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人物:张艺谋new娱乐频道

张艺谋创造过很多个“第一”,他是第一位获得三大国际电影节首奖的中国导演,也是第一位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还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执导奥运会开幕式的中国导演……这位串联起“中国”和“第一”的导演,也成为了凤凰娱乐“大写人物”的第一位受访嘉宾。

眼下,张艺谋带着由陈道明、巩俐主演的新片重回公众视野,这部电影就叫《归来》。《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与20年前的《活着》类似,是以文革为背景的作品。除了在国内公映之外,《归来》还将在戛纳电影节上进行展映,这也将是他1999年公开宣布退赛十五年后的另一种“归来”。

在《归来》公映前夕,张艺谋在他位于北京的工作室内接受了凤凰娱乐的专访。在长达70分钟的采访中,张艺谋描绘起他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电影,跟其他大导演不同,他明确表示自己是艺术、商业“两条腿走路”的人,反复强调好故事与通俗剧的重要。面对过去三十年的电影经历,张艺谋认为自己从未开创或引领什么时代,无论是人文的“第五代”时期,还是商业的“中国式大片”时期,直到最新的《归来》,他的创作其实一直非常“随机”。

面对未来,张艺谋认为中国电影还有十年的黄金期,对行业、对个人都非常重要。下一步,张艺谋将远赴美国,执导一部像《变形金刚》那样“超大”的好莱坞大片,他认为如果取得成功,这将为“王艺谋”“李艺谋”——那些中国年轻导演提供经验,还有更多机会。

凤凰娱乐:新片《归来》马上要上映了,这个以文革为背景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和像《巴山夜雨》《牧马人》等电影,你为什么会选择在当下拍这样一部电影?

张艺谋:其实选择什么不是一个长线的考虑,不是一个战略安排,常常是很随机的,只是因为现在题材慌,很缺少好故事,尤其缺少让你动心的好故事。所以,通常我都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其实这点就和八九十年代拍的那些过去的文革伤痕题材拉开距离了。我自己也是有意这样做的,同类题材可以反复拍下去,其实没有“题材过时”这一说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二战题材,拍了多少年了还在拍,只是说每一个拍的人或者每一个讲故事的人角度不一样。用我自己的话说,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就是想拍(文革)之后的重建,拍所谓弥合、修补,和寄托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当时就是这样想的,从这个角度入手。

凤凰娱乐: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拍摄《归来》更多的是出于你个人创作的诉求,大于所谓的市场需求?

张艺谋:其实是两方都有了,肯定首先是我个人的诉求,我看上这个小说,手里也没有其他的东西,所以就想拍它。当然,从市场角度来说,首先投资人要认可,他要支持你拍,还不能勉强,要全身心地支持你。同时,现在在今天这个娱乐片当道的商业环境下,投资人也要想好这个题材他为什么要拍。从这个角度来说,乐视的张昭作为制片人真心喜欢这个故事,而不是说“因为你是张艺谋,因为我签了你,所以我不能得罪你,你想拍,我就哄你拍一个,下一个你给我拍个大的,你给我把钱挣回来。所以,你给我把钱挣回来,这个就让你先过个瘾,你过完瘾,然后下一个我得过瘾。”很多人是这种关系。我就觉得张昭是真心地喜欢这个故事,所以我们就在一块。

凤凰娱乐:《归来》的女儿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告发了自己的父亲,但是也没有能够挽救她热爱的舞蹈事业,后来进了纺织厂去当工人。这一段是有所改编的,有没有你个人在文革当中经历的一种投射在里面?

张艺谋:首先我们要把歌苓的小说进行缩写,他(陆焉识)原来是一大家子人,儿子、儿媳、女儿、大女儿,回来之后也比较繁杂,我们就想浓缩成一两个人。怎么设定这个女儿跳舞的这个事儿呢?歌苓是跳舞的,在成都跳了八年舞。所以我说,“那好,歌苓既然写的是她曾祖父的故事,我们索性就把这个小孩变成一个舞蹈演员,也是歌苓的一个写照吧。”那个时代跳革命样板戏的主角,一定是一个舞蹈演员最大的梦想,那个时代都是表忠心嘛,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架构。

至于你说到“出卖”或“告发”这样的事,在那个时代特别普遍,叫“划清界限”,跟父亲一代划清界线比比皆是,这些例子随处拿来都能用,这是我们经过的那个时代。这次我跟年轻的观众对话,他们说到这个会不会太冷血?我说你这个“冷”字用错了,那是“热血”,它是什么?它是忠诚,对时代、对信仰的忠诚,他划清界限,是热血沸腾地划清界线。所以,是那个时代特殊的一个东西,今天有很多年轻观众觉得好像很特别,其实凡是过来人,都知道这种事情太多了。

凤凰娱乐:你当时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出身和与父亲的关系?

张艺谋:我倒是没有这样“划清界线”这一说,因为我们是“自来黑”了。因为父亲是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的,他的家族都是黄埔军校的,所以基本上就是定性了,我们就是“天生狗崽子”、“黑五类”。所以根本谈不上你要划清界线,你根本就是归到那儿了,所以我们叫“狗崽子”。通常划清界线都是一种突然的反差,父亲可能原来是老革命,突然成了“走资派”,这就要他表态,有很多学生到万人大会上表态,甚至还有的还打他父亲表态,那都是那样的。我们这一批人基本上谈不上“划清”,你划清划不清都归到“黑五类”了,基本上就定性了。

凤凰娱乐:《归来》马上要到戛纳进行展映,这个距离《活着》20年,离《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年,离你雅各布主席写公开信,宣布《一个不能少》退赛也过去15年了。这次重返戛纳是不是也有“归来”的意味?

凤凰娱乐:《归来》没有进入竞赛单元,有没有感到有些遗憾?

张艺谋:我觉得进入不了竞赛单元或者不进竞赛单元是我猜到的,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电影用了一种叫通俗剧的方式去拍,底下是沉重的一个历史反思和一种沉淀。我觉得这个电影能读解它全部内涵的是中国观众,老外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多,他对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不太了解。所以他基本上看的是第一层面的东西,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电影节喜欢的那种“偏、冷、怪”类型。所以,我当时拍的时候就觉得用这样一种方法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他们参赛片的类型了,这个我很了解。我倒不是想着要去参赛得奖,不是的,这个电影说心里话是为中国观众拍的一部电影,已经跟我当年的感觉不同了,我也不需要再用电影节得奖来证明自己了。但是我也很诚心地说,有时候又替演员有点遗憾,因为从演员的表演实力和表现呈现度上看,完全又具备在任何一个大电影节得奖的实力。

张艺谋: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划分,我倒觉得大家的划分很有意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自个儿跟自个儿从来不划分,就是我说的,我拍很多东西都是随机的,大家有时候都不信,很惊讶,说:“你还没有一筐的东西归你找啊?你还在这儿很随机?”其实创作很随机。

大家这么划分有道理,但是让我自己看,确实经过前面两个时期,一个是“第五代”的那种人文时期,八十年代开始都是谈人文的,谈艺术的,不怎么谈票房,基本上没有那个概念,电影作为统购统销的产品,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那时候印象很深,你的电影只要被中影公司买了,中影公司就给你70万,人家是好坏都是70万。这就是一个国家标准,所以那时候大家都不会谈票房,像当年谢晋的电影,包括《红高粱》都卖得很高,也不见得发了什么财,而且都在电影厂里,我们那时候拍《红高粱》一天的补助是一块八吧,都已经很兴奋了。

后来就进入大片时代,实际上也不是谁创造的,我自己来看,都不要高看个人的能力,它是到了那个时期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发展到了一个蓬勃的商业时期了。直到现在,这个时期让我看,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往后还有十年的黄金期,这十年当中中国的电影市场会成为全世界第一,而且还会发生很多关键的转变,还不知道好莱坞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切这块“蛋糕”。另外,中国保护民族电影的政策,是否还要在世界的压力下进行调整?比例的调整,配额的调整,就像韩国一样,要跟世界接轨。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时代带动我们去创作,去思考,去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们完全没有能力说“开创一个时代”,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正好我就赶上这个时期,拍了一些大片,倒不是真的想引领一个时代,我也从来没有把自己自封为“一个时代的领军”。

还有一个,我自己也不想把自己定型,我都是喜欢“两条腿”走路。从现在开始,我说未来还有十年的黄金期,其实对我来说这十年也很重要,我还是希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像《归来》这种有情怀的电影,也是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如果有机会,有这样的好故事,我还是想拍这种所谓的“文艺片”。但是还有“一条腿”,就是说拍年轻人喜欢的那种所谓的“娱乐片”。在中国电影的类型上,这两类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不同的类型是不同的评价。未来十年,其实中国这两类电影都要强,才能守住这个市场不被别人把蛋糕分过去。如果我们的娱乐片没有拍好,拍得不够,那你迅速就垮了,市场被好莱坞大片全部占领之后,恐怕连艺术片也就挤压得没有了,基本上那就完了。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我个人爱好、性格到大的事业上的看法,我都是希望锻炼自己的“两条腿”。

凤凰娱乐:那等于你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分?

张艺谋:当然。区分很简单,其实就是看,比如说我拍过的《英雄》和《归来》,那是对典型的两个区分了。

凤凰娱乐:站在今天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英雄》,以及它开启的所谓“中国式大片”模式。《英雄》上映后创造了中国票房的一个纪录,在当时你是否预见到中国电影市场之后发生的变化呢?

凤凰娱乐:最近几年,感觉中国电影市场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年轻一代的导演不断涌现,而且随着他们的电影刷新票房的纪录,观众的口味似乎也有所调整。作为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导演,你有没有一种危机感或者焦虑感?

张艺谋:我倒没有,这是明摆着的事儿,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有一个,我倒是觉得这几个年轻导演的作品,对这个市场的促进意义重大。比如说,徐峥的《泰囧》,我觉得这个电影卖钱是有道理的,徐峥作为年轻的导演,第一部他还是很张弛有度的,他对整个讲故事的通俗剧的这个链条上还是相对完整的,另外搞得也很有意思,那是一个票房奇迹。应该说,《泰囧》之后带动的是年轻导演的黄金期,徐峥功不可没。包括后来的几部戏都不错,包括《西雅图》、《致青春》。其实这是一种现象,我个人认为早应该到来,已经姗姗来迟了,我们的希望在年轻导演身上,你哪儿能指望几个老导演啊,那才有几个人哪?观众越来越年轻化,当然他们更贴近年轻人,所以我觉得未来一定是这样的方向,包括我现在要做的好莱坞大片,也是认为,如果我成功了,这些大公司就会去找“王艺谋”“李艺谋”,找更年轻的,这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凤凰娱乐:导演一直在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和剧作家进行合作,比如说莫言、余华、刘恒、严歌苓、邹静之等。目前有一个新现象,更年轻一代的作家开始做导演,比如郭敬明、韩寒,他们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有巨大的影响力,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凤凰娱乐:郭敬明的《小时代》也是乐视影业参与投资并发行的,我不知道您有没有跟他进行过一些沟通?

张艺谋:我是在乐视当时还没有公开发行的时候让我看过一个内部的放映,看完后跟郭敬明也有一个对话,当时我自己在心里边其实有一些预感,觉得这个电影的意识形态可能会拿来被人说、被人抨击。但是,因为见年轻导演,我不能说太多这样的话嘛,我更多的是从导演功课的角度跟郭敬明聊了一阵儿,当然还有陆川导演。我说你的导演功课做的还是挺好的,挺流畅的,大概就说了这样的一些东西,因为现场都有人,还有俩机器在拍,就不是一个自然的谈话方式的环境,就这样简单地说了说。

凤凰娱乐:你确实收获过无数荣誉,也在不同领域尝试进行创作,而且还执导了一次受到普遍认可的奥运会开幕式。很多人半公开半玩笑地称您“国师”,这个称呼是否让您觉得很别扭?

凤凰娱乐:关于你的下一部电影,之前已经公布了将与好莱坞进行合作,目前也有很多种说法,现在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呢?

其实我觉得有可能在这样的电影中有中国文化的元素,通过这样的渠道传播出去,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呢?就像奥运会开幕式一样的,虽然是一个大型的户外表演,但是它其实吸收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在推广中国文化这一点上,其实我觉得首先是要有一个普及,要有一个认可度,这个挺重要的。

凤凰娱乐:之前接触到一些国外的影迷,他们对你之前拍的像《英雄》《十面埋伏》评价很高,可能是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吸引到他们。但是你如果转换身份到好莱坞去工作的话,从创作者的角度也要面对一个市场需求的调整,了解美国文化和好莱坞文化,您是怎么考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

张艺谋:首先是这个故事要有中国文化的东西,完全我不懂的,我不会去拍,它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的内容。他们看中我的,可能基于《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类型的电影,看中我的是我的视觉叙述能力,还有我的东方元素,他们看到这种独特性。他们是赌啊,“这个让你来做,看是什么样的?”他们一定是这么赌,因为中国市场嘛。但是我自己觉得,我一定要有我自己能把握的东西,我不能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对我来说挑战太大了,我应该还是有自己比较能拿手的或者说能发挥的东西才行。

凤凰娱乐: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好莱坞拍摄有这种有中国元素的片子,它会最后出现一个问题,有可能在北美市场接受度很高,会吸引到观众。但是反过来在中国的市场和文化情感的接受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我不知道你要是拍这样一部好莱坞大片的话,考虑更多的是北美市场还是国内观众?

张艺谋:首先,人家的投资公司就有要求,它现在就跟我谈的是要必须面向全世界,虽然中国市场是第二大市场,但是必须要面向全世界,否则这么大的投资收不回。我自己觉得很简单,还是把第一性的故事首先要拍好,全世界你不了解那么多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你怎么去迎合它?很简单,普通人就是爱看的一个好的故事,这是基础,没有其他的灵丹妙药。其次就是说,最终两个市场或者三个市场,比如说我们现在讲“三大市场”,第一大市场是北美市场,第二大市场是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我觉得第三大市场就是欧洲、澳洲、南美洲等。其实不知道你拍成什么样会所有的市场都喜欢,这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但是你现在不能想那么多。也许你不去想太多,这个市场怎么样,那个市场怎么样,你无法做到那么全面的考量。还是一句话,跟拍《归来》一模一样,静下心来,不受任何干扰,做好你自己要做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大化,这就是现在我要想的。

凤凰娱乐:《归来》在纽约进行试映,您和李安导演在纽约大学进行了一次对谈,我不知道您和李安导演有没有在私下进行交流?会不会参考他的一些拍摄经验和技巧,以便尽快地融入好莱坞工作的节奏。

张艺谋:我们那天结束以后就完事儿了,各奔东西了,太仓促,并没有细说。我觉得李安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个人“青史留名”的,他是我目前已知的游走于东西方之间两边都高度认可的一个人,这个很难,不是说你有双语的能力就可以了。我觉得可能多少年也就出这样一个人物吧,我很敬佩他,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那天在我们的见面会上,我问了李安个问题,你是怎么考虑两边都接受这个事儿的?他讲的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说的是在第一层面的故事性上,通俗的故事性首先要获得认可,才可以了解深入了解你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为什么那么爱看那么多美国电影、美剧?你对那个文化背景完全不了解,一知半解,但是它在故事性上抓住你了,所谓的悲欢离合,所谓的戏剧,所谓的悬念,所谓的这种张力,它全都抓住了你之后,你就津津乐道地议论它,你就会一直追着它看,所以你就慢慢地好像也受到了一些文化信息的影响。你看完《绝命毒师》后,你基本上就知道美国家庭的情况是这样子的。我觉得电影和电视,这一点要特别要紧,一定是通俗剧的方式进去,别故作高深。所以,不要低看通俗剧,不意味着低俗,是贴近大众的一种观赏角度。尤其是现在的电影,“冷、偏、怪”的这种类型,除了在电影节得奖之外,48小时的风光之后,最后大伙儿都不看了,就过去了。基本上还是主流的通俗剧是一个观影的习惯主流,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要看这些东西,美剧是最典型的例子。你看《绝命毒师》《纸牌屋》《24小时》《绝望主妇》等很多这样的东西,其实很难拍的。

凤凰娱乐:新片多一些还是老片多一些?

张艺谋:新片多,主要是新片,我看最新的,比如让我点,我就看2014年的,我都不看2013的,就这种,我喜欢追着看。

凤凰娱乐:你是最早获得“三大电影节”首奖的华人导演,而且是首位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电影片提名的中国导演,目前来说,您是否还对奥斯卡有这样一种期待呢?

张艺谋:奥斯卡有它的规律,有它的游戏规则,因为它影响巨大,这个影响巨大我认为主要指的是在中国观众中影响巨大,好像得了那个奖,这就是天大的奖,到头儿了。李安为什么在中国的认可度特别高?他得过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这就不用说了。其实你在欧洲,你问奥斯卡得了奖是不是就是最大的奖?也未必,欧洲很多人还很排斥它呢。

现状是这样子,其实你问中国导演,“给了你高兴吗?”他不会装清高,说“我不要,我看不上”,给了谁谁都是高兴的,但是真是那句话,它有游戏规则,也有限制,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控的。我想,恐怕也没有一个导演是对准它去的,对准它什么去?你拍摄的是讲中文的电影,你只能对准那个所谓“最佳外语片”那一项去,其他你就没戏,别想,最多提名一下。你对准“最佳外语片”去,可是推荐权在电影局,你怎么能够知道你对准它去了,就能够推荐你呢?所以,你怎么可能在两年以前准备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你就能够设想两年以后一定推荐你?所以,有很多这样的基本不可控的元素,我是替中国导演说,我觉得没有一位导演是一开始从剧本阶段就对准“最佳外语片”去的,不可能。导演们讲的都是真话,他是电影拍出来了,方方面面合适了,可能也水到渠成了,也获得推荐了,他可能动了心,慢慢想一想,可能接近一步算一步吧,大家谁也不想那么远,谁也不敢有那个把握。其实你要说在“三大电影节”,包括在全世界二类电影节上得奖的那个把握,远远大于奥斯卡,奥斯卡是一个要看运气的事儿。

THE END
1.这么好看你不要命啦什么梗玩法秘籍3、夸人的时候恰到好处,在内涵骂人的时候也非常的隐含,是一个阴阳两面的热门梗; 二、梗的出处 1、该梗出自网友们对一些事物的阴阳怪气,梗的出发点是夸人的意思,也可以将这个梗理解为内涵; 2、当你看到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时,就可以用这个梗去内涵,而对方在没搞明白意思的情况下还以为是被夸赞; http://www.ibudongguan.com/ibwm/13408.html
2.最新网络骂人用语,前沿网络侮辱新词汇频现。透视盘点“云里雾里”:这个词汇原本用来形容事物模糊不清,如今在网络骂人用语中,常用来形容对方思维混乱,无法理解问题。 “斗鸡眼”:源自于方言,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者做事缺乏条理,逻辑混乱。 “键盘侠”: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喜欢发表极端言论,现实中却不敢站出来的人。 https://blog.nsons.cn/post/5670.html
3.说人三炮是不是骂人是的,"说人三炮"在中国的一些方言中是一种贬义的说法,可以理解为骂人。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空洞无实际意义,或者说话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然而,具体的语境和语调也可能影响这个词的意味程度,有时候可能只是朋友间的玩笑话而非真正的骂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误解或冲突,建议避免使用此类可能引发https://news.yiche.com/baike/4645718.html
4.大众脸什么意思大众脸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平凡、普通,缺乏个性和辨识度。 这个词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外貌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在过去,人们可能更注重外貌的完美和独特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和追求自然、真实的美。大众脸的人可能并不出众,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https://tag.120ask.com/jibing/qita/1644608.html
5.夫妻生活中的禁忌是什么这些女人禁区男人不能碰情感心理每个人都有滑稽的往事和自身的缺点,之所以在家人面前不设防,是因为男人觉得在家人面前没必要装,但是在外人面前,男人偶尔会大众脸充胖子,这时, 作为妻子,千万别揭穿男人的真实,更不要觉得自己的丈夫虚伪,因为生活在一个‘狗眼看人低’的社交环境下,有的时候装出来的强大也能为自己换来一些机会。 https://wap.fh21.com.cn/view/315780_4.html
6.宁知道,英语里的“喷子”肿么说么?这里说的喷子,不是▄︻┻┳═一;而是指那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各路流量乞丐的主帖下,出言不逊的人。 具体说,各位读者老爷老奶奶!如果,您在这篇作文下面,不吝留言赞美写得好,那您一定是:才貌双全、深明大义、出类拔萃、仁人志士、心地善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表人才、助人为乐、刚正不阿、见多识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6038618134806528
7.最近的玉森裕太未免过于好看了金在中是韩国大众脸但玉森长得确实挺韩系的,尤其三四年前短浏海的时候 宮田俊哉 韩nm骂谁呢 赞(1) 回应 宮田俊哉 2020-01-04 21:43:20 韩nm骂谁呢 ? 这也骂人了?他皮肤白又鼻子高第一眼觉得韩系很奇怪吗?反正在我这里说人韩系是夸赞的意思 赞(2)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2186076/
8.夸人长的“美”,你是不是只想到beautiful?夸人漂亮, 大家是不是除了beautiful以外很难找到其他的词来形容“美”了呢? 这样的话以后见到美女词穷就有点尴尬了。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了英语中其他关于“美”的形容词。 ● 1.good-looking “美”就是“好看”,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不陌生。good-lo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xMjA2MA==&mid=2451554375&idx=1&sn=b9876a3de86a3094f8d37fe2d90ece4c&chksm=b1402c948637a58275c1bd31fcb2898315f0d522c0e13cc961027369d4f971404c2cf8a553bb&scene=27
9.《异度神剑2》:神经分裂的“神作”雪上加霜的是,手游式抽卡也破坏了战斗的乐趣,前面提到的各种丰富战术有个起码的条件:玩家拥有对应属性和武器的异刃,然而随机抽卡让这只能随缘:在中期虽然解锁了各种战斗系统,但SSR不足的限制等于逼着玩家做选择:要么迁就系统使用大众脸,要么遵从内心用SSR,我相信大部分玩家都会选择自己的内心,这也让精心设计的战斗系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4885.html
10.遥望行止最新章节遥望行止无弹窗第1104章 人多点子多 第1105章 怎么惦记上的 第1106章 带走(求月票) 第1107章 加两个节目 第1108章 实力坑媳妇儿 第1109章 不是大问题 第1110章 帮忙(求月票) 第1111章 巧遇 第1112章 太像了 第1113章 被大众脸了 第1114章 老规矩 第1115章 让人羡慕 第1116章 我很好 第1117章 是这样吗 第1118https://www.biqukan.com/10_10911/404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