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发展未来展望

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这对中国汽车工业

来说,仍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中国汽车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图1是我国国内汽车行业现状图,从图中科看出我国一些主要车企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率。

图1国内汽车行业现状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正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量迅速增长,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产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我国汽车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2.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从90年代,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扶持政策明显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特别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之后,大部分投资集中于15家重点骨干企业。同时,

图22002-2011我国汽车总量销售统计图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扩大,不少骨干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经济规模,汽车工业组织结构优化,汽车工业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2004年全国15家大企业产量为458.33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90.4%,已经形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企业占领全国绝大部分市场的格局。

3.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实施与市场竞争推动下,汽车企业逐渐重视产品研发和资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水平。现在已从过去单纯引进生产技术,转变成同时引进人才和研发技术,并开始与国外联手开发新产品,“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正逐步趋于合理化。

《中国汽车发展未来展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汽车零配件业随着汽车工业成长发展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从五十年代初,长春第一汽车厂兴建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选点安排了86个汽车配件生产厂点进行同步技术改造或新建。利用汽车配件和汽车附近配件厂的基础进行技术改造,自力更生改建成为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4个汽车制造厂,同时建立了一批汽车零部件厂。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家发展到数万家;汽车配件销售企业就更是数不胜数。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广阔的空间,零部件工业利润稳步上升。在国际贸易方面,配件出口金额521.93

亿美元。2001-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30%左右;零部件在汽车产品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口配件金额为3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14%;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27.5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国内零部件产品的国有化率提高。再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因此,这方面的竞争我国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近年来我国零部件有较大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巨大、有着长远的潜在市场需求,有丰富的资源利用,有能力招聘全球范围的高端专业人才,有培育高端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汽车零配件行业一定有美好的前景。

5.汽车市场消费结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汽车一直被作为生产资料管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购车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497.2万辆,增长17倍,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保有量的比重则从14.8%上升到55.3%。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私人购车已经达到很高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0年至今,北京机动车数量以平均年递增15.1%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底已突破182.4万辆。其中私人购车增势迅猛,年递增率高达50%左右,在近几年新增车辆中,私人购车占70%~80%。

6.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通过对一些为轿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以及一批零部件合资、独资企业的建立,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开始从主要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向主要生产轿车零部件转变,从简单仿制向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等效替代、自行设计和开发转变,从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2004年零部件出口创汇从1990年的0.8亿美元增加到87.84亿美元。

二、未来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未来汽车制造业的要求之一便增加了生产出更加安全和智能的汽车产品。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化——汽车中将引入越来越多的先进系统,包括能够保障司机、乘客和行人安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高级安全系统(如驾驶辅助系统(ADAS));基

于视觉的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后视系统、车道偏离告警系统、司机注意力告警系统、前灯控制系统、防碰撞系统以及能够在各种照明条件下检测并分辨物体的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等;

整车轻量化——未来汽车制造业将打破“同一级别的汽车越重越安全”这一传统观点。通过质量更小强度更大的新材料和零配件模块化促成汽车轻量化。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同时,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一次来达到提升安全性的目的。同时,轻量化能带来更好的操控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

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汽车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信息化——汽车制造业不再是有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

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也将是有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汽车制造业。其重要性表现在他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

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一个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根据企业当前的业务和今后的发展,按照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信息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及支撑软件等组成的环境。信息设备、通讯网络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扩展中。

三、未来概念汽车

3.1MINIBioMoke

这款MINIBioMoke是由一系列的可降解材料制造而成,包括由单片式棕榈树种子制作而成的生物可降解车身夹层面板,非常环保和自然。但是因为五年之后这款MINIBioMoke几乎就开始降解然后消失了。

3.2volkswagenNanospyder

这款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一种名为"Bleeding-edgenanotech"即纳米粘合的概念,它能任意的拆卸、组合和装配零部件,其程度达到了显微镜的细微级别,非常随性化。

3.3MercedesRecy

这款奔驰概念跑车豪华、漂亮、有型。采用胶合板制作而成的车身。这种车身材料的回收度能达到百分之百,而可碰撞性几乎为零。不过其可更换为其他实用材料,如:碳纤维、阳极电镀铝等。

3.4KiaSandstorm

这款车外观采用的是一种新型材料可在回收后制作成另一副造型并重新安装。采用三种混合动力系统,即可反复充电的镍镁电池系统、生物柴油机和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太阳能冷却系统。

3.5Hummer2

这款悍马概念车采用全铝制造而成的外壳,并且可回收重新利用,在车身里还填充有藻类植物,可利用它们良好的向光性制造出大量的氧气。

3.6AcuraFCX

这款FCX采用最先进的氢能源,然后满载后的氢只能维持20秒全速运行。

四、总结与展望

4.1生产制造

传统制造工艺是未来技术创新的基础。在可预见的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还将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并进行不断的修改、提升,进而达到更加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目的。生产流程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将在更加节能、更加低噪声、更加低污染、更加完善的生产线上进行。

未来的生产线中,技术人员处于中心位置,发出命令并借助各种探测器等监控生产工序的正常进行。由于工程生产将大量采用机器进行,故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因而将需要更少的工人,同样的,工人的工作强度也将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状况将在气体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强光、强热、强电、安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

4.2汽车

而未来的汽车,正如前文所示,将更加节能、环保、安全和智能化。不远的将来,民用汽车未必还是中规中矩的造型,但是这些造型中将体现着时代的气息和最前沿的时尚品味。汽车造型更加个性,功能向集成化和特异化两个方向发展。汽车就像手机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助理、多种功能的集成以及个性的展示舞台。

通过网络与个人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终端连接与通信的汽车将带给人们更加便捷和智能的驾驶体验。汽车作为信息化生活当中的一环,通过触屏、语音等实现实时人机交互,提供甚至类似个人秘书的细致服务。

通过采用更轻便、更廉价、更坚韧的新材料,汽车造价将不断降低,汽车成为日常消费品。采用以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为主导的混合动力系统,汽油作为备用能源甚至完全被代替。以此大大降低油耗,并达到零大气污染的效果。

新材料的使用也使汽车操控性能和防撞性能更加优异,结合智能控制系统,车身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已经有60多年,已经有完整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一套完整的流程。但在流程中每一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国外先进汽车工业的压迫,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并创造出适合我国的汽车生产管理模式。使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总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汽车发展未来展望[篇2]

前言: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它有着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正文:一提到汽车,首先想到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1.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2.汽车的构造: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燃油供给系: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MPV。进排气歧管等组成。启动系:起动机、点火开关、蓄电池。点火系:火花塞、高压线、高压线圈、分电器。曲柄连杆机构:连杆、曲轴、轴瓦、飞轮、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曲轴油封。配气机构:汽缸盖气门室盖罩凸轮轴气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空气滤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压器中冷器等。

变速器---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速比是指主动牙轮转动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电器系统----(1)启动系统启动系统由启动机、启动继电器、启动开关及启动保护装置组成。

(2)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由分电器、电子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及点火开关组成。(3)仪表系统仪表系统由仪表指示表、传感器、各种报警器及控制器组成。(4)照明与信号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由前照灯、雾灯、示宽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等及其控制继电器和开关组成。(5)辅助装置辅助装置由各种辅助电器及其控制继电器和开关组成。(6)其他装置其他装置由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和汽车音响系统等组成

3.汽车种类:

(1)马车型汽车

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

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称为Sedan。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2)箱型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因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3)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作。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型汽车的“黄金时代”。

(4)船型汽车

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因为这种汽

车的车身造型颇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型汽车”。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在外形设计上有所突破,而且它还首先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引入到汽车的整体设计上,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所谓人体工程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解析的形体和能力,设计与之相吻合的机械与器具。船型汽车不论从外形上还是从性能上来看都优于甲壳虫型汽车,并且还较好地解决了甲壳虫型汽车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现在,福特公司的那种具有行李箱的四门四窗的轿车,已被全世界确认为轿车的标准形式。

(5)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如果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但如仔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鱼型汽车是由船型汽车演变而来的,所以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诸如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车身侧面的形状阻力较小,造型更具有动感,乘坐舒适等,这些都远远地超过了甲壳虫型汽车的性能。另外,鱼型汽车还特别地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所以更适合于家庭外出旅行等使用。正因为如此,鱼型汽车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一是由于鱼型车的后窗玻璃倾斜得过于厉害,致使玻璃的表面积增大了一至二倍,强度有所下降,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二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的升力较大。

(6)楔形汽车

“鱼型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这辆汽车在汽车外形设计专家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1968年,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

(7)按车型来分

轿车,轿车分两厢与三厢,目前还有一种混种车型:"轿跑车"

商务车,就是用来接待客户的车种,车体较高大.

面包车,不知道怎么定位,但是国产著名的金杯就是面包车的典型.有分大型面包车和微型面包车,微面代表有:长安之星,哈飞民意,五菱之光......

吉普车,也称越野车,就是专门走烂路的啦!

皮卡,轿车的变种,前面是轿车车厢,后面是一个货斗.

跑车,不用多做解释了吧!!

大型车有:货车,巴士,各种工程用车.

(8)按燃油类型来分

1,汽油车,2,柴油车,3,混合动力车4,各种清洁能源汽车.目前除了第4种还没量产外,其他的都是在路上可以见到的!

所谓汽车保养是指保持和恢复汽车的技术性能,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可靠性。及时正确的保养会使汽车的使用寿命延长,安全性能提高,既省钱又免去许多修车的烦恼。我们平时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车体保养。车体保养又习惯称汽车美容。主要目的是清除车体外和车体内的各种氧化和腐蚀,然后加以保护,尽量突出车的”美”。它主要包括:车漆保养,坐垫地毯保养,保险杠、车裙保养,仪表台保养,电镀加工保养,皮革塑料保养,轮胎、轮毂保修,挡风玻璃保养,底盘保养,发动机外表保养等。②车内保养。车体保养是为了使车永葆青春,车内保养的目的则是让汽车行驶几十万公里无大修,保证汽车处在最佳技术状态。它主要包括:润滑系、燃油系、冷却系、制动系、化油器(喷油嘴)的保养等。③车体翻新。如深划痕的诊断、治理,多材料保险杠修复,轮毂(盖)的硬伤修复,皮革、化纤的材料翻新,发动机的颜色翻新等。

根据保养期限来看,汽车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非定期保养两大类。

1)定期保养有: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2)非定期保养有:磨合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

5.汽车运动及文化:

汽车运动的起源:“赛车”一词来自法文,意思是大奖赛。在国外,汽车比赛几乎与汽车具有同样长的历史。今天,各式各样的汽车比赛被统称为现代汽车运动,它是世界范围内一项

影响较大的体育运动。多姿多彩的汽车运动使这一冷冰冰的钢铁机器充满了柔情蜜意,同时,汽车运动的激烈、惊险、浪漫、刺激,不仅仅使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痴迷,而且还使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汽车运动的魅力: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个人技艺、意志和胆量的竞争,而且是汽车设计、产品质量的角逐,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产品的汽车公司做后盾,有了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企业集团的资助,再加之热心汽车运动的人们的积极参与,这就是汽车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汽车比赛不断推动着世界和各国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而汽车工业的日新月异的变革又推动了汽车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运动自始至终围绕交通车和专门特制赛车这两大类车种发展。有钱人驾着刚刚问世不久的汽车,炫耀他们的“绅士派头”已成为历史。如今汽车甲级赛驾驶员,他们身穿类似潜水员潜水服的长袖防火服,头盔和宇航员戴的差不多。

汽车赛是集人与车为一体的综合较量。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个人技艺、意志和胆量的竞争,而且是汽车设计,产品质量的角逐。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汽车运动产业近年来开始在国内落地生根。“热衷于汽车运动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喜欢观看汽车赛事外,中国职业车手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他们已经开始出现在国际顶级汽车赛事中。”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有关人士表示,汽车运动已经成为一部分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看各类汽车赛事更是成了都市时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景气的提升,加之外来汽车文化的强力冲击,有报告预测,如果在我国大力发展汽车运动产业,由此会带动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并将最终为我国GDP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汽车运动的直接效应体现在汽车销售、零配件销售、驾驶培训等领域,间接效应体现在因赛事而产生的媒体直播、旅游等,所涉及的行业不下数十个。

尽管国内的汽车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汽车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回报十分有限。原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主席石天曙认为,以目前国内注册的30家俱乐部,400多辆赛车,以及每年四站汽车拉力锦标赛、五站卡丁车赛的基础,还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意义。

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赛车运动的软肋所在:资金、技术、人才这三方面的缺一不可。

6.汽车标志:

汽车标志通常是指汽车所在公司的标志,一般以汽车格栅中央或发动机盖中前方的标志为汽车主标。

分布位置:汽车标志主要是位于汽车前隔栅中部(或汽车发动机盖中部)、方向盘中心位置以及轮毂中心的图案。有些汽车的尾部或翼子板上也有汽车标志()。车标的分布是根据车体而定的。

汽车标志的分类:车标主要分为平面车标和立体车标两种。1.平面标志.以品牌英文名首字母或简写作为汽车标志.以品牌英文的全称作为汽车标志.以抽象图形或图案作为汽车标志.以象征物件作为车标举例.综合性的车标.借鉴型车标2.立体标志.平面型的立体车

标.雕像型的立体车标立体标志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在车辆不慎撞击行人时也会带给行人不必要的损伤,所以现在众多汽车公司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立体标志!

7.未来汽车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概念车”的定义

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一般它会以它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在历届的国际汽车大展之中,各大汽车公司发布和推出许多概念汽车,这些概念车除去造型优美之外,还更多的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推出成为汽车公司引以自豪的理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公司对概念汽车的开发都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其显示汽车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

概念车向绿色环保型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估计,2017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将达到7500万辆。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汽车的环保措施和法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进发动机配置,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二次空气喷射、热反应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催化净化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发展代用燃料,开发研究新的环保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快速充电蓄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设备与装备。

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当今科技强劲而高速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地在新车中应用。当前世界许多大的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今后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限制了,而是设计师思维的限制了。

结论: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我们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达成平衡条件。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它是一个有背景有发展有历史的行业,在未来,应该不断正、整合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发展。才能使社会受益

THE END
1.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以下是一些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 1. 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普及: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减少碳排放的关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将越来越受欢迎。政府和企业也在推动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https://m.yiche.com/baike/25583900.htm
2.汽车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2024年新的发展趋势猜想2024年新的发展趋势猜想 在科技的推动下,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油车到新能源汽车再到自动驾驶,从私家车到共享出行再到智能交通,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像是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模式。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805392259246376072.html
3.高盛预测:汽车行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到2025年,汽车和汽车产业将有巨大不同。 日前,高盛发布了题为《汽车2025》的分析报告,对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报告认为,在下一个十年,汽车产业将经历本质性的转变:彼时车机、车厂、车主均将与目前迥异。科技是这一转变的原动力,同时也将被以下的四大主题塑形。 http://www.cheyun.com/content/14935
4.创新引领智启未来——北京国际车展折射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无论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还是行泊一体等智能驾驶新体验,都在持续激发人们对未来智电出行的美好期待。”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闻迪说。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认为,北京车展新变化折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日益增强,电http://www.xinhuanet.com/20240502/4874b8c0a0ea4b159ec03cc1f494d4f0/c.html
5.2023年未来的汽车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心得体会(通用9篇)汽车工业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迅速发展。从传统的燃油车到今天的电动车、智能车,汽车正朝着更加智能、环保和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将探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电动化趋势(250字) http://cooco.net.cn/zuowen/3347698.html
6.汽车行业主题汇总(20241122更新)汽车行业专题研究:自主扬帆出海,欧洲市场大有可为 国联证券 2024-8-24 全球变革风起时,自主品牌正扬帆——中资整车出海专题研究 银河证券 2024-8-19 汽车行业系列:复刻手机高端之路 华为赋能智电未来 民生证券 2024-8-28 2024年汽车HUD发展趋势和TOP10分析报告 佐思汽研 2024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43990597
7.专论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趋势展望汽车行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预计将以车企为核心,快速延展至产业链合作方,接着进一步渗透生态圈关键相关方和消费者,最后与海外相关方形成全球性的ESG循环协同生态圈。生态圈各方成员形成ESG合力,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具体来说,未来车企ESG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ESG监管与披露机制全面普及http://www.cnautonews.com/zhuanlun/2023/09/27/detail_20230927359681.html
8.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体化压铸技术如何重塑模具行业?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之母”。它涉及到强迫金属或非金属成型的工具制造,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艺装备。汽车零部件制造是模具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轻量化趋势的推动,模具行业特别是大型一体压铸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8a4fbfb3081444ba1467e75db.html
9.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那么,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到了什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38769862518424118
10.2019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据德勤咨询《2019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站在新零售十字路口的红海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市场有望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保有量全球最大市场。车龄增长、保有量增加双效驱动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从增量明星向存量巨无霸转变,独立后市场渠道进入整合阶段,快速成为红海市场,但在渠道结构、市场集中度、服务质量等https://www.jianshu.com/p/22dd5908c2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