万台,同比增长16%,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的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率约为40%,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四、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2022年,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了约40%的份额,虽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以外资品牌机器人为主,但是随着国产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性能及扩大应用领域,内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国产替代进程在显著加速。
2.重点企业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现有64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以及行业专用定制机器人,工作负载从3kg到600kg,是目前中国运动控制领域极具影响力企业及具有高度自主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2022年,埃斯顿的总营收为38.81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实现营收28.55亿元,毛利率为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