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统计信息网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十五”以来,湖南省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加快培育汽车产业、促进汽车消费提供了政策保障,汽车工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一、湖南汽车产业产销现状

(一)生产增长快速,产业区域布局向“长株潭”集聚

2000—2008年,全省汽车产量由1.76万辆增加至14.50万辆,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30.2%;其中“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9.4%,2006—2008年年均增长16.1%。2009年1—11月,全省汽车产量19.35万辆,同比增长47.2%。2008年,汽车制造业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7.69亿元,增长17.2%,增加值总量占规模工业的2.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14亿元,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18.5%;拥有资产总量73.55亿元,年均增长3.1%。

在行业构成上,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配件制造为主,覆盖各个小类行业的产业体系。2008年全省231家汽车制造规模企业中,汽车整车制造业15家、改装汽车制造业9家、汽车车身、挂车的制造业35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154家和汽车修理业14家,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2亿元、8.14亿元、35.69亿元、103.96亿元和5.31亿元,其中整车制造业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汽车制造业的37.4%和40.4%。

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衡阳、邵阳、常德、永州相呼应的格局。2008年,全省231家汽车制造规模工业企业中,长沙100家、株洲16家、湘潭6家,3市企业数占全省的52.8%,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63.7%;其他4市企业数占全省的36.8%,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31.3%。

(二)消费市场旺盛,汽车保有量增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环境的改善,近几年湖南汽车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07年,湖南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汽车13.25万辆,增长31.6%;2008年销售汽车14.67万辆,增长10.7%;2009年前11个月销售汽车20.08万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底达到了142.67万辆,2001—2008年年均增加12.07万辆,其中“十五”时期年均增加7.33万辆,2006—2008年年均增加19.97万辆。2008年底,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0.8辆,是2005年的1.7倍。

(三)产业发展出现新气象,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入湘步伐加快

随着吉利汽车2005年落户湖南湘潭,在我国汽车工业战略布局进程中,湖南越来越受到国内骨干汽车制造企业的青睐,特别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湖南汽车产业“大动作”不断。2009年5月,广汽集团兼并重组了长丰股份,不仅使长丰摆脱了生产单一越野车的窘境,快速获得轿车生产资质,还在广汽集团战略布局调整下引入了菲亚特轿车项目。7月,比亚迪股份集团收购长沙美的三湘客车的全部股权,规划在长沙新建一个年产4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的基地。近几年来,湖南还成功引进了北汽福田、陕汽集团、众泰汽车等一大批国内汽车整车生产骨干企业。随着引进项目的建设投产,湖南汽车产业区域集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按照进驻湖南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预计,2010全省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70万辆,其中长沙40万辆;2015年将达到160万辆,其中长沙120万辆,集中全省75%的产能。

(四)影响力系数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小于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据最新的湖南投入产出表测算,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6,高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在81个工业制造业部门中,位列第12位;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亿元的最终产品,将直接和间接带动全社会产出增加3.03亿元。

二、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及启示

(一)产能产量双双登上千万台阶

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生产能力和产量均以惊人的速度扩张。2000—2008年,汽车年产量由207万辆增加至934.55万辆,年均增长20.7%,其中“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5%,2006—2008年年均增长17.9%;2009年1—11月,全国汽车产量突破千万大关,达1279.90万辆,同比增长43.2%。2000—2008年,汽车生产能力则由266.8万辆扩张至1500[①]万辆左右,年均增长24.1%,其中“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1.0%,2006—2008年年均增长13.4%。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旺盛的需求拉动功不可没。2001—2008年的8年间,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21.3%,其中“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3.5%,2006—2008年年均增长17.7%。随着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民用汽车保有量由2000年的1608.91万辆增加至2008年的5099.61万辆,年均增加436.34万辆,年均增长15.5%。2008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8.4辆,是2000年的3.02倍。

(二)汽车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初显端倪,地区竞争仍然激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加速了产业布局调整,汽车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态势明显。从企业规模看,2007年,全国285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平均年产量为3.12万辆,是2005年的1.41倍、2000年的3.22倍,企业规模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中航汽车、比亚迪、华晨、哈飞、吉利、江淮等一批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集团企业,这些企业的总量规模和竞争实力构成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2009年前三季度,销量排前十名的上汽、一汽等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821.38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5%。

从区域集群看,目前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州广汽为核心的珠三角板块、以上海上汽为核心的长三角板块、以一汽为核心的东北板块、以东风雪铁龙为核心的华中板块以及京津板块等五大板块;另一种看法认为,除以上五大板块外,还有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板块,即六大板块。

不可否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群化,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使然,但区域集群发展的大局尚未完全落定,地区之间的竞争仍在激烈进行,发展愿望仍然十分强烈。从2000—2008年,以及2009年前11个月汽车产量地区构成情况看,汽车产量居前8名、前10名、前15名的省份的汽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2006年前大致呈下降态势,即汽车生产在省区间呈发散的走势,2006年后大致出现了上升的态势,但不明显,说明全国汽车工业还没有完全由少数几个省份独占,各地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这预示着:湖南要建立汽车工业发展的地区竞争优势地位,要紧紧抓住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未定的难得机会,充分挖掘和放大自身比较优势,加快赶超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大了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和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发展支持,奇瑞、吉利、比亚迪、哈飞、长安、江淮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逐步为人们所熟悉,上汽、一汽、东风等合资企业也加快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创新发展加快,竞争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突出表现:一是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2009年1—9月,长安、奇瑞、中航汽车、比亚迪和华晨5家自主品牌企业位列全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强,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19.77万辆[②],同比增长57.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2%,比2004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二是新车型升级换代加快。中汽协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2009年,我国乘用车上市新车型数量分别为117个、90个、88个和135个,其中自主品牌个数2009年为64个,比2006年多26个,占新车型个数的比重接近一半。三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有新突破。目前,在自主品牌骨干汽车生产企业中,奇瑞、吉利、华晨、比利迪等一批企业,均积累了较雄厚的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并且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部件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自主品牌发展加快,竞争实力增强,预示着:加快湖南汽车工业发展,应以优先引进自主品牌企业进入湖南发展为主,将自主品牌企业作为重点对象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四)资源环境制约日趋显现,新能源汽车研发受到重视

随着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显现,我国骨干汽车生产企业一方面大力提升传统汽车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环保水平;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这些变化预示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动力正在孕育加强,积极为今后产业升级做准备。

(五)宏观政策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但准入门槛更高

2009年上半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保持汽车产销实现稳定增长。2009年汽车产销量力争超过1000万辆,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要求可以得出,国家政策在未来三年或更长时期内,将继续大力支持汽车产业较快发展,着力提高汽车产业规模经济水平,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大力支持发展的前提下,同时明确了新建企业的政策要求。这预示着:汽车产业的市场准入壁垒更高,拥有全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资源越多的地区,具有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差距和比较优势

(一)发展差距

1.汽车产量少,产业规模经济水平偏低。2008年,湖南汽车产量仅占全国的1.55%,列全国第18位,与2000年持平;汽车产量仅相当于湖北省的19.2%、安徽省的26.8%。从单个企业看,2007年全省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平均产量不足1万辆,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万多辆,产量最大的企业生产汽车不足7万辆,产量最小的企业产量不足200辆。由于规模经济水平低,制约了企业效益水平的提升。2000—2008年,湖南汽车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大部分年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00年、2001年,全省为3.81%和5.40%,分别比全国低1.71和1.63个百分点;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全省为3.33%、2.53%、2.97%和6.22%,分别比全国低3.52、2.35、2.5和0.72个百分点。

2.产能利用率偏低,企业开工不足比较突出。一般认为,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预留空间处在25%左右比较理想,也就是说汽车产能利用率在正常情况下应达到70%以上的水平。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湖南省汽车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2008年,湖南省汽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5.8%、38.9%和32.8%,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24.6和29.5个百分点。2008年,湖南省生产能力达5万辆以上的整车生产企业中,产能利用率最高的为68.1%,最低的仅有15.9%,平均利用率为33.5%。

(二)比较优势

1.产业配套基础较好,无形资产丰富。目前,湖南汽车产业规模虽然在全国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在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中心区域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工业产业链,具有汽车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产业配套基础。在整车生产领域,有长丰集团、长沙北汽福田、湘潭吉利、众泰江南汽车以及长沙陕汽重型汽车等一批在行业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生产企业;在产业配套领域,拥有一批实力较强、技术先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内饰件、车身、电子电器等多个大类。同心实业的载货车驾驶室、湘火炬的火花塞、长沙博世的起动机和汽车电子系统设备、江麓容大车辆的变速器等,在行业中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无形资产方面,全省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的有38家,产品涵盖了轿车、越野车、客车、专用车、载货车、三轮车及低速货车等6大类。

2.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最近几年,随着湖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增长快速。2007和2008年,限额以上汽车销售量分别增长31.6%和10.7%,分别比全国增幅高9.8和4个百分点。由于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加快,民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千人汽车保有量显著提升,2008年达到了20.8辆,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6辆。汽车保有量水平与全国有差距,是经济发展差距的体现,也正是发展潜力所在。若在今后4年内,湖南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目前全国平均水平,则全省汽车消费量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意味着全省以后4年的汽车市场容量达到120万辆左右,年均30万辆,消费需求潜力很大。

3.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湖南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既能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又能以此为支点进驻我国西部、中部。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品字”区域内,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在此汇集,交能运输十分便捷,工业经济基础扎实,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获得降低运输成本、关链配套产业支持有力的居多优势。

四、促进湖南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和放大汽车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比较优势,把湖南培育成为国内汽车骨干生产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基地

要从政策、关链产业、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加大支持力度,促成近几年来引进的国内汽车生产骨干企业在全省战略布局目标的实现,按期完成达产、如期扩能的规划目标。综合预计,以上目标若能实现,则至“十二五”时期末,全省的汽车产能将占到全国6%左右,从而成为全国汽车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1.以“长株潭”为核心,修订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清理不利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条件。

2.围绕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加大对零配件制造企业的支持,促进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配件制造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产业链。

3.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全省的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支持。

4.产能是为市场消费需求服务的,销售增长带动产能扩张。要按照市场原则,研究制订有助于扩大对省内制造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措施,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产能扩张速度更加快速。使企业进得来,发展得快,长得大。

(二)支持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汽车产业在全省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资源、环境因素制约的加强,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对此,引导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要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二方面,要支持加强汽车节能系列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夯实和积累产业发展的基础。

[①]:2008年全国汽车产能数据摘自互联网。

[②]:本处数据摘自互联网。

承办:工交处执笔:张吉世周玲谭兵农核稿:张映欣责编:鲁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咨询:0731-82213228统计违法案件举报:0731-82801000(自动接听)

THE END
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最新汽车资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3724634.html
2.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其次,技术创新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的重要方面。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和轻量化趋势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也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即电动化、智能化和轻量化。例如,电池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等都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 https://www.chinabgao.com/k/qclbj
3.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型和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 2.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是汽车行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https://m.yoojia.com/article/9239377120665313581.html
4.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整个一辆汽车配件的单元,是用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按照功能划分,汽车零部件分为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电子电气设备和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上游为钢铁、塑料、橡胶和石油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下游涉及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修理厂商等。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2358425685393931
5.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究竟如何?国家、地方政策双轮驱动,强制性标准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继续延长,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远超50%的国际警戒线,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基本成熟,续航里程和电池组能量逐步提升。 行业现状: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2233.html
6.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何?在整体车市寒冬的背景下,中国车企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艰巨的挑战:中国汽车品牌销量下行,持续面对外资品牌市场的下探挤压等,因此虽然部分车企的处境有所好转,但整体看来车市长线发展的困境犹存。因此,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就业方向究竟如何? https://wenku.51job.com/article443407/
7.中国轿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中国轿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轿车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正经历着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目前,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这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6A/JiaoChe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8.汽车美容行业分析汽车美容行业现状汽车美容行业前景→MAIGOO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现代化商品,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增长。所以汽车美容等汽车服务行业也迅猛增长,中国正在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大国的同时,汽车美容行业现状如何呢?下面为您详细讲解汽车美容行业现状,以及汽车美容行业前景,一起来看看吧! https://m.maigoo.com/goomai/193697.html
9.盐城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盐城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怎么样?工资待遇高吗?据统计,盐城汽车零部件行业65.5%的岗位拿¥6-15K取自1552份样本。按学历统计,中专工资¥6.9K,按经验,应届生工资¥7.0K,按区域,亭湖区工资¥9.2K。盐城汽车零部件行业招聘哪些岗位?。想了解各岗位工资待遇https://www.jobui.com/salary/yancheng-all/ind-qichelingbujian/
10.汽车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销售行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汽车市场的繁荣,汽车销售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将从汽车销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汽车销售行业的现状 https://www.jianli.com/article/gpwxxw.html
11.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不小差距 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国内新能源车行业一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量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但政府补贴暴露出一些弊端,部分车企过度依赖补贴,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甚至出现骗补现象。因此,国产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9021225023224.html
12.2022年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用户画像分析1.二手车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2005年,随着《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实行,市场垄断被打破,互联网玩家、国际二手车龙头等新玩家进入混战,中国二手车市场步入成长期。2015年开始,二手车交易规模快速攀升,行业整合加速淘汰。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导致二手车全年总交易量同比下滑。 https://www.sgpjbg.com/info/32606.html