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汽车保有量;市场规模;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泛
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成复杂,这就使得车联网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车联网产业链跨越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领域,相互渗透,跨界融合特点突出。
由于车联网产业跨界渗透融合性强,其产业链构成也区别于传统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构成方式,可以结合车联网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车联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端、管、云”三个系统,车联网产业链可以从这三个系统维度进行划分。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5G+车联网深度融合阶段
我国车联网起步于2009年。2009年,上汽通用汽车将OnStar命名为安吉星并正式引入中国,在国内率先开启了车联网应用的前瞻探索。按车联网技术发展情况划分,我国车联网市场经历了车联网导入阶段(支持远程通话)、手机互联网阶段(与汽车共享手机应用)、汽车IVI阶段(车载娱乐,围绕中控屏展开)、5G+V2X阶段。
目前,我国车联网行业处于与5G技术深度融合的时期。随着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演进,车联网成为5G交通和汽车领域跨界融合最具潜力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热点。未来,随着5G与V2X技术的发展成熟,车联网产业将打开新的市场。
行业政策背景:5G车联网为政策引导的终极应用领域
行业发展现状
1、车端设备现状:产品种类多,技术类型丰富
在车端设备技术特性较高的技术路线中,OTA远程升级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技术,而高等级自动驾驶L5是应用成熟度最低、突破难度最大的技术。在车端设备技术特性较低的技术路线中,V2X交通灯与限速预警、紧急情况自动呼叫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技术,而停车场自动泊车是应用成熟度最低的技术。
2、整车需求现状:汽车保有量提升车联网推动智能网联车规模高速增长
据公安部统计,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单一国家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2021年机动车保有量进一步增加,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截至2022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3.19亿辆,同比增长5.63%。
在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及渗透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共识,我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日趋完善。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自主高端品牌及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并已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完成布局。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大批互联网公司涌入国内市场,以跨界合作方式切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上汽、北汽、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开始研发、测试和推出智能网联车型。部分车型已全系标配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网联汽车在全国多地实现常态化载人载物的测试和示范应用。2017-2021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53.1%。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5975亿元。
3、车联网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在5G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之下,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根据赛迪智库的数据,短期车联网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新增硬件数量和用户增值消费,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的发展及用户增值付费的提升,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初步统计突破13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向着系统化、智能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目前汽车产业已达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将向着信息化、共享化方向发展。而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2、发展前景:车联网行业将快速增长
中国车联网行业细分市场主要包括车端设备市场、路侧设备市场、云端设备市场和运营服务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向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智慧路侧设备不断在城市公路、高速公路与交叉路口铺设,云端平台、边缘计算与通信运营技术不断突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空间广阔。2028年我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将达到2448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3%。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